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试图从空间的维度进入残雪小说,以期能获得对残雪小说《边疆》的深度阐释。认为残雪前期小说重在表现现实的丑恶以及自我拯救的孤独,而在《边疆》中转向了表现更富激情的集体的灵魂突围,营造了一个精神跋涉者的世界。残雪小说的氛围也就从绝望转向了期待。而这一切,作者是通过空间叙事体现出来的,空间是推动小说发展、表达小说意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九一八年夏天,在新世纪的曙光中,鲁迅先生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了《呐喊》、《徬徨》中的二十五篇小说,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震撼了文坛,“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以后鲁迅一转而从事杂文写作,写下了一百三十余万字,共收为十六个文集。其小说数量不及杂文的十分之一。在中外文学家中,这种现象是极其罕见的。为什么鲁迅  相似文献   

3.
发表于1918年5月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实主义小说.这篇小说的出现,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给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良好的开端,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块牢固的基石.《狂人日记》以深刻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家族制度“吃人”的罪恶,成为反封建的战斗宣言书,它是向封建主义投掷的一颗猛烈的炸弹,它里面洋溢着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它发出的封建主义吃人的呼声震撼人心,它的出现,有力地配合了以反封建主义文化为主要任务的五四文化革命运动,作品的主人公狂人,是不大容易理解的,因为狂人这一形象和一般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同,它的内涵非常复杂,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时采用的不是一般的塑造人物的方法.读过《狂人日记》的人,对狂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狂人是个反封建的战士,他的病狂是假装的,它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小说是在外国小说的影响下成长、发展起来的。鲁迅1921年翻译了俄罗斯作家契里珂夫的《省会》,并于同年发表了《故乡》。通过对这两篇小说细读与比较,可以清楚具体的作家在创作中不仅学习借鉴了域外作品,更保持了自己的独创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对当下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残雪作为先锋派的女作家,她在融汇东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的同时,又坚持了"纯文学"的创作理念。女性意识在她的小说里化为深奥、晦涩的小众表达。长篇处女作《五香街》讲述由X女士和Q男士的"奸情"表演所激起的五香街居民尤其是女性关于传统文化中性的禁忌的言说,并引出关于两性关系的热烈探讨。残雪作品从建立自我意识的深层角度,冲破阻碍中国女性性别突围的藩篱,寻求真正的女性解放尝试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6.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1847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了一篇特写《霍尔与卡里内奇》,受到了进步读者的热烈欢迎.于是,他连续在《现代人》上发表了二十篇特写.1852年,他又增补了一篇,共二十二篇,出版了取名为《猎人笔记》的单行本.1880年,作者又增加了《且尔托泼哈诺夫的末路》、《车轮子响》和《活尸首》,共二十五篇,出版了最后定本的《猎人笔记》.  相似文献   

7.
1918年5月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上,首发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矗立起中国近代文学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8.
提起丁玲的早期创作,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梦珂、莎菲和伊萨等人物形象而对同时期发表的另一篇小说《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以下简称《小房里》)则显得较为冷淡。长期以来,只有几位评论者在论述丁玲早期创作时,轻描淡写提过几笔之外,几乎没有一篇文章对这篇小说进行专门的分析和研究,打个弊脚的比喻:《小房里》好象一群白天鹅中的丑小鸭,被人们遗忘在孤寂的角落里。不可否认,丁玲早期创作的笔力主要集中于塑造“五·  相似文献   

9.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以处女作《梦珂》的问世步入文坛,又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使文艺界为之震惊.同时,也使她以擅长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而驰誉海内外.但才华横溢的作家却不满足于仅仅描写知识女性.不久,她便以同样的风格和情调,写出了反映工农妇女寻求光明与幸福、逐渐觉醒的第一篇小说——《阿毛姑娘》.此后,丁玲小说的题材进一步扩大,主题也更加升华,陆续写出了《我在霞村的时候》、《杜晚香》等多篇作品.运用她那“细腻而又大胆,生动而又质朴,深刻而又无雕凿之感”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阿毛、贞贞、杜晚香等工农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名师风采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3):F0002-F0002
王连生,男,1954年7月出生,辽宁省黑山县人,中共党员,教授,1986年3月,任长春光机学院体育部主任,2004年9月任吉林体育学院副院长,主管后勤工作。从事教学期间,主持编写了《高等院校体育教程》、《大学体育》、《篮球实用技术战术》三部教材,发表论文十余篇。从事体育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五年间,创作了收集在《呐喊》、《彷徨》里的小说.他那些史诗式的作品,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以及“五四”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他那些作品所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无不鲜明地体现出他那清醒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光辉.“五四”运动前夜,鲁迅开始了新文学创作.一九一八年五月,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社会吃人的本质.小说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一针见血的揭露,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篇“意在暴露家族制和礼教的弊端”的小说,由于“‘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反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斗争.  相似文献   

