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华东及其周边地区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林丽  史军 《资源科学》2012,34(1):81-90
地表植被与大气的相互作用过程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本文基于SPOTVGT-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时滞相关分析法,研究了1998年-2011年我国华东及其周边地区四季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区,气温对NDVI的影响大于降水,NDVI与气温在夏季和秋季相关性较高,与降水在秋季和春季相关性较高,冬季NDVI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性都最低。NDVI对气温响应的滞后期在春季和秋季较短,对降水响应的滞后期在冬季较短,夏季NDVI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滞后期都较长。在冬季、春季和秋季,NDVI对气温和降水最大相关系数的空间分布在研究区的南北部差异不明显,在夏季则具有较明显的南北差异。NDVI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期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具有较明显的南北差异,对降水变化响应的滞后期除在夏季具有一定的南北差异外,在其他季节空间分布规律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病人60例,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和按摩对照组。按摩对照组因各种原因脱落3例,共收集到27例。针刀治疗组1周治疗1次,按摩治疗组1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根据美国膝关节学会的评分(KSS评分)标准,从膝评分方面看,优8例,良13例,尚可4例,差5例;对照组优1例,良4例,尚可10例,差12例,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从膝功能评分来看,优4例,良13例,尚可11例,差2例;对照组优0例,良6例,尚可7例,差14例,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按摩疗法相对比,其疗效有显著性差异,针刀疗法的治疗效果远好于按摩疗法。  相似文献   

3.
高永刚 《资源科学》2012,34(11):2170-2180
利用黑龙江省73个气象站1967年-2007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 基于极端气候事件综合强度模型方法, 分析了黑龙江省极端气温与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极端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夏与秋季总体呈增强趋势, 20世纪90年代后增强更为显著。极端低温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春与冬季总体呈明显减弱趋势, 其中冬季减弱趋势较显著;②极端降水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春秋两季呈减弱趋势, 夏冬两季呈增强趋势, 其中秋季减弱较显著, 冬季增强较显著;③极端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夏秋两季影响较重区域为松嫩平原西部和三江平原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综合强度春冬两季影响较重区域为三江平原地区、牡丹江地区北部和哈尔滨地区西北部;④极端降水事件综合强度春秋两季从西到东递增, 夏季中部地区较强, 冬季中部与东部地区较强;四季综合强度影响较重区域为大兴安岭最北端的漠河县、小兴安岭地区、三江平原东部边缘局部区域和牡丹江半山区。  相似文献   

4.
利用累积湿润指数分析江淮地区农业旱涝时空变化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马晓群  吴文玉  张辉 《资源科学》2008,30(3):371-377
提出了一个农业旱涝气象指标一一累积湿润指数。该指标以相对湿润度指数为基础,通过确定不同区域综合农田作物系数对参考作物蒸散量进行订正,并考虑前期旱涝程度对当前旱涝状况的累积影响,从而具有农业意义。用土壤墒情指标对该指标进行分区域旬旱涝等级的确定和检验,其定量符合率为60%-70%,定性符合率为80%.90%。利用该指标分析近30年江淮地区农业旱涝时空变化的结果表明,从多年平均意义上江淮地区农田水分状况能满足作物需求,湿润程度湿润区高于半湿润区。农业旱涝年际变化大,变异率北部大于南部。北部旱涝并存,春旱、夏秋和秋冬连旱频率高,夏季洪涝严重;南部总体湿润,以涝居多,但夏秋干旱频发。在气候变化导致江淮地区降水格局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近年来北部夏季洪涝,南部夏秋旱问题突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基于可持续度的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对于落实规划、强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可持续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对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可持续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采用可持续度量的方法,可以较好的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价;②上一轮规划实施至今,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可持续度呈上升趋势,处于中度可持续状态,但环境指标和社会指标方面,规划实施仍不可持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一轮规划着眼解决的3个难题:“生存与发展问题”、“刚性与弹性问题”、“静态与动态问题”,以及完善规划的若干措施和建议,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有利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MODIS数据的甘南草原区域蒸散发量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甘南草原生态系统水资源压力日益增大及草原退化的形势,本研究采用理论基础坚实、区域应用限制小、反演陆面蒸散发量较为合理准确的SEBS(Surface Energy Balance System)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新一代对地观测数据MODIS应用于反演甘南草原区域地表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并对甘南草原区域7月份的日均ET进行了反演,分析了2000年和2009年间该区域ET的时空分布格局和发展变化。同时,采用图像剖面线分形的方法描述研究区遥感ET的局部以及微观的结构特征,了解遥感ET分布的空间差异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该区域日均ET总体上是减少的,其中一些区域变化幅度较大,减少了50%左右;其中,在地表水含量丰富的吉木都塘草原风景区和桑科草原风景区以及西库乎鹿场附近的黄河支流、尕海自然保护区、科才苦河、白龙江、拱坝河及洮河的水体周围,ET量才有7.00mm左右,主要与该区域水资源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骨缺损的处理、假体的选择及相关翻修技术。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2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其翻修假体的类型:全生物型臼和柄12例,全骨水泥型臼和柄3例,只用骨水泥臼4例,只用骨水泥柄2例,混合型假体2例,用原假体2例。需要植骨8例。结果:疗效参考Harris评分:优19髋(90分以上)、良4髋(80-89分)、可2髋(70-79分),优良率为92%。翻修的原因:假体松动9例,假体沉陷4例,假体脱位4例,感染2例,假体松动并周围骨折2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假体松动并脱位1例,假体断裂1例。结论:找出初次置换失败的原因,针对性的制定翻修方案,合理的选择翻修假体,具备一定的翻修技术及经验是髋关节翻修术获得成功最基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昝金生 《科教文汇》2020,(13):24-26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孙子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加强新时代高校孙子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度,推进新时代高校孙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课堂,创新新时代高校国防孙子文化建设平台,不断拓宽高校孙子文化教育方式,探索新时代孙子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Silver is ingested in India in the form of varak, Ayurvedic bhasm and water contained in silver utensils, but nobody knows their effects. We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 of silver ingested in the form of varak (leaf), bhasm (ash) and water (colloidal solution) on some essential elements (Na, K, Ca, Mg, Cu, Fe and Zn) in blood, liver, spleen and kidneys of chicks. The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rise of silver in all the tissues and significant fall in copper in the blood. The greatest rise was obtained in blood silver by silver sol while it had the lowest amount of silver. Ir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issues but somewhat decreased in blood. Zinc content increased in all the tissues by leaf and ash but decreased by sol. No consistent pattern was seen in case of other elements.  相似文献   

