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美娟 《教师》2014,(32):91-91
教育应是"直面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现代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关怀生命的一种事业",而生命发展的摇篮就是课堂,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获得发展的创新型、研究型课堂。1.学习建设生态课堂,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2.
运用教育生态学理念,探索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建立基于课程资源与教学过程的生态链,构建学生学习生态和教师教学生态,进而形成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生态共同体。该生态共同体的构建促进了教师与学生、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教育生态学关系的形成,显著提高了学生成绩,提升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裴思怡 《中国教师》2009,(Z1):62-62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有悖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教育行为,这与传统教师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缺失生命意识有着一定关系。这就需要教育理论界、师范院校、学校管理层以及教师自身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从职前培养时的系统学习,到职后培训时的基地班专题进修,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融入生命意识,实现终身发展。最终帮助教师、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形成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发展自我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一词在生物学领域特指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和谐,而"文化生态"是指教师、学生之间在精神、心理、情感、价值以及行为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文化生态"的核心,是良好教育的内在因素.布贝尔指出:师生关系本身既是人与人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所以,"文化生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教学的效果.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笔者多年来就怎样处理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春  周理红 《四川教育》2015,(Z1):56-57
顺应学生"自然生长",满足师生生命的成长需要,"生态课堂"依据生命系统的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的观点,由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以生态的思想、态度与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课堂,通过建构平衡、协同、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师生不断开发潜能、创造自我、发展生命,促进学生的"自然生长"与教师的"自觉成长",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以合作学习为抓手,构建多元共生的课堂1.建立合作小组。一是组建小组。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能力高低合理搭配,组建班级  相似文献   

6.
王育静 《现代教学》2011,(10):28-29
理论研究发现,人生存于三重生态,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生态和谐存在、圆融互摄,人的生命即得以安顿,找到精神家园,人格健康舒展。这恰与《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我的和谐关系吻合。而经验告诉我们,校园是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学校既应是教师快乐工作的职场所在,还应是教师健康成长的心灵家园。  相似文献   

7.
生命化外语课堂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本文将讨论教师如何运用教师智慧创造和谐课堂,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本文将首先讨论教师智慧的生成路径,"行动研究"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探讨教师如何运用对话实现知识化教育向生命化教育的转化,并在课堂上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场",讨论课堂中三种生命主体(教师生命、学生生命、知识生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线上教学成为各学科教学的基本模式.与传统的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环境更依赖于网络进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学关系的维护.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生命教育的现状,并通过相关措施来提高高中数学线上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9,(16):5-10
生命教育包含自然生命教育、社会生命教育及精神生命教育三个维度。生命教育是生命与生命对话的过程,是教师面向学生进行有关自然、社会、精神三个层面的教育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认识自然生命本质,感受社会生命内涵,提升精神生命价值的过程,这就是"生命对话"。对于生物学教育而言,无论对象还是内容都是自然生命本身,生物学教育是始于人与自然生命的对话,这种"求真"的过程就是"对话生命"。由此可见,生命教育与生物学教育是包含关系,生命教育包含生物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教师既是个体生命的存在,又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因子。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分析,教师成长力是指教师个体在其职业生涯、由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教师个体生命存在的学习状态、行动状态、思考状态、创造状态及其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能力与潜势,其基本构成是学习力、行动力、反思力、创造力、发展力的合力。人生价值观与职业责任感、知识资本、学校环境与教育群体、首创与合作、反思与批判是影响教师成长力的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教育生态学的视野中,一个班级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多个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生态关系。当这些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对话、融合、共生发展,课堂就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就会促进每一个班级因子的优化、发展。雷夫的"第56号教室"所展现的就是这样的教育生态理念。因此,打造优秀班级"文化生态"来滋润班级生态气候,让每个生命在班级里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个生命的存在都能感到愉悦和幸福是切实可行的。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奠定班级"文化生态"基础班级"文化生态"良性发展,首先需要学校注重视班主任  相似文献   

