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山东省游泳队18名队员的心电图、脉搏图、肺活量以及最大吸氧量等指标的测量分析,研究了游泳运动员的心肺机能,并与文献报道结果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山东省游泳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肺功能、女性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高于文献报道;而男性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低于文献报道结果。游泳运动员的心电图的异常率为28%。提示:山东省游泳队女性队员的训练应着重提高最大吸氧量的利用率;而男性队员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心泵功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通过24名男女少年速滑运动员和20名男女少年田径运动员最大吸氧量的直接测定结果与间接测定结果的比较,研究了最大吸氧量间接测定法的准确性。为少年运动员训练中的一些方法学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无氧阈和有氧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了我国235名青少年运动员的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的测定结果。少年运动员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都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子高于女子;耐力性运动员的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都非常显著地高于少年运动员;无氧阈如用相对值(%Vo_2max或%Wmax)表示时,则性别差异消失。提示:在运动中女子有氧能力的百分利用率与男子相近。把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相结合,对运动员的可训练性和易训练性进行评价,在耐力性项目选材中可能更为有效。本文提供了我国男、女少年运动员无氧阈的正常值,可供科学选材及运动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77—79年龄组17名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了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测定,结果表明游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远远高于一般儿童少年;证明最大摄氧量与无氧阈受不同生理机制制约,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主要表现在无氧阈方面的可提高程度。  相似文献   

5.
游泳运动员最大吸氧量与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游泳运动员水中最大吸氧量的测试,探讨游泳运动员最大吸氧量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表明VO2max相对值与400米、1500米相关系数密切,并具依从关系。  相似文献   

6.
法国学者对高水平运动员和田径跑步专项的少年运动员及新手的心率、最大吸氧量和跑步速度指标进行了分析于比,以确定青年运动员的运动负荷量。考察结果察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高水平动运员,还是少乍运动员或新手,其跑步速度、最大吸氧量和心率指标均呈直线上升趋势,其比例却不一样。在青年运动员和高水平运动员心率指标同样增加的情况下,青年运动员的速度和最大吸氧量的指标增加更为明显。换句话说,当速度不太快时,少年运  相似文献   

7.
游泳运动员要完成剧烈运动需要有高的吸氧能力,测定他们运动中的最大吸氧量是判断运动机能的一项指标。最大吸氧量在各种情况下均可测定,例如:跑步、骑自行车、在动力游泳凳上游泳和在水槽内游泳。为提高苏格兰国家游泳队和青年游泳队的训练水平,我们决定调查与研究这两个队游泳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黑龙江省24名男女少年滑雪运动员进行了PWC_(170)机能试验和最大吸氧量(Vo_2max)的测定,对其结果进行简单分析。少年滑雪运动员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的均值较高,而且冬季两项滑雪运动员的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明显较高。这是因为冬季两项运动员的胸肺发育完善,呼吸功能训练良好,通气能力较强。少年越野和冬季两项运动员PWC_(170)和最大吸氧量的均值均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两个项目之间运动员的心血管机能差别不大。少年滑雪运动员PWC_(170)和Vo_2max的均值与国内耐力性项目的少年运动员相比,处于低水平,Vo_2max则明显低于国外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这是我国少年滑雪运动员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少年滑雪运动员的训练安排应符合他们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早期专项训练应着重全面身体训练及专项素质的训练,不要过早要求出成绩,以免影响身体发育和将来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9.
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最佳呼吸效率点及对应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 《体育科学》2000,20(5):60-62
以连续递增负荷的踏车运动,测定了34名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在不同工作负荷时的通气量、吸氧量、心率、最大吸氧量、呼吸当量曲线,确定了最佳呼吸效率点及生理参数,从理论上探讨了最佳呼吸效率点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为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连续递增负荷的踏车运动,测定了34名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在不同工作负荷时的通气量、吸氧量、心率、最大吸氧量、无氧阈、氧脉搏曲线和呼吸当量曲线,确定了最大氧脉搏和最佳呼吸效率点及生理参数。探讨了最大氧脉搏、无氧阈、最佳呼吸效率点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为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羽毛球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最大吸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学者对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曾有过很多研究,但对羽毛球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的研究尚少见,我们仅见到瑞典(1)及瑞典和丹麦(2)羽毛球运动员最大吸氧量的报告。为了探讨我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我们对亚运会羽毛球集训队八名男子优秀运动员进行了最大吸氧量的测定。实验方法对象:参加第八届亚运会羽毛球集训队的八名男子运动员。实验方法:测定最大吸氧量之前,对  相似文献   

