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具有细微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勇于发现探索和创造能力的幼儿是我们今天教育的重点。过去,我们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看得很神秘,特别是舞蹈教学中如何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在改革的实践中我逐渐地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中,创造性游戏是很多幼儿比较喜欢的游戏活动形式。创造性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主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当前幼儿园在开展创造性游戏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真正发挥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自主性的促进作用,限制了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的自主性发展的成长空间。本文结合创造性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期望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3.
当幼儿进行绘画时,大部分幼儿都画出千篇一律的红太阳;当幼儿回答或解决问题时,都只能说出同一答案或只有一个解决办法……这使我们意识到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音乐、艺术创作、科学发明以及日常生活、工作都需要创造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提高幼儿在成长中学会解决问题、创造性表达自己观察的能力以及对社会关系的洞察力。“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我们应适时地指导幼儿观察.提问、思考、动手,发展其创造的潜能。 如何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幼儿…  相似文献   

4.
崔瑞 《幼儿教育》2012,(7):22-23
美术技能有助于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发挥创造性。教师应了解幼儿、尊重幼儿,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下面结合实例来谈谈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现代信息更迭交替迅速,万事万物都会发生变化,而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紧跟时代的创造性思维,而幼儿时期是培养人创造性思维的黄金时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发现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建立在幼儿自由、自主的基础上,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陶先生认为幼儿应该有自己的创新精神,美工区能为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幼儿提供自由尝试与自主实践的机会,通过美工区可操作性的材料和环境,让环境和活动相互作用,并且最大程度的发挥幼儿的自主创造力。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属于以感知动作为主,思维模式建立在动作和感知的基础上,所以发展创造性思维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创作空间,提供更多的环境支持,针对教师应该做什么值得根据我对中班幼儿美工区的观察,我发现一些问题,并且我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从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出发,给幼儿提供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更有利于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内容丰富的“饲养场”我园大部分幼儿家中都饲养家禽家畜。他们模仿鸡叫、兔跳、牛走是那样的逼真、有趣。这是开展创造性游戏的有利条件。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引导幼儿开展了各种创造性游戏。这里以“饲养场”为例,着重介绍我们怎样利用农村有利条件,引导幼儿开展创造性游戏的。一开始,幼儿玩“饲养场”游戏时,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和供应必要的游戏材料,幼儿除学各种动物叫外就没有别的内容,慢慢地兴趣也就不高了,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发挥。为丰富幼儿有关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再一次组织幼儿参观专业  相似文献   

8.
当幼儿进行绘画时,大部分幼儿都画出千篇一律的红太阳;当幼儿回答或解决问题时,都只能说出同一答案或只有一个解决办法……这使我们意识到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音乐、艺术创作、科学发明以及日常生活、工作都需要创造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提高幼儿在成长中学会解决问题、创造性表达自己观察的能力以及对社会关系的洞察力。“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我们应适时地指导幼儿观察、提问、思考、动手,发展其创造的潜能。如何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薛一娟 《考试周刊》2015,(50):186-187
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它也是创造性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游戏。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游戏实施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指导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主题,增加游戏情节,促进幼儿的角色交往,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组织能力,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绘本故事是学前语言教育的基本载体,对于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通过科学选择绘本故事、设计趣味活动、挖掘语言资源、创设故事情景、预设开放引导等途径,全面激发幼儿的表达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有效整合是一种以主题为核心,以幼儿为主体,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将主题活动的内容在创造性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方式.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可以提高幼儿语言、社会性交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黄初蓉 《考试周刊》2013,(2):189-190
"泥"塑型既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又可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通过一团泥塑造成型的过程培养了幼儿的多种能力,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更是功不可没。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在其所处的环境、氛围的长期作用下培养。陶艺活动对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每个幼儿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和权力,打开了幼儿的思维想象之门,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幼儿陶艺制作在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作用,实现应有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故事会是大班幼儿经常开展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锻炼幼儿大胆表现、表达的能力,同时,幼儿可通过准备故事、制定规则、拟定方案等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前,班级组织故事会往往由教师物色人选,并精心挑选几个自认为好听的故事让幼儿讲熟、表演,大部分幼儿成了观众,而“有幸”参加故事会的幼儿也只是跟从教师,谈不上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们遵循“人人讲故事,人人是评委,人人有进步”的原则,重新设计、组织了故事会。1.讲什么故事这是故事会能否生动开展的关键。我们决定听听幼儿怎么说,于是便引…  相似文献   

14.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它直接影响着幼儿智力、思维的发展,促进幼儿行为的社会化进程.关系到幼儿未来的性格和学习工作能力的发挥.而小班是孩子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最关键时期,激发小班幼儿的语言兴趣.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加速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小班幼儿的特征.一点一滴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幼儿正处于创新性思维、意识和能力开发、培养的关键时期。那么,教师和家长要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宽松、自由、平等、民主才是创新之芽萌发的温床。教师创设良好的师生氛围,打破幼儿"跟着跑"的教学模式,做到真正地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要充满一颗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让幼儿充分体会到"幼儿园像我家"的感觉,使幼儿能自由、自在地表现、表达。  相似文献   

16.
抓住教学活动,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必须创设富有创造的情境和氛围,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的创造性思维环境。只有这样,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发挥。比如:在进行音乐活动《小弟弟早早起》时,教师可提供相应的情境、实物,激发幼儿的情趣,让幼儿联系实际随意创编动作。这样,在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是我们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作品范例应该是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易于幼儿直接感受的。作品范例必须是成功的艺术作品,能达到教学要求,能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给幼儿以美的愉  相似文献   

18.
“神七飞天”引发了幼儿对太空的极大好奇心,我园顺应幼儿的兴趣,专题开展了太空启蒙教育活动,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愿望。反思活动的全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仅因为有教师们的积极支持、引领,有效组织,而且因为孩子的家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时时感受到家长是幼儿园进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好伙伴。  相似文献   

19.
陈群芳 《成才之路》2013,(32):16-17
当瑞吉欧的教育思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我们开始接受和尝试“环境和幼儿对话”。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为此,我们以班级活动室环境为切入点,探索环境与课程、幼儿之间、家园合作的多元互动,来实践活动室“环境与幼儿的对话”,培养幼儿成才。  相似文献   

20.
陶志红 《家教世界》2013,(12):109-110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指导语用得好、用得巧,那将成为幼儿美术创造活动的"魔术棒""催化剂",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