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客观归责理论是德国著名的一个刑法理论,而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危险原则。这一原则的内容到底有那些具体的内涵,值得探讨。一般而言,该原则的内涵有:制造不被允许的危险、实现不被允许的危险、构成要件的效力。通过这个三个判断,从而归结一个行为是否具有刑事违法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应对风险社会的一种刑事公共政策的产物,起源于欧洲的风险刑法理论及其立法实践在我国刑法学界遭到了许多批判.但通过对这些批判的分析发现,风险刑法理论并非如其批判者声称之那样危险.以实用主义为导向的民众共识可以被作为区分“被允许的危险”和“不被允许的危险”的标准,并以此作为“不被允许的危险”行为的入罪根据.风险刑法理论不是对传统刑法理论的革命,而是为应对风险之需要而对传统刑法理论的适当修正和补充.风险刑法是否包含对公民宪法权利构成威胁的风险,归根结底不是一个事实问题,而是一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英 《红领巾》2004,(5):56-58
信赖原则实质上是过失责任理论从旧过失理论发展到新过失理论,用以调和科技发展与社会公共安全之间矛盾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信赖原则的理论渊源,是以“被允许的危险“理论为基础而演化的“危险分配“理论.在德、日等国家,信赖原则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肇事案件中,在我国,信赖原则应该在那些经济发达、具备基本条件的地区适用.  相似文献   

4.
“危险”性题材作文,可简称“危险”性作文,主要是指中学生写的一些“禁区”类文章,其题材往往是与一般中学生生活隔膜的,往往被认为带有“消极”因素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允许写,考场上学生也不敢写。现在,作文要有“新概念”,要写  相似文献   

5.
有感于“细则不能否定原则”胡颖华,邵剑据悉,某市A公司的一位眼务员在为顾客取布料时,不小心把身子压在了柜台上,结果被公司罚款100元,因为她触犯了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不允许趴在柜台上”的原则。对此她的任何解释都无济于事,因为该公司有一条得到大家公认的...  相似文献   

6.
A、客观性原则。首先.要作为一种可供阅读和检索的独立使用的体.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能用其它人称来撰写。要中出现“我们”、“笔”、“本”等主观性强的字眼是不被允许的,否则有连客观性原则.同时,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符合逻辑和语法规范的。  相似文献   

7.
“错误”在犯罪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刑法虽然没有关于错误的正面规定,然而“错误”却是理论界难以回避的问题。“不允许法律的错误,但允许事实的错误(error iuris noeet,error facti non nocet)。”这是一条古老的罗马法原则。该原则逐步发展,现今已成为各国错误理论得以展开的重要基石。本拟从我国与大陆法系比较法角度探讨刑法中错误的概念、地位、分类及学说,并作出自己粗浅的评介。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9,(5):79-87
刑法分则明文规定只处罚对向犯的一方而不处罚另外一方的,是片面对向犯。对于片面对向犯的处罚边界问题,有立法者意思说、实质说、可罚的规范目的说以及折中说四种主张,这四种主张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客观归责理论为片面对向犯的处罚边界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只有在不被处罚的一方制造了不被允许的危险且与被处罚一方一同实现了该危险时,不被处罚者的行为才具有可罚性。  相似文献   

9.
环境刑法应当也可以设立过失危险犯。环境法益的特点和过失危险犯的价值、环境过失危险行为所具有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我国环境法益保护的迫切现实需要决定了应当设立过失危险犯。由于过失危险犯与刑法的谦抑性原则、被允许的危险理论以及我国刑法的规定均不违背,从而决定了过失危险犯设立的可行性。环境刑法设立过失危险犯时要限制过失危险犯成立的范围;要合理的配置刑罚;要采用恰当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有多重内涵,相应地,教育公平的理论应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理论。从对象、内涵与原则3个维度,整合梳理“效用论”“罗尔斯式公平”与“可行能力理论”3种公平理论,可以发现其内涵主要包括教育公平理论对象上的群体与个体的不同取向,教育公平内涵上的权利平等、资源配置公平、机会均等的内在多重性,教育公平原则上的效用原则、罗尔斯正义原则以及可行能力原则的实践殊途。基于此,可以尝试构建多元教育公平理论观,即兼顾群体平等与个体平等的取向、教育公平内涵更深层次的推进、多元原则的辩证互补。  相似文献   