12.
生态课堂,是指在课堂中用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动态生成的思想,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等,让学生在被吸引、被感动、被激励的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以取得生命质量与教学实效的整体提升。如何打造高效的生态课堂呢?一、协调课堂生态元素,营造"情意"课堂教师和学生作为生态课堂中的生态元素,他们之间的关系应是民主、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协调学生与教师这两个生态元素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学习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它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对于教师教育专业来讲,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念、历史视野、认知风格和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生成知识、自我更新、适应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个人的最高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走出"通识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等同于通才教育;通识教育等同于泛泛的知识教育"的误区.开展通识教育,至少要考虑"学校、教师、社会和学生"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直接影响其教育效果;要认识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支撑的关系,前后是交叉包容.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应该是专业下的通识教育,做到"一个学会一个精通":学会学习,精通专业.学会学习是大学的共同文化教育,精通专业就是表现出的个性与多元性.  相似文献   

14.
所谓生态观,是一种统观了自然、社会、生命、环境、物质、文化、机体、精神的世界观.它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等层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育生态观,主要体现为在语文教育中强调用自然主义把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统一起来,培养学生与自然、与社会和自身生命的平衡、和谐、发展的精神,从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以达到"立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科教学的本质就是"生命交往",其内涵包括"生命性"和"交往性"。在教学实践中,研读生物学科教材和课程标准,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备课,深入学科本质,探寻生命奥秘。营造课堂生态,打造生命课堂,学生能更为主动、积极、快乐的参与学习,学会合作和关爱他人,促进学生核心养的发展,同时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帮助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准确理解生命教育中"生命"的内涵,是关系生命教育成败的关键.生命教育是个大课堂,正确体悟其课堂精神是实施生命教育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命意蕴,使知识学习与人生价值相互贯通,促进学生身心灵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智能教育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是智能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旨在以新兴智能技术为依托,打造面向多元学习场景的智能教育产品生态,实现多元学习场域的泛在感知和深度融通,构建面向全周期、多场景的智能教育数据生态,以此重构智能时代的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智能教育产品的应用通过学习意图识别与应答、学习情境感知与计算、学习数据采集与汇聚、学生画像构建与更新、学习需求分析与预测、学习服务生成与推送,能够在学习中扮演"助学者""导学者""督学者""伴学者"的角色,从多个维度重构智能教育服务的供给体系.从长远来看,智能教育产品的应用能够实现"人—机—物—环境"的泛在感知和智能互联,打造"产品—资源—数据—服务"一体化的智能教育供给模式,强化"学校—家庭—场馆—户外"多元学习场域的深度融通,构筑"学生—教师—家长"多端联动的智慧教育学习社区,以此重构基于AIoT的智慧教育新生态.未来智能教育产品的研发需要重视以下内容:研发与改进基于多模态交互的智能教育产品、打造联通多元学习场景的智能教育产品生态、构建人机协同学习的理论体系、划定智能教育产品应用的伦理边界、构建智能教育产品的评价体系、推动优质智能教育产品的普及等.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促进学生认知、体验、实践相结合,在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突出重点、尊重差异的原则和整合资源、协调力量的原则.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知识传授、文化熏陶、环境感染和教师关爱.  相似文献   

19.
智能教育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是智能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旨在以新兴智能技术为依托,打造面向多元学习场景的智能教育产品生态,实现多元学习场域的泛在感知和深度融通,构建面向全周期、多场景的智能教育数据生态,以此重构智能时代的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智能教育产品的应用通过学习意图识别与应答、学习情境感知与计算、学习数据采集与汇聚、学生画像构建与更新、学习需求分析与预测、学习服务生成与推送,能够在学习中扮演"助学者""导学者""督学者""伴学者"的角色,从多个维度重构智能教育服务的供给体系.从长远来看,智能教育产品的应用能够实现"人—机—物—环境"的泛在感知和智能互联,打造"产品—资源—数据—服务"一体化的智能教育供给模式,强化"学校—家庭—场馆—户外"多元学习场域的深度融通,构筑"学生—教师—家长"多端联动的智慧教育学习社区,以此重构基于AIoT的智慧教育新生态.未来智能教育产品的研发需要重视以下内容:研发与改进基于多模态交互的智能教育产品、打造联通多元学习场景的智能教育产品生态、构建人机协同学习的理论体系、划定智能教育产品应用的伦理边界、构建智能教育产品的评价体系、推动优质智能教育产品的普及等.  相似文献   

20.
解希静 《陕西教育》2007,(12):13-13
生态一词原本是生态学的术语,联系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来,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生态式教育思想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观照、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是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教育.教育教学的生态化是当今一种重要的思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后现代教育观取向,实施生态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