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腐的教学任务观教学的任务是什么?传统教学思想总是习惯地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教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想象力、创造力、身心健康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可有可无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课堂教学因此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这是一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从实践层面讲,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突出表现为:第一,重认知轻…  相似文献   

2.
黄兆峦 《广东教育》2004,(10):44-45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认为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价值都是附属的,可有可无的。这种教学观念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品质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3.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盛伦国 《教育革新》2009,(12):29-30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课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机器.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从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课堂教学因此失去了素质教学的功能,改革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能力发展为本位的转移,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杨涛 《甘肃教育》2009,(2):21-21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教学局面,教师要反思,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它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一门植根于人和民族心性的精神之学,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传统的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人文素养,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在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把“以问题为本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已成为教学的共识.“问题教学”是教师把知识的重点、难点转化为问题,通过教学双方交流、互动、传递、反馈,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它是沟通师生认知的桥梁,也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所以课堂教学能否成为学生主体参与、交互、和谐、高效、完整的学习过程,“提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问题教学”的内容、形式、时机要体现出从“传授知识本位”向“培养能力本位”转变的现代教学思想.这就是本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问题教学”重新加以思考的立意所在.  相似文献   

13.
尹占君 《现代语文》2007,(10):110-111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  相似文献   

14.
张海燕 《现代语文》2008,(12):71-73
从语文的地位和作用来看,高中生应该非常重视语文课程,可是事实却相反,好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持冷漠态度,认为可学可不学,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语文进行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有关。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知识是第一位的,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如何消除这个弊端,我们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寻找出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 ,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 ,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 ,甚至被窒息的人。也就是说 ,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授受 ,在课堂上学生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 ,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这便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本文拟对此作具体分析。一、传统课堂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书本知识的学习 (或曰学习间接经验 )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但是 ,不能因此忽视直接经验的作用 ,这是因为 ,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 ,就难以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传统课堂…  相似文献   

16.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课堂教学文化被异化,课堂教学背离了学生本位这一根本出发点,学生置于被统治、被操纵的地位,学科本位、知识至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文化。因此,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其背后所折射的教学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正是课堂教学文化的核心,所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是重构信息课堂教学文化的重要路径。笔者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课程教学的辐射效应为导向,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符合"研究性""整合性""互动性"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三个结合"教学方式,并形成了开放、对话、民主、合作、探究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  相似文献   

17.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学往往存在以学科为本位,并且重认知、轻情感。教师关注的是如何使教学内容、知识点被学生所理解接受,而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和兴趣培养却往往被忽视。在职业中专课堂教学中,英语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因为职业中专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英语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趣味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陈梅 《福建教育》2005,(1A):46-46
人文精神应该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价值取向。它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学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目标指向单一,课堂操作自我封闭、与其他学科相隔离,教学的重心日益偏向机械的、纯专业化的技能训练。音乐本来是一门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学科之一,但却被异化为一种“工具”,并被当作一种“工具”来传授。音乐的文化底蕴,人文价值及其与其他学科的生态关联,或被挤压,或被僭越,或被忽视,或被遗忘。由于缺乏一种完整的音乐教育,导致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只是片面的、单向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