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9月,我受印度释达瑜伽总部的邀请,有幸以武术、气功工作者身份赴印进行6个多月的学术交流。这次出访,我在瑜伽圣主古鲁玛义的亲自指导下,学习了瑜伽内外功法;深入考察调查了印度释达瑜伽总部以及孟买,新德里等八大城市的瑜伽分会和香港瑜伽分会。  相似文献   

2.
经历过亘古岁月洗涤的东西是不会褪色的,健身瑜伽算不上最时尚,但她经过了岁月的沉淀,所以它明静、清朗……瑜伽的起源瑜伽起源于印度,发源于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瑜伽(YOGA)一词来自印度梵文的英译,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新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非常崇拜古印度宗教健身术瑜伽,声称练习瑜伽能强身健体,消除工作中的紧张。他是在妻子斯维特兰娜劝说下开始练习瑜伽的。去年梅德韦杰夫在瑜伽练习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今年3月份他在接受采访时甚至夸耀说:"我甚至已经能够倒立了"。  相似文献   

4.
杨菁 《精武》2012,(15):79-80
瑜伽源于印度,并风靡于世界,成为东、西方健身文化的融合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击对瑜伽在印度、西方及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比较,分析出瑜伽发展的特点分别走印度将瑜伽真理哲学化、西方将瑜伽体育科学化、中一将瑜伽养生实用化。并根据比较结论建议:中目的瑜伽发展要重视瑜伽思想的传播、吸取西方瑜伽的科学性与创新精神,并能以“和而不同”思想吸取中啊武术、气功、中医等民族特色来拓宽瑜伽在中圈发展推广之路,为瑜伽在中啊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与方向。  相似文献   

5.
番场一堆先生是日本著名瑜伽前辈佐保田鹤治先生的入室弟子。随师学习、研究和指导瑜伽教学22年,先后5次随师去印度访瑜伽法场。1980年曾任美国加州大学瑜伽教师。关于瑜伽,他的著述很多,且功底深厚,在我国表演时,受到欢迎。他认为瑜伽和我国气功有不少共同之处,尤和我国佛家气功相类似,很强调不仅要练动作,更重要的是要练静功,突出印度的世界观哲理。此文对我们全面了解和研究瑜伽,是会有些帮助的。当然对印度哲理,我们要分析研究,这就不在话下了。  相似文献   

6.
刘敏  刘珺 《精武》2012,(13):37-38
瑜伽源自印度。关于瑜伽的起源,有一个比较传统的说法:古印度修行者比较盛行,5000年前他们通过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动物受伤或者生病后的自我疗伤的基本方法模仿而来的。这些动作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身体的健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瑜伽的各种修炼方法和动作套路日益完善,发展成了一套完整的保健练习方法已经成为印度的国粹。瑜伽的最高境界是身体和心灵的统一,并且有美容健身的功效,深受高校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青睐。本文通过分析瑜伽教学,研究了瑜伽教学在大学校园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推广瑜伽教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瑜伽源自印度,自欧美传入中国.首先在社会上的健身俱乐部兴起,后通过体育课慢慢进入普通高校.就中国国内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纯粹的印度哲学与瑜伽研究少之又少.本文通过查阅国内现有的印度哲学以及与瑜伽相关的翻译和研究资料,初步从哲学和健身的角度阐述瑜伽的真正内涵.瑜伽是用有限的生命去寻求无限的存在的工具,追求身心平衡、恒久喜悦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而为国人正确运用瑜伽提供一个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瑜伽源于印度,但随着佛教的传播渗透到了中国,并在传播的过程中与气功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对印度古典瑜伽和中国气功易筋经进行比较研究,并剖析其各自特点,目的是使瑜伽修炼者更好地进行修炼。  相似文献   

9.
瑜伽的文化足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瑜伽文化的历史性回顾和文化学分析可以发现:瑜伽文化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主要因为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价值选择。古典瑜伽由于选择了与具有个性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古代印度的宗教信仰和哲学观的融合,所以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主流;近现代瑜伽因为选择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和审美需要这样具有共性的实用价值观相结合,从而风靡世界。  相似文献   

10.
《瑜伽健身术》中文编译本即将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我有幸是它的第一个读者,很想说几句话献给读者.早在文革前,我就从苏联编辑的《知识就是力量》中看到介绍印度瑜伽,说练瑜伽可获得超人的能力,如能使人处于"冬眠"状态,埋入地下过好几天刨出来仍能恢复正常生活.现在知道还有比这更神奇的,大概是由于当时社会条件限制,不敢轻信,怕涉迷信之嫌.据报道,有个印度瑜伽术者被密闭在一个铁箱里沉入海底,他不吃不喝、呼吸也近于停止,经过20天拉上来,仍然生机无损.又一次,他被焊封于一个灌满水  相似文献   

