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社会网络分析看海盐教师博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教育博客中缺乏深层互动的原因,最终寻求到促进深度互动、解决"李克东难题"的措施和方法,研究者以海盐教师博客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借助社会关系网络图与社会关系矩阵研究其成员关系和他们之间的互动、深度互动情况,同时辅以内容分析法进行三组博文的对比分析.从度数、密度、点度中心度、凝聚子群数据和内容分析的数据发现:海盐教师博客普遍缺少深度互动与思想碰撞,更缺乏对教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李克东难题"现象在教育博客中无处不在.研究者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从政策和机制保障、加强中心人物的作用、改进技术支持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专家提出的教师博客发展瓶颈,本研究探讨了教师博客交互程度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法,量化分析了教师博客交互的状况和深度,发现当前教师博客的交互深度仅限于浅层互动,活跃的参与者之间也难以达到三层循环的有效交流,回复内容只是对观点的浅层认识,无法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深度学习,据此提出了促进教师博客互动由浅入深的建议,对教师在线交流深度互动的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7年3月8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博客正式加盟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历史教育网站“中国历史课程网”。博客一开,就受到了老师和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情支持,我们特此向大家深表谢意!博客并非《中史参》本身,博客内容亦非《中史参》翻版。编辑部对本刊博客的初步定位是:有效补充和拓展《中史参》的内容;密切读者、作者、编者的交流互动;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延伸服务。由于博客开得匆忙,博客栏目尚待进一步细分,博客内容亦待进一步丰富,可谓“百事待兴”。我们热忱欢迎老师和网友们积极出谋划策,指点和帮助我们把《中史参》博客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4.
博客在国内教育应用的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博客的教育应用在国内已经步入第五个年头。博客教育应用的现实状况怎样?它的发展趋势如何?本文从博客教育应用的实践和理论两大方面入手,首先研究总结出博客国内教育应用的四个发展阶段,然后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2003年以来期刊论文以及硕士、博士论文有关"博客教育应用"的文献,详述了博客国内教育应用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3~2011年间发表的71篇有关"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发文数量、文献类型、作者类型、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五个纬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对教育博客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科学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研究方法单一、教育博客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合作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以及内容分析法对中国大学生在线推荐前十名辅导员博客进行研究,反映出辅导员博客文章数较多、文章内容涉及多方面、报道类信息时效性不强的现状,并总结出博客应具备议程设置意识、突出博客的多种功能、注重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运用传播学的"使用—满足"模型,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师博客的实际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博客在辅助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不够重视师生互动对话的空间,影响了学生对教师博客使用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网络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以网络为平台的博客是大众自由言说的最佳平台,是芸芸众生精神生命自由呼吸的最佳通道。"教师博客",更是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从本期起,我们将专门开设"教师博客"栏目,选登老师们的精彩博客文章。栏目开篇,我们选择了刘良华博客里的几篇文章。我们热切期待着更多的老师向我们推荐自己的博客。  相似文献   

9.
教育博客的出现顺应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教师在使用教育博客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深度互动。因此,当前需要一个策略模型来指导教师利用博客进行深度互动。通过以晋江教师研修网的博客平台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博客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博客平台的特点,设计博文分析量表对博客进行内容分析,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总结此博客平台的教师互动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师互动策略模型。  相似文献   

10.
博客与“李克东难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前几天,在中山大学王竹立老师的博客(我看"李克东难题"--兼向黎加厚教授请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diwg.html)上,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李克东教授在2008年12月20日举行的广西南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上曾经提到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有着丰富多彩的博客文字,但缺少深度互动的思想碰撞?二是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发表了近万篇博文,却不能够说出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把李克东教授的问题称为当前中国教师博客发展的‘李克东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一、博客与小学习作教学近几年来,博客已成为个人通过网络发表言论、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博客以其"技术零壁垒""交流超时空""互动无限制"的优点受到教师的欢迎。本人尝试把博客  相似文献   

12.
精品开放课程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平台,在精品课程互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博客在精品开放课程互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实现真正的互动性课堂教学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本文针对当前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所面临的师生语言互动缺乏的问题,提出了将"外语教育博客"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本文还介绍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外语教育博客的设计思考并对教师在外语教育博客应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前教育博客的发展遭遇了瓶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缺乏深度互动。本文在对影响教育博客深度互动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增进教育博客深度互动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从事班主任研究的十多年时间里,我接触过很多一线班主任,但像陈宇老师这样有思想、有智慧、有个性的班主任却不多见。与陈宇老师相识,得益于吴虹校长的大力举荐,这次相遇,把我带进了他的博客世界,一发不可收拾。之后便是一起编书、举办"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转眼已经八个年头过去了。我想,因阅读博客而与陈宇老师相识的人一定不计其数,但能够十年如一日,坚持写博客的人不多;熟悉陈宇老师的人会被他"另类"的个性所吸引,但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这篇文章选自张祖庆老师的个人博客和他的班级语文博客.文中的"37号豆浆"和"麻辣老师",均系张祖庆老师.张老师化名"37号豆浆",巧妙地用跟帖与对话的方式,将如何正确对待考试的理念传递给孩子和家长,读来既轻松活泼,又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博客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付 《双语学习》2007,(12M):88-88,90
1 思政博客现状扫描 “思政博客”是一个新出现的概念。本文讨论的思政博客,除了特指由老师或者有关教育组织开设的专门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博客,还包括教育者开设的其他博客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7分钟内44位学生"发言"没有粉笔、没有举手发言,只有一人一台电脑和高三语文老师高云的博客,近日,记者在上海晋元高中见识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打开高云老师的博客,《荆轲刺秦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危机传播中网络博客的角色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博客作为自媒体的典型代表,在关于汶川地震事件的危机传播中扮演了多重角色:危机事件的现场播报者;危机传播链的延伸者与扩散者;危机管理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危机传播的监督者与反思者。网络博客的正面功能在于:对危机信息的快速反应、详尽披露和迅速扩散以及同主流媒体的互动起到了危机"缓释剂"的作用;另一方面,博客传播信息的随意性和博客"议程设置"的多元化又有可能引起社会不良反应,成为危机的"助燃剂"。  相似文献   

20.
杨长伟 《教师》2012,(12):117-118
为适应高中新课改的要求,利用博客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旨在充分利用博客的优势,改变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绝对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