10.
对广东省2000-2019年的科技人才政策、科技人才规模、科技人才空间分布及2019年高被引学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广东省科技人才政策对其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前瞻性不足、创新突破力度不大、缺乏闭环设计等问题.2010-2019年期间,广东省科技人才规模逐步增加,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但人均科技力量位列北京、上海、江苏之后.广东省各地科技人才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主要积聚在珠三角9市.广东在牙医、兽医、计算力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航空工程、海洋工程、工业和制造工程、经济计量学和金融、艺术和人文等学科方面尚未达到国际一流,目前广东顶尖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储量不足,战略新兴产业、工程类、人文类的学科高水平力量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1.
 ESI排名已成为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主要基于总量指标对高校学科建设提供指导。但ESI学科涵盖范围广泛,总量指标相同的高校其学科内部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学科评价存在的“唯数量”倾向可能掩盖高校学科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本文获取20所高校的高被引论文,基于多样性视角构建学科多样性和学科均衡性来衡量其在ESI学科的发展现状,并运用天际线理论深入评价三个典型学科。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在不同学科的学科多样性和学科均衡性呈现明显差异,各高校在材料科学的发展上较均衡,在化学上存在差异,在计算机科学上则差异明显。该研究方法有助于发现高校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学科评价提供新思路,为建设均衡协调的学科生态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2.
李杏林  贡毅 《科研管理》2019,40(8):293-296
近年来深圳市R&D经费快速增长,用于基础研究资金的投入也逐年增加。本文首先综合分析和研究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简称NIH)、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简称NSFC)的科技项目评审制度和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深圳市的具体情况,将现行的深圳市科技项目评审制度和评价体系同NIH、NSF、NSFC等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为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促进科技发展在社会其他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迫切要求。NIH和NSF的项目采取不定期申报的方式,我国现有的科技项目大部分采用集中期申报方式,两国管理机构赋予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不同。深圳市随着R&D经费的快速增长,用于基础研究资金的投入也逐年增加,加强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紧密结合、把卓越管理的理念切实落到实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将通过研究两国的科技资助管理政策,分析管理机构在制度建设、考核的全面性与连续性、科技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特点,结合深圳市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情况,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制度政策体系,突出科技评价重点指标,加强科技评价的全面性及连续性的建议。以充分发挥科技评价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国内科学学研究的词频分析与计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词频统计法分析2006年国内5种科学学研究类核心期刊所发表的1000多篇论文的题名,得出论文题名中使用最多的前160个词及其频次,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科学学研究最关注的研究领域是"创新、技术、知识、管理、科技、发展、产业、科学"等,最关注的研究对象是"企业"。  相似文献   

14.
1961年至2007年江苏省高温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梅  彭晓燕  李进喜  濮梅娟 《资源科学》2011,33(10):1991-1998
本文充分利用江苏省1961年-2007年高温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气候倾向率等气候诊断方法,探讨了江苏省近50年高温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变化趋势、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高温日数的地理分布呈东北-西南向逐渐递增,沿江苏南地区高温日明显高于东北部沿海地区;在年代际变化中,年高温日数明显的正距平期主要分布在20世纪60年代到7...  相似文献   

