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运用Eviews软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与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呈现正相关线性关系;(2)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负相关线性关系.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深化开发农村旅游市场,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的对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及旅游企业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的特点进行研究,建立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人均旅游消费的OLS估计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与国内旅游收入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何颖 《培训与研究》2008,25(2):125-126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人均GDP之间的数值关系,利用所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人均GDP的关系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选取1988-2011年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将提高0.338 44%.因此,可通过提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出游动机,进一步完善假期制度及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措施带动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2007—2013年我国房车旅游发展相关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灰色综合关联度为量度指标,对我国房车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判识,揭示了影响我国房车旅游发展的主导因子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互联网上网人数。本文从实证的角度为我国房车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旨在推动和促进我国房车旅游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1995—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VAR模型,来分析新疆旅游人数、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工资和运输里程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新疆旅游人数、GDP、人均工资和运输里程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GDP、人均工资、运输里程均对旅游人数呈现正向影响,但运输里程的影响幅度不大;影响旅游人数的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依次为GDP、人均工资、运输里程。因此,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应针对游客的旅游需求,适时的调整相关的旅游政策。同时,要下大力气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有效缩短旅游距离,吸引更多的游客在疆或来疆开展旅游活动,不断提升新疆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层次。  相似文献   

7.
基于旅游的定义提出了和谐旅游的概念体系。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和谐度评估中,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并分别对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游览、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子模型进行了测算。以文峰山景区为例,计算分析了2010年文峰山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10年文峰山游客的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6354hm^2/人,当地的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32127hm2/人.生态盈余为0.015773hm2/人。由此可知研究区域旅游生态足迹处在旅游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旅游生态占用率不高.旅游业处于和谐发展状态.说明景区的旅游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相似文献   

8.
选取1990—2009年江苏省人均GDP为样本数据,2010—2014年江苏省人均GDP作为验证数据,分别建立了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对未来3年的江苏省人均GDP进行预测,然后在前3种单向预测方法基础上建立基于诱导有序加权几何平均(IOWGA)算子组合预测模型,再对此模型进行相应的效率评价.最后用组合预测模型对未来3年江苏省人均GDP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相比于上述3种单项预测方法,基于IOWG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预测结果表明2015—2017这3年,江苏人均GDP会继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将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福建省1997—2012年的旅游消费相关数据,选取了人均GDP、旅游周转量、居民储蓄存款、汇率、邮政业务总量、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等6个旅游消费影响因素,利用Eveiws5.0软件,建立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通过了经济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周转量、居民储蓄存款对福建旅游消费的影响尤其显著,从而得出发展经济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交通业的发展是旅游业发展重要保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利用类层次分析模型对居民刚性消费支出进行研究,发现中低收入阶层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现行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同时采用统计分析法对个人所得税与人均GDP的关系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发现个人所得税的收入与国内人均生产总值有密切的联系,并影响人均GDP增长;相反,人均GDP的总量和增长速度也影响着个税收入的发展.又应用协整原理,对人均GDP和人均消费两变量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从而确定CPI与GDP的关系,并计算出个人所得税每年增长率,然后利用几何平均值求出个人所得税的历年平均增长率.最后通过滑动增长模型求得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利用非线性拟合预测模型和Logistic模型预测出2009~2018年的个税起征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1999-2010年调查数据,引入旅游消费倾向率、旅游消费结构指数、弹性3个概念,分析了张家界市旅游消费结构变化以及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通过分析发现国内旅游消费上升、结构指数发展较为平稳;入境旅游消费上升、结构指数先增后降;通过弹性分析发现张家界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拉动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旅游业发展90年来,先后经历了萌芽化时期、行政化时期、事业化时期、市场化时期和产业化时期,成绩斐然。展望"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战略有了新定位,旅游消费需求进入了新阶段,旅游发展环境有了新支撑。中国旅游业应继续实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发挥国内旅游拉动内需,挖掘旅游就业潜力及旅游的扶贫功能,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tata软件实证研究发展入境旅游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国家整体层面上,发展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从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发展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同样存在上述正向影响关系,但中部及西部的这种正向影响不如东部地区明显。针对上述问题,东部地区应积极开展入境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部及西部地区应该在发展入境游的同时,积极鼓励并推动国内游刺激地方消费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在埃及的国民经济中承担着重要们色。但大规模的旅游发展也给埃及的自然和社会文化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埃及政府非常重视环境问题,通过颁布法律建立环境事务管理局等机构保护国内环境,在简要介绍了相关的内容岳:文章对埃及今后旅游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工业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在工业经济优势地区或工业遗产区产生的,工业与旅游相融合的新型旅游形式。通过对国内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例,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资源类型和发展模式方面介绍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工业旅游的特征和效应;对工业旅游的资源类型和主要发展模式进行概括总结,提出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奥运会与我国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宏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9):122-124,136
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创造了一个极佳的契机,不仅会扩大体育旅游消费的需求,同时也会提高国内旅游者的体育参与意识,对我国的旅游交通、旅游酒店等行业带来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应抓住奥运会的良好机遇,宣传先进的旅游文化,充分挖掘旅游市场潜力,将我国的旅游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取1991--2010年统计数据,借助Eviews6.0软件,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模型对GDP与旅游业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安徽省旅游业与GDP之间不仅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协整关系,而且旅游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能够带动经济增长0.39个单位,同时,两者之间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从长远战略角度考虑,加强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指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国内旅游收入作为旅游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也相当重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福建省国内旅游收入与国民经济关联性。结果表明,福建国内旅游收入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联性较大,与第一产业关联性小。  相似文献   

19.
国民旅游需求刺激计划不仅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政府拉动旅游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政府旅游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政府旅游营销绩效评价缺乏关注的现状,将平衡记分卡引入政府旅游营销绩效评价,建立了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政府旅游需求刺激计划评估体系,并将其运用于2009浙江旅游消费券的绩效评估,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旅游营销策略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