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美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课程设置整体分布、不同院校课程设置比较等方面研究分析了中关两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特点,指出了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不足,并为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因子分析,并从对结果的分析中得出了与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有关的几点想法,旨在推进教育技术学的本地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专业课程设置尚处于不断的探索、完善过程之中。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文章对福建省四所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建议,以期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张媛  陈晓慧 《现代教育技术》2005,15(5):14-17,54
本文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教育技术学课程设置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发现的问题,并从专业培养目标、理论体系、知识结构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规范建设我国的教育技术学专业。  相似文献   

5.
刘淼 《教育技术导刊》2009,8(8):200-203
教育技术学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一直是被业界关注的问题。运用教育信息处理中的IRS分析法知识开发出一个小型的IRS分析器,聚焦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的设置,利用此分析器对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必修课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并从结果的分析中得出与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必修课程设置有关的一些想法。旨在推进教育技术学专业有效合理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办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存在一些不足,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应有相应的调整与变革.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课程设置和实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简要地阐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建议,努力推动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设置是专业发展的基础,近些年来中关之间学术交流越来越多,合理而有创新的课程设置有助于专业的优质发展。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与统计法对美国16所知名大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进行了分析。以94定义为基准,从五个范畴入手,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横向和纵向探讨了美国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设计、开发、应用类课程较多,比较注重实践、学术研讨会和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我国在此专业领域应该借鉴美国之优势,来促进中国教育技术快速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整体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在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旨在对现行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重新审视,并构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使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达到完整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结合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与知识结构能力要求,针对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对薄弱的现象,探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建议教育技术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紧跟社会发展趋势,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优化整合,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1.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技术价值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借鉴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技术价值及其体系进行一次系统的审视,依据技术的两种属性探讨教育技术价值及其体系,分析教育技术外在价值引发的教育技术应用伦理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安涛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29-34,56
学科边界是学科的重要属性,教育技术学需要守正自身边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抽象,认识教育技术学的边界要先从认识教育技术边界开始。教育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其边界的划定可以从教育技术本体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变革和进步推动着教育技术边界的不断拓展。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不但具有知识属性,还承载着社会属性,并具有明显的“国籍性”。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边界取决于其核心问题的理论关联度和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研究话题。同时,学科跨界成为教育技术学超越自我的发展动力,这是由教育技术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和学科性质决定的。教育技术学应从学科封闭走向学科间性,这既要树立教育技术研究的问题意识,还要加强独立学科意识。学科意识既是学科跨界的起点,也是学科跨界的归宿。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ontent featur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urricula for primary education developed by national governments. A qualitative cross-case document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urriculum of Norway, Flanders and England was conducted.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underlying visions, specific aims and instruction related aspects that are integrated in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urricula of the three cases under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pecific aims mainly focus on the critical u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afe and responsible u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trieval,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 communication by u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u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subject learning. It is possible that a discrepancy exists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digital literacy and the specific aims that are addressed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urricula. Moreover, the rationales that underli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urricula represent a catalytic and social point of view rather than an economic one.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for curriculum developers and research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高职教育领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本分析了在高职教育领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对以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于高职教育中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高职教育领域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教育技术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角色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如今数字化时代,社会赋予教育技术学更多的历史使命,教育技术学工作者面临新的角色。文章回顾了中国教育技术工作者角色的历史变迁过程,分析了角色变迁的历史原因,提出了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每项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形成、发展与应用离不开特定的技术生态,信息技术尤为如此。运用人工智能、5G通信、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已成为全球共识,而技术间加速融合、协同创新所形成的智能技术生态是驱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智能技术生态以教育信息的全面感知为基础,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动力,通过跨时空、跨模态、跨组织的教育教学要素重组以及各教育主体间可信、智能的合作,推动未来教育创新与变革。智能技术生态可为跨时空的教育资源配置、多主体的教育协同治理、社会化的教育服务供给以及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提供支撑,从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学活动、教育组织和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性、结构化地重塑未来教育样态。在此过程中,需通过技术间的赋能解决单一技术瓶颈问题,并通过优化教育治理体系规避科技伦理风险,有序推进智能技术生态的演进与未来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学科课程的整合,体现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信息技术与旅游英语学科教学的具体整合过程。文章指出:信息技术整合于专业英语学科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是教育模式创新的结果,它体现了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美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先后3次制定并发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为不同时期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指出了重点、方向及策略。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发展应得到各层面的高度重视:教育技术的投入应该持续发展;教育技术的资金来源需要多方参与,并形成良性的市场体系;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这些都对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检索了2002-2012年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源期刊的所有文章,并运用词频分析法和CiteSpaceⅡ可视化工具,分析得出了11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若干稳定的研究重点,包括远程教育、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等;以及呈现出问题解决、教学过程、教师、学习方式等新的研究热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实践应用导向趋势愈加明显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