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升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都非常重要。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就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课外活动以及其他学科活动之间的关系作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白霞 《新疆教育》2012,(8):31-31
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要在课内学,并且要在课外学。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内学习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作为初中的一名语文教师,更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和开展,这不仅能促进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是培育语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丰富精神生活,推进素质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8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将“语文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学内容之一 ,并放在重要的位置 ,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体现。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为根本 ,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单纯接受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了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与实践机会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面对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 ,学会学习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从主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提供了一个舞台 ,其目标就是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  相似文献   

4.
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语文课程。偏远农村学校应从教育科研、语文课堂、生活即语文实践三方面下抓手,提高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能力,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依据课程标准研制语文核心素养评价模型,推进语文考试评价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参考核心素养取向的国际大型教育评价项目的实践经验,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建构以“情境-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大观念”为核心的语文核心素养评价模型,其中:情境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3种类型,语文实践活动是指为了达成语文课程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开展的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行为,语文课程大观念是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获得的对语言文字运用本质规律的认识。该模型以真实而复杂的情境为依托,借助典型且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系统评估学生对语文课程大观念的理解,可用于命题质量评估、语文过程性评价设计与实践、语文教育质量监测与提升等。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语文教学多偏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有效方法。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外展开。组织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师生交流,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语文的广博,能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7.
语文实践活动是搭建语文课堂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通道,是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桥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课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能增强学生智力和组织协调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课堂教学是课堂生成的阵地,教师要利用课堂巧抓生成,落脚实践;引导学生巧探究,推进实践;拓宽学习空间,巧通课堂内外,深化语文实践。让语文教学既注重为实践而学习,又注重为学习而实践,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8.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丰富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容。特别是对学生积累语言,积淀写作素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语文综合性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产物。新课程改革把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和途径,加强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目标。而在2016年9月13日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语文综合性活动就是实现这一系列目标的有效形式。因此对语文综合性活动教学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从教学策略上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形成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巧设了"自主选定专题,组合小组环节;自主设计方案,组织活动环节;自主汇报成果,撰写总结环节"三个环节。通过指导学生在各个环节中自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教学目标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几个方面。语文实践活动是通过语文学习活动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新型语文活动。语文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在活动实施中,应注重课内语文实践活动,延展语文实践活动和社会语文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典型语文课程资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进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目标,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结,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融合,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综合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实施,教学工作者渐渐发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学生自身的学习实践密切相关,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兴趣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为学生精心设计语文“学习单”,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实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单的有效运用,能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小语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求"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并具体提到"(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基于此标准,结合中年段学生对事物探究欲望强烈的特点,开展与语文学习密切相关又富有趣味的课本剧实践活动。特以《三顾茅庐》的学习作为活动研究案例,以此为缩影,从中探究提升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方法,摸索课堂教学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有利于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尝试中,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升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解读7~9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作了探索,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就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课外活动、其他学科活动以及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作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活化”的学习方式,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经过实践感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蔡晶 《语文天地》2015,(10):89-90
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将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通过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它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活动当中,把知识落实到语言的实践当中,为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创造了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必须在实践中获得,在实践中检验。在语文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为学生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环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种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通过语文学习活动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新型语文课。它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是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应当承认,有相当多的学校已经重视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因为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要求义务基础教育阶段,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学会动手,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实践活动课作为第二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容等闲视之。一、语文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意义1.体现新课改的目的和要求语文教学重视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是由语文学科的社会实践性决定的。新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改的任务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素质教育要求在传授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