11.
A、客观性原则。首先,摘要作为一种可供阅读和检索的独立使用的文体,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能用其它人称来撰写。摘要中出现“我们”、“笔者”、“本文”等主观性强的字眼是不被允许的,否则有违客观性原则,同时,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符合逻辑和语法规范的。其次,摘要作为一种可被引用  相似文献   

12.
一、闲暇的内涵与本质 从词源上看,古今中外对“闲暇”有不同的解释。《辞海》中是指空闲、暇时、悠闲自得貌。在西方,“学校”一词源于希腊语Skholk,其意即闲暇和教育活动。英语中“闲暇”一词leisure,源于古法语leisir,是指人们摆脱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活动,该法语又源于拉丁语licere,意指“被允许”或“自由”。  相似文献   

13.
将客观归责理论运用于不纯正不作为犯中,使其与保证人地位理论相结合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客观归责理论在不纯正不作为犯中的具体运用及判断体现为:若要将一个具体结果归责于不作为人,必须满足“不作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性”“不作为维持了既存风险且为法所不允许”“实现了法所不允许维持的既存风险”。这些规则项下还存在若干用于排除结果归责的下位反向规则。据此分析“货拉拉”案件可得结论:本案被告周阳春由于并不处于保证人地位,其维持车某某既存坠车风险的不作为系法所允许,不满足“不作为维持了既存风险且为法所不允许”这一条件,可直接实现出罪。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大单元设计与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理念契合。本文探究“教为不教”理论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内涵,阐述“教为不教”理论视角下大单元设计四个基本原则以及小学语文“教为不教”理论视角下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安全原则”是菲律宾政府提出南沙群岛主权要求的法理基础之一。其实,“国家安全原则”是一个有限自我保护原则,不可无限扩大,更不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为由损害他国的安全。“国家安全原则”从来不是,现在更不应该是一国对另一国领土提出主权要求的理由。“国家安全原则”的扩大化理论根基是被历史唾弃的国际强权政治,而不是当代社会倡导的“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企业中往往可以发现.有些员上因为被固定在某个岗位上不受重视而对工作没有兴趣,工作得过且过。不仅工作没有质量,对企业贡献不大.而且自己失去了生活的奋斗目标。如果领导不关心、不重视他们,这部分人的潜力和积极性很有可能就完全被埋没了。对于这部分员工,美国的企业主实施了“职业生涯开发”活动。通过“职业生涯开发”活动,鼓励和允许企业的员工,审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道路,选择适合自己的能力、兴趣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一、“职业生涯开发”的内涵“职业生涯开发”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过失侵权责任是民事法律责任中较为复杂的一个问题。从过失侵权中的谨慎义务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角度看,应确立“合理的人”、“合理的谨慎”、“不应该的危险”这样三个基本概念并科学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并以“合理的人”、“合理的谨慎”、“不应该的危险”作为具体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过失侵权的客观标准和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说谎者悖论是学界探索不止的千年难题。应当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角度,建立正确的语言层面理论,以作为分析说谎者悖论的方法。语言可以划分成外延、内涵和形式三个层面,三个层面之间存在重合、透明和转换的关系。解析说谎者悖论,关键也是理解语句名称与被代表的语句本身之间的层面关系,不能混淆。断定“真”与断定“假”的作用不同:断定“真”,具有转换语言层面的功能,因此我们允许一个语句断定自身为真;而断定一个语句为“假”则使它定位于内涵层面,因此从断定自身为假的语句推不出矛盾等价式来。运用类似的方法同样可以解析说谎者悖论的变体。  相似文献   

19.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两课”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该方法在邓小平理论教育教学中的特殊运用机制,包括功能指向、应联系的“实际”的外延内涵和运用该方法的主要原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共同危险行为是广义共同侵权行为的重要类型。本文认为:共同危险行为采用严格责任和过错责任相结合的归责原则。其客观构成要件不应强调数行为时空上的“同一性”,而应考虑其“时空关联性”,以其是否具有造成同一损害的危险性与可能性为认定标准;从主观构成要件而言在共同危险行为中,行为人的过错大多是过失状态,且肯定过失内容是相同的;在免责事由上,应允许行为人通过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免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