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戚饭牛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进,于是,为商旅赁车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①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  相似文献   

2.
宽容     
宁戚欲干齐桓公.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商于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宁威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及至.从者以请。桓公赣之衣冠而见,说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故贤者也,  相似文献   

3.
郭氏之墟     
刘向  刘向 《现代语文》2004,(3):10-10
昔者,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音,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新序》  相似文献   

4.
[阅读训练一] 举火求贤 [原文] 齐桓公知宁戚,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日:"宁威,卫人也,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问之而固贤,用未晚也."公日:"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①.以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②也."乃夜举火而爵之为卿. (摘自李贽<初谭集>)  相似文献   

5.
【原文】孟尝君舍人①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或以问②孟尝君曰:“为君舍人而内与夫人相爱,亦甚不义矣,君其③杀之。”君曰:“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其错④之,勿言也。”居期年,君召爱夫人者而谓之曰:“子与文⑤游久矣,大官未可得,小官公又弗欲。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⑥,愿君以此从卫君游。”于卫甚重。齐、卫之交恶,卫君甚欲约天下之兵以攻齐。是人谓卫君曰:“孟尝君不知臣不肖⑦,以臣欺君。  相似文献   

6.
美人掩鼻     
《现代语文》2004,(3):17-17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郑袖知王以己屡不妒也,固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固掩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无使逆命。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语段,直译划线句子。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人之  相似文献   

8.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①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②而反③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  相似文献   

9.
鲁人曹沫     
[汉]司马迁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③,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④不变,辞令如故~⑤。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相似文献   

10.
(一)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或对曰:氏之墟也。”复问:“郭氏曷为墟?”曰:“善而恶恶焉。”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恶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则怨;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则仇之。夫与善人怨,恶人为仇,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桓谭《新论》)1.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郭氏曷为墟?“曷”通“何”B.贵己而不用。贵:尊重C.恶恶而不能去。两个“恶”意思相同D.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跟自己)修好2.用“/”标出朗读时该停顿的地方。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3.结尾句以下列哪句为…  相似文献   

11.
桓谭《新论》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或对曰:‘郭氏之墟也’,复问:‘郭氏曷为墟?’曰:‘善善而恶恶焉。’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  相似文献   

12.
曹沫(mei)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三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公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已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还鲁之侵地。  相似文献   

13.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相似文献   

14.
(一)认真艾子①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②于田舍。有老父③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返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④,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八’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注释】①艾子:作者为褒贬或讽喻现实而假托的战国时代的人物。②浆:解渴的薄酒。③老父:老年的男子。④达:通达事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使·执子乞浆于…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下段文言文,按文后要求答题。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或曰郭氏之墟也复问郭氏曷为墟曰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责己而不用则怨之恶人见其贼己而不好则仇之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 [注] 故墟:故城、已废的都城遗迹。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判别下列句中所点的标点放到上文中去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在横线上重抄文句  相似文献   

16.
鲁人曹沫     
[原文]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③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日:"子将何欲?"曹沫日:"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相似文献   

17.
廖淙 《现代语文》2006,(4):125-125
《庄子·德充符》中有鲁哀公问于仲尼的一段话,里面涉及一个“恶骇天下”的人叫哀骀它。“恶骇天下”即指此人形貌丑陋残缺到了极点。但是“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数十而未止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而寡人传国焉。”这里出现了一个审美标准与取舍的问题。通常的标准是人或者物的端正貌美能给受者以亲和力,而丑陋甚或残缺的人或者物往往引起受者的下意识反感。但庄子反常理而提出新的审美尺度(针…  相似文献   

18.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  相似文献   

19.
孙叔敖纳言① 贾谊 孙叔敖为楚令尹②,一国③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④衣粗衣⑤,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⑥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⑦,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⑧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⑨。”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⑩,官益大而心益小(11),禄  相似文献   

20.
楚子佐王     
王好奕,常怠朝,臣莫敢言。楚子者,受命于先皇而朝之辅臣也。闻之,人而见王。曰:“今臣有疑,愿告之于大王也。”王曰:“愿闻其详。”楚子曰:“时有三人,雨夜欲出,其一执伞,其一拄杖,其一无具。居有顷,三人俱归,执伞者而衣尽湿,拄杖者而体遍伤,无具者而毫发无恙。臣以为奇,何哉?”王思而对曰:“雨夜,假物者以具佐其行,则无虑矣,必骄其志,疏其敏,傲步雨路,是假物者之无所顾虑;彼无具者无以助,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