12.
斯托夫人是十九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一八一五年,她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废奴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并一举成名。除了像谴责奴隶制那样明显的主题外,斯托夫人在小说中所试图表达的观点一直是学者们多年来研究的并提出了多种假设理论。本文试从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角度入手,分析斯托在文中展现的社会意识形态里对母性理想化的描述是她诉诸反奴隶制思想的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3.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而且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在她所创作的绝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伍尔夫独具一格的女性意识贯穿其中。而她在1929年发表的小说《一间自己的房间》,更是堪称女权主义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所蕴含的物质的房间,精神的房间以及小说中所体现的男女平等意识的分析,以探究伍尔夫在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题为唐白行简撰的《三梦记》这篇传奇小说,保存在元末陶宗仪编纂的《说郛》里。明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曾提到它,没有对它产生怀疑。鲁迅先生的《唐宋传奇集》、汪辟疆先生的《唐人小说》也都把它作为白行简的作品收录进去。其实,这篇传奇小说是后人编造,假名白行简的伪作。开始发现这篇传奇小说有点问题的,还是鲁迅、汪辟疆两位先生。这篇传奇小说在讲了刘幽求妻、元稹、窦质三个做梦的故事后,附带讲了一个长安光德里张氏女做梦的故事。这个故事以“行简云”开头,以“会昌二年六月十五日也”结尾。《唐宋传奇集》  相似文献   

15.
1901年10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沉沦》出版,“在中国枯摘的社会里好象吹来了一股春风”(郭沫若《论郁达夫》).引起起烈的反响。它的作者郁达夫成为独树一帜的小说家,赢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高度称誉。此后,在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郁达夫写下了四十多篇短篇小说和两部长篇小说,达些作品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感伤的抒情倾向和诗化、散文化的结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筱风短篇小说集《蜗牛壳里的爱情》日前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筱风本名王小风 ,为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筱风自幼喜爱文学 ,大学毕业后潜心于小说创作 ,多年来笔耕不辍 ,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有 2 0多万字先后发表于《飞天》、《朔方》、《短篇小说》、《佛山文艺》等文学报刊 ,颇受圈内人士的好评。《蜗牛壳里的爱情》的一书系作者精选的短篇小说集 ,全书收小说 17篇 ,计 17万余字。小说集除第 1篇《魇》和第 5篇《“目灼灼贼腔未改”》为明显的另类作品之外 ,其余大都以现代人的家庭、婚姻和爱情为题材 ,描述了现代人 - -…  相似文献   

17.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至1987年共发表论文624篇,不少论文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注意,有些在国外学者和刊物中也引起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28篇,252篇次;被《新华文摘》、《国内哲学动态》、《中国史研究动态》、《经济学文摘》、《文艺研究动态》、《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题录》、《世界历史》、《史学情报》、《文物》、《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哲学研究年鉴》、《中国文学年鉴》、《编辑参考》、《人民日报》(含海外版)、《光明日报》、《文摘报》、《文汇报》、《理论信息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教育文摘》等近30种国内主要报刊摘要报道181篇,292篇次;索引249篇,316篇次;另有部分论文被收入有关学术专著。从1979年至1986年发表的536篇论文中有33篇获奖37次,其中25篇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篇获市、地区级科研成果优秀奖,9篇获高校校级科研成果奖。  相似文献   

18.
玛拉沁夫——牧民的儿子,草原之骄子。他是蒙古族当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带头人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领域里颇有名声的第一代少数民族作家的主要代表。1951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开始踏上了文学创作道路。至今他已经有整整四十年的创作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而且  相似文献   

19.
读陈丹燕《上海的金枝玉叶》,是被它精致的装帧所吸引。封面上这位老上海旧式的贵族大小姐—戴西,在曾经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之后,面对生活的艰难,跟那些一生历尽生活辛苦的普通人相比会怎样?更让人感动的是书中照片上戴西晚年时的温婉笑容,想不到一个人到了年老还那么美丽动人。的确没有人真正知道当年那个单纯快乐的郭氏家族四小姐,在几十年的动荡不安里承受着怎样的羞辱和贫困,只知道她一如从前般的美丽、优稚、自尊和骄傲。  相似文献   

20.
许地山(1893──1941),笔名落花生。他的早期创作多取材于异国,作品的宗教氛围浓厚。独特的题材领域和创作风格使他成为新文学运动初期有影响的作家。他从小受家庭的影响,思想中积淀了关注民生疾苦、国事安危的爱国民主意识。在激烈动荡的时局冲击下,许驻山1928年发表了《在费总理的客厅里》这篇小说以后,改变了他初期的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他直接面对中国社会现实,小说创作背景从异国、乡野转向北平、广州等大都市,资本家、官吏、城市贫民、乞丐、游民—…·出现在了他的小说里。许地山的创作走上了现实主义道路。短篇小说《春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