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国内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情权(right to know)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二战后,“知情权”一词被各国广泛援用并很快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性的权利概念。所谓“知情权”,就是公民对于国家的重要决策、政府的重要事务以及社会上发生的与普通公民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利益或专属个人特征的,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1)隐私保密权,即档案中个人生活信息不被他人非法知悉的权利。权利主体与公众无关的个人信息和资料,权利人有权不对外泄露。(2)隐私维护权,是指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知悉、收集和传播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  相似文献   

3.
《新闻导刊》2009,(4):20-20
所谓知情权,又称知晓权、获知权,是指公民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公共信息的权利和自由。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指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知情权包括社会知情权、政治知情权和自身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生活的磐要条件之一,是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4.
“网上政府”与公民知情权——兼议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涛 《今传媒》2008,(4):52-54
一 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又称了解权或知悉权,就广义而言,是指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是从官方或非官方获知有关情况的权利.狭义而言则仅指知悉官方有关情况的权利①.本文论及的是狭义的,是人民对政府机关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5.
隐私权和知情权冲突中的比例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亦称了解权、知悉权。最初意义上的亦即狭义上的知情权,即知政权,是指获取官方的消息、情报或信息的权利。1945年,美国著名新闻记者肯特·库柏(Kent·Cooper)首先使  相似文献   

6.
知情权作为人类法制文明的进步成果,意味着公民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而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护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这种权利,包括获取政务信息的权利。一般讲,知情权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知政权;即公民依法享有知道国家活动、了解国家事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依法向公民和社会公开自己  相似文献   

7.
知情权与新闻采访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权”是公民对国家重要决策、政府重要事务以及当前社会上发生的与其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和前提,是公民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知情权的落实离不开新闻报道、信息公开权等的配合,其中,新闻媒体是公众知情权的维  相似文献   

8.
王毅 《今传媒》2007,(11):69-70
知情权(RIGHT OF INFORM)又称为知晓权、知的权利.知情权是由美国记者库坦于1945年前后率先提出的.作为一种理论的提出,"知情权"针对的是个人有了解政府行政情况的法定权利,但实际上由于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微小了,无法顺畅地获取自己所需的大量信息,所以报刊等大众媒介就有义务帮助个人实现这种权利.西方的一些主流媒体,尤其重视将"知情权"作为其展现新闻自由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9.
受众知情权的保障和实现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尺,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内容。要建立和完善受众知情权制度, 必须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一、受众知情权的内涵受众的知情权,指受众享有从行使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中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它是当今民主社会公民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角色”(role)一词本是戏剧中的概念,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进社会学.形成了基本的社会学理论——“角色理论”。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1.
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的权利等,是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包括政治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公民获取官方信息和自由的权利,即公民的政治知情权(行政知情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这次《保密法》修订源于怎样的理念? 辜胜阻: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实现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知情权”作为公民的政治民主权利得到各国法律的确认,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尽管我国宪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知情权,但是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13.
大众媒体在被赋予重要权利的同时也对公众承担了一定的义务,其中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悉权等,是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可包括政府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知情权(如出生情况、亲生父母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知情权概念最早由美国记者肯特·库柏提出。它是指“公民有权知道其应该知道的信息,国家应保障公民在最大的范围内享有获取信息的权利”。①也就是说,公民对于国家的重要决策、政府的重要事务以及社会与普通公民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知情权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执政党的方针政策,还包括政府掌握的一切关系到公民权利和利益的,以及公民个人想了解或者应当让其了解的其他信息。它是公民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公民基本权利的起点。普通公民只有及时了解社会上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才能对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从原始意义上说,尊重和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行为主体应是政府。自1945年美国记者肯特.库柏首次使用“知情权”一词以来,尊重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便被解释为西方国家政府的法定义务和公民应享有的一种民主权利。公众知情权成了民主社会的标志之一。经过演绎,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尊重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渐渐地被新闻媒体奉为责任和追求。  相似文献   

16.
档案利用中公民知情权维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丽 《兰台世界》2005,(7):27-28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法律意识的强化,人们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也要求维护各自的知情权。但二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一冲突在档案利用领域也同样存在。在档案利用中如何在保护档案形成者的隐私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每一个档案利用者的知情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知情权“知情权”一词作为特指一种权利主张的法学概念,是由美国的肯特·库珀在1945年1月的一次讲演中首次提出来的。当时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内部蔓延着消极对待政务信息公开化,任意扩大保密权限的官僚主义倾向。库珀从民主政治的角度,呼吁官方应“尊重公众的知情…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是将信息公之于天下,它的传播目的正好与商业秘密持有人的保护方向相反。影视片的摄制过程是可以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但前提是商业秘密的要件必须满足。报道权与公众知情权之间孰轻孰重没有固定的答案。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为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技术信息是指应用于工业目的的没有得到专利保护的、仅为有限的人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经营信息,是指能够为经营者带来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的用于经营活动的各类信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5年11月发布实施的《关于禁止…  相似文献   

18.
商业秘密,英文名为“know-how”是“Iknowhowtodoit”的简写,意为“知道如何做某件事的技能”。它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并未列举“商业秘密”的具体范围,它主要强调“能为  相似文献   

19.
1.公共档案馆的信息权利 信息权利是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行使权利的法律权利类型.它包含有信息财产权、信息知情权与获取权、信息传播自由权、信息环境权、信息管理权、信息秘密权、信息安全权(主要指载体)等子权利.  相似文献   

20.
在档案信息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主要内容是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信息资料,隐私权权利人对这些信息享有保密、知悉、支配、公开、修改和救济的权利,但这些具体权利并没有在档案法律法规中得以直接明确的规定,严重影响了实务操作。在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同时,必须基于公共利益对其进行必要限制,以实现档案利用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协同。立法上,应采取直接规定的方式明确界定隐私权,并需对档案利用中隐私权的保护和限制进行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