15.
量化长三角地区用水量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对该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LMDI方法,将2000—2015年长三角用水量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分解为强度效应、结构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口效应。研究发现,从时间角度看,产业用水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是用水量下降的驱动因素,尤其是前者,除上海第一产业外,长三角三次产业用水效率普遍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用水量下降的作用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促进了用水量增加。从空间角度看,用水量差异及其驱动效应与参考对象的选择密切相关;浙江第一、二产业用水效率提高促进用水量下降具有明显优势,而上海在第三产业上具有优势;上海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而江苏和浙江的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江苏和浙江要努力控制人口规模,也是缩小用水量空间差异的有效途径。因此,长三角要采取有针对性、差别化的节水政策措施减少用水量,可以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人口控制方面具体考虑,经济增长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反而会增加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16.
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使其成为世界各国开展各类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可视化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源,分析了2000—2020年南极科学研究的中外发展态势和进程,明晰了近20年南极科学研究的热点及前沿研究领域,并对比分析了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南极开展科学研究的现状,进而为推动中国南极科学研究提供支撑。结果表明:①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在地球科学(综合)、生态学和海洋学等学科领域发文量较高,而环境科学在南极研究的受关注程度呈不断提高态势;②美国在南极领域的发文量最多,远超其他国家。中国在南极科学研究中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家合作密切;③近年国际南极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南大洋生物资源和碳循环,南极气候变化和海冰异常过程,南极地质演化和古环境,南极微生物资源开发以及南大洋水团及其动力学等;冰盖质量平衡、乔治王岛、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等研究领域是近年南极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④中国在南极的科学研究相对侧重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和食品科技等领域,而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生态学和自然地理等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未来中国要加强与南极科考强国之间的合作,在学科交叉、边缘部分寻求突破,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是中华民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年,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吸收融合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创新,改造自然、改造世界、改造社会、改造自我的过程,在各行各业的创新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灿烂的成果。通过对中国人这一百年创新成果的统计,对不同年代的创新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这百年中,中国人的创新出现了三次高潮,两次低谷,进而探析影响中华民族创新的宏观因素,为我国创新事业的稳步前进和蓬勃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陕北资源产业集群的区位熵和RIS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会新  杜跃平  白嘉 《资源科学》2009,31(7):1205-1210
近年来,资源问题和产业集群问题逐步成为经济研究的热点,而作为产业集群特殊组织形式的资源产业集群也开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陕北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运用区位熵法对该地区资源产业进行测算分析可以判断该地区资源产业的集聚程度。本文选取了陕西省主要资源集聚地延安、榆林、铜川、咸阳、渭南五个地区(统称为陕北地区)为研究样本,对这五个地区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产业的区位熵进行了计算,显示出陕北地区的煤、油、气具有很高的集聚程度,2007年的区位熵分别为7.1244、8.6308和7.2955。在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基于“资源集聚—产业网络—服务体系”的 “RIS模型”来进一步对陕北资源产业集群进行识别。“RIS模型”识别结果反映,陕北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资源产业集群,但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配套供应、延长产业链、强化技术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介服务能力以及加强政府支持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积雪是冰冻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大气环流和区域水量平衡,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本文基于2000—2019年MODIS/Terra积雪产品数据,探讨了青藏高原近20年积雪的年内、年际和季节性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2000—2019年青藏高原积雪以短期积雪为主,积雪期在1个月及以下时间段内的积雪空间分布范围最广,占积雪总面积的72.91%;积雪期越长,多年平均积雪率(SCR)越高,SCR呈高原四周山脉高,而羌塘高原、江河源区、柴达木-黄湟高中盆地等地低的特点。②2000—2019年积雪面积呈反复的先波动增加再波动减少,距平变化率在-15.97%~11.52%之间。横断山区、帕米尔高原以及羌塘高原大部分地区的SCR呈明显减少趋势;高原四周极大/大起伏高山/极高山区、江河源丘状高山原和江河上游中/大起伏高山区的SCR呈显著增加趋势。③年内积雪面积呈双峰型周期变化趋势,3月和11月达到峰值,8月达到谷值,与该区域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年内周期性变化相反。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分布最广,秋季和春季积雪范围次之,夏季积雪范围最小;2000—2019年,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冬季积雪显著增加、秋季和春季积雪显著减少,青藏高原整体夏季积雪显著减少。④近20年,青藏高原积雪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程度均较强,积雪覆盖范围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青藏高原冰雪融水变化情况,对区域水量平衡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海岸带及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我国已对一些典型河口、海湾、海岛周边海域及潮滩开展了微塑料污染的初步调查,积累了一些基础数据。但目前从基础理论、方法学及评估与控制技术等方面都远未达到环境监管的要求。因此,需要从建立和完善微塑料调查、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学体系,厘清我国海洋微塑料的排放格局与污染分布规律,建立微塑料及其附着污染物的毒理学评价指标体系与参数库,形成海洋及海岸环境微塑料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等角度开展全面系统研究,解决现有的技术难点和关键科学问题,为我国海岸及海洋环境微塑料污染的监管与安全保障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