12.
游泳     
G861.101.421 9412929儿童少年游泳运动员最大吸氧量的研究与评价[刊,中]/全志伟,曾凡辉,谢琳琳//上海体育科研.—1993(3).—6—9参7(SML)游泳//运动生理学//最大耗氧量//测定//儿童//少年G861.101.9 9412933游泳比赛中的划水频率和滑行距离[刊,中]//余国旗//国外体育科技.—1993(4).—49—54图2表3(SML)游泳//比赛//速度//差异//划水//频率//滑行技术//距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省126名,其中男75名,女21名优秀划船运动员最大吸氧量的测定,和对不同项目划船运动员最大吸氧量的差异性检验,为我国优秀划船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少体校学生承受较大运动量的训练是否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与运动负荷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等问题,我们于一九八二年五月在本市少体校选择优秀少年游泳运动员19名(下称少年游泳运动员)其中男12名,女7名,平均年龄13.6岁,进行 IgG、IgA、IgM、补体 C_3、T 淋巴细胞等免疫指标测定,并随机选择普通中学同性别、同年龄学生(下称普通学生)配对比较。同时还对少年游泳运动员安排2小时85%强度运动量占60%的训练课,课  相似文献   

15.
王丽平 《冰雪运动》2000,(1):5-5,12
以具体的实验,阐明了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身体工作能力,并间接推算出其最大吸氧量,为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99名男子和192名女子赛艇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值及其相关指标,并对17名女子赛艇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值进行了连续6年的观察。结果显示:我国男子赛艇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平均值为4.621±0.67 l/min,20岁以上组的平均值为4.841±0.74 l/min,均明显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我国女子赛艇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平均值为3.711±0.531 l/min,18岁组和20岁组的平均值达到了4.011±0.531 l/min和4.031 0.351 l/min,与世界级优秀选手的最大吸氧量值相近;赛艇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值,但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7.
运动医学生理期号页码19 31 27 29 33 34 38 27 31 33 34 35 36 38 14 18 21 22 23 2728运动生理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优秀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的国际比较血清Zn、Cn含量和运动员最大吸氧量关系的研究短跑运动员无氧能力测定的探讨服用破壁花粉可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2500赫兹正弦波电流刺激对股四头肌肌肉纤维面积及其力量的影响铁营养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能力的影响肌纤维的组成与肌肉训练排球运动员“跳跃膝”的流行病学研究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发育与运动成绩的相互关系低等级运动员的微量元素代谢及对其紊乱的预防不合理的游泳训练和发力动作促成…  相似文献   

18.
高住低练对短道速滑运动员VO2max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蕤  张子力 《冰雪运动》2005,(1):9-10,29
以15名短道速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高住低练(Hilo)实验组8名和低住低练(Lolo)对照组7名.采用高住低练(Hilo)训练法,在高住低练实验前及实验后对运动员进行2次最大吸氧量测试.测试结果表明:2组实验前、后组内配对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配对T检验也无显著性差异.但绝对最大吸氧量和相对最大吸氧量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实验组变化幅度提高大于对照组,表明Hilo训练法对速滑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有提高的趋势,有氧耐力能力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连续递增负荷的踏车运动,报告了少年速滑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通气无氧阈及相关生理参数。从数学、最大吸氧量百分利用率、绝对和相对有氧代谢能力三个指标探讨了男、女间最大吸氧量、无氧阈指标的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对少年吸氧量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大吸氧量是长期以来体育界用来作为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及运动能力评价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近年来,各国体育科研人员已注意到,以经典的VO(2max)和VO(2/kg)来衡量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有氧耐力难以准确进行评价。本文对45名少年优秀游泳运动员及157名体校运动员进行了心肺功能及VO(2max)的测定,证实以个体体表面积(BAS)为参照的VO(2max)相对值(VO(2/BAS))较之以体重为基准的VO(2max)(VO(2/kg))相对值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更具相关性。因此,提出了采用VO(2/BAS)的基准的VO(2max)相对值能更为准确地反映少儿有氧运动能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