11.
瑜伽起源于印度,是古代印度哲学弥曼差等6大派中的一派,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这种在深沉的观想与静定状态下的了悟与认知生命的方法,在预防疾病和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证明.现代瑜伽与印度古典瑜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经过改良与精简,现代瑜伽正在成为流行的体育运动.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瑜伽思想融合方面进行探讨,并对新兴运动式样形成的必要条件进行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2.
瑜伽新秀     
龙振宵 《精武》2006,(10):8-9
A.高温瑜伽时下流行的高温瑜伽由哈塔瑜伽发展而来。高温瑜伽就是在高于体温的环境中进行瑜伽练习,环境温度一般控制在38~42℃之间。高温瑜伽(Bikram″s Yoga)是由印度瑜珈大师Bikam Choud- hury及其妻子创立的,后来传到欧美并流行起来。高温瑜伽在传统瑜伽的基础上,研究了其中的26个动作,将它们按照人体肌肉、韧带与肌腱的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瑜伽现代化过程中精神实践的认知转向与推广模式转型及其影响。瑜伽在传统文化环境中是印度本土宗教中实现宗教目的的修行方式,是传统哲学中达到自我完满状态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离群苦修达到“梵我合一”的手段。在现代化过程中,瑜伽通过融合心灵哲学、引入世俗目标、融入现实生活等方式实现了精神实践的认知转向。在现代瑜伽推广过程中,通过增强主体的多元性、形式的时代性、内容的功能性等方式实现了推广模式的转型,为世界“瑜伽热”提供助力,也为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瑜伽”这名词,近年已成为养生与健美的同义词,从欧美到东南亚年轻一辈们都把它奉为都市生活的最佳减压之道。这种集修神、修身、修德与一身,源自远古印度文化的哲学,在不少印度人眼中更是印度智慧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担,从瑜伽的科学原理和瑜伽健身运动的实质以及女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瑜伽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实际意义看,高校开设瑜伽课,可以更好的为贯彻全民健身计划服务,是在女大学生中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印度瑜伽体系都缘自八分支瑜伽,八分支瑜伽是最古老的瑜伽,现在盛行的很多瑜伽体系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目前较为流行的主要有:哈他瑜伽、艾扬格瑜伽、阿斯汤嘎瑜伽、热瑜伽、流瑜伽等几种。本文从难度系数方面介绍目前较为流行的几种瑜伽体系,分析其利弊,帮助读者了解究竟自己适合锻炼哪一种。  相似文献   

16.
瑜伽问答     
杨文萍 《健与美》2020,(2):111-111
闻风:浙大哲学博士生,美国医学博士后。瑜伽教育者、资深瑜伽教师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接触并熟悉目前世界流行的各种瑜伽流派,专注于瑜伽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对瑜伽疗法、印度瑜伽与中国传统的结合有广泛研究。编著《梵中英文瑜伽体式词典》译著《瑜伽之书》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并著有《瑜伽探索》一书(免费电子分享版)。  相似文献   

17.
瑜伽起源于印度,本意是自我(atma)和原始动因(theOriginalCause)的结合(theunion)或一致(oneness)。古代印度人在观察了许许多多的动物及植物后,创立了八万多个瑜伽姿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动作逐渐演变与精练,到目前存留下来的几百个动作,更适合于我们这些生活在激烈竞争中的现代人练习。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塑身美体、陶冶情操,是一项很好的运动。瑜伽特点瑜伽规定了各种训练法,如道德的修炼、肉体的净化、体位法、呼吸法、松弛法、自然饮食法以及冥想法。如今,全球每天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练习瑜伽。瑜伽同中国气功疗法一样,都具有无创伤…  相似文献   

18.
武剑 《体育博览》2008,(1):76-77
瑜伽是现代人热衷且锻炼效果最好的休闲运动之一,可惜,平日里大家做瑜伽只能在健身房中,不像成龙电影《神话》中的那位印度美女瑜伽高手那样,可以在景色优美的大自然中做瑜伽。其实,让自己在景色优美的野外拉伸、拧转、呼吸、吐纳最能充分地感受瑜伽的魅力。于是,为了体验最纯正的瑜伽,瑜伽粉丝们踏上了旅途,来到氛围浓厚且风景优美的瑜伽胜地,探访和感受在别处做瑜伽的神奇之处。  相似文献   

19.
祁志波  杨东人 《精武》2006,(10):I0002-I0002
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瑜伽是运动,更是文化。其文化和艺术的内涵具有无限的神韵,一路走到今天。古老的血液已经融入许多现代的瑜伽形式,使瑜伽又焕发出青春——美体养身,减压养心,身心和谐。让我们欣赏谭莹的风采,感受瑜伽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减压瑜伽     
龙振宵 《精武》2006,(10):11-13
集修身、养性于一身,源自古印度文化的六大哲学体系之一的瑜伽,是印度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如今,“瑜伽”已成为养生与健康的同义词。时下,瑜伽在世界各地已形成时尚之风,很多人都把它奉为都市生活的最佳减压之道。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瑜伽体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