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辽宁体育科技》2011,(2):124-124
1.日臻完善的反兴奋剂法律体系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贯坚持反对使用兴奋剂的坚定立场,1989年确定了对兴奋剂问题实行"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三严"方针,并于1990年开始实施兴奋剂检查。  相似文献   

2.
2000年12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在京召开全国田径反兴奋剂大会。这是继1995年以来召开的又一次全国范围的反兴奋剂大会,共有41个单位的80余名代表参加。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富荣、科教司司长史康成、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张长久、检查处处长王学智出席会议。 李富荣指出,反兴奋剂工作是我国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国家荣誉和体育事业的兴衰。在2000年奥运会上,我国反兴奋剂的态度和措施得到了国际体育界的认可和赞扬,实现了奖牌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2001年是全运会…  相似文献   

3.
全运会与奥运会形成了一个怪圈,奥运会咱们强项是强项、弱项是弱项,可到了第二年的全运会,咱的强项更强,而那些弱项经常整体拔高,甚至放出卫星,好像一到单数年风水就变了。问题出在哪儿?一半儿在兴奋剂。这不,湖北女举在十运会前集体服药,东窗事发。可以肯定,这样的事远不止此,但此次体育总局的惩治力度却是前所未有的,显示了打击兴奋剂的坚定决心。兴奋剂对运动员健康的危害勿庸置疑,前些年有个“花蝴蝶”乔伊娜,把自己打扮得花里胡哨,莫名其妙地死了,有人说是兴奋剂吃多了,她的扮相是为了掩盖激素给身体带来的变化。彼时中国媒体大多对此…  相似文献   

4.
以历届全运会比赛福建省田径队获得的成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与综合分析法,对福建省田径优势项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四跳"、跨栏、短跑、全能和4×400 m接力是福建省的重点优势项目。针对今后福建省优势项目的发展提出狠抓优势项目、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服用兴奋剂的打击力度、竞教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是儒家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也是现代文明的价值目标。全运会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一根调控杠杆,其作用不可低估,但进入新世纪的全运会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了不适应时代需求的种种问题,充分发掘、吸收和运用儒家和谐的宝贵资源,对全运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第一届全运会于1959年9月在北京召开,它是对新中国建国以来体育运动成绩的第一次检阅,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走向新阶段的里程碑。 从第一届全运会的召开至今已举办了六届,但对全运会这一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褒贬不一。多数人认为全运会尽管仍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  相似文献   

7.
游办 《游泳》2005,(3):5-5
高举反兴奋剂的旗帜,保持和维护中国游泳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这是中国游泳工作者的共同心声。中国游泳协会一年一度的反兴奋剂大会于哈尔滨召开。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桦在会上宣布,2004年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共对全国25个单位的352名运动员进行了724次赛内、赛外和血液兴奋剂检测。检测总人数占游泳项目注册人数的33.65%,未发现一例兴奋剂阳性。这是中国游泳在2004年实现奥运会金牌突破同时的另一个收获。李桦说,2005年是全运会年,如何公平比赛、公平竞争,是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及管理者都必  相似文献   

8.
关于湖北女子举重队的兴奋剂事件,实在没有什么太新鲜的成分。一到全运会的年份,这种事情就会准时上演。不一定是哪个项目,也不一定是哪个省市自治区,也不一定是男是女,但是一定会有那么一些类似的事件败露出来。湖北女举事件中惟一值得一提的要素是,根据判断,这一事件是由内部人士举报,才最终东窗事发的。兴奋剂与反兴奋剂的斗争发展到今天,总难摆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尴尬境地。总有人铤而走险,总有人利欲熏心,所以兴奋剂的研制速度总要领先于反兴奋剂检测的研制速度。在这种局面下,单纯依靠尿检和血检震慑兴奋剂使用者,并不完全保险…  相似文献   

9.
建立安徽省"反兴奋剂"监控体系,是促进安徽省竞技体育健康发展,实现体育强省的需要。分析了兴奋剂对体育的危害;从兴奋剂检查、相关信息申报、食品、营养品及药品安全;抓好运动员、教练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建立反兴奋剂组织制度和绩效考核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安徽省反兴奋剂的监控体系,以提高反兴奋剂工作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2005年2月18日在上海举行的室内田径锦标赛,是全运会年的第一场田径赛事。中国田径协会在此期间举行了反兴奋剂大会,可以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将对净化田径赛场,倡导科学训练和公平竞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兴奋剂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这一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下面就如何做好反兴奋剂工作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行的全运会竞赛体制继续存在的现实条件下,备战届运会都是各省市体育行政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如何科学地组织、领导、指挥备战工作也成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所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以江苏备战全运会的成功实践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组织备战届运会必须把握好的一些重大问题及诸多关键环节,并就如何加强备战第9届全运会的组织领导提出了许多指导意见,它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的竞技体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山东省武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全运会武术比赛为中心的武术产业推广的“水纹圈”模式,并从此模式的特点与系统效应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利用全运会期间的武术比赛能很好地推广武术产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江苏省的苏锡常地区第10届运动会承办地的体育场馆的布局和建设的“投入”以及管理使用的“产出”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苏锡常承办区的举办场馆与承办地区域性特征关系以及场馆建设资金投入的合理化,并对场馆的管理和使用提出合理化的对策:体育场馆成为苏锡常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助推器”,承办高水平的国内外赛事,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场所,部分场馆作为旅游项目向社会开放。  相似文献   

14.
全运会赛制的历史功绩和时代局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运会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对全运会要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全运会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一根调控杠杆,其作用不可低估,但进入新世纪的全运会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不适应时代需求的种种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全运会要与时俱进,彻底告别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全运会赛制,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型赛制.是全运会今后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的竞技体育,集中体现了人类"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推动了全球体育社会的发展,甚至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展现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力量。随着人们对"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引起了竞争的加剧、巨大利益的驱动、全球范围内多种文化的交融以及高科技的介入,竞技体育面临着毁灭性的危机。人们对奥林匹克格言的与奥林匹克的中心思想"人的和谐发展"相违背。研究现代奥运会的发展现状,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分析奥运理念与人文精神矛盾的存在,强调只有平衡和协调竞技体育中的各方面矛盾,才能使其更好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全运会对提高中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性出发,见证、回顾并分析了全运会历程和近三届全运会竞赛规程总则,认为中国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必须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全运会赛事,这不仅符合中国国情,并且能有效整合优化体育资源.最后,阐述了完善全运会赛事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11届全运会为导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教练员心理危机的概念、我国教练员心理危机的诱导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引发教练员赛场心理危机的三大因素,其中教练员情绪控制能力和成就动机是主导因素,女性教练员情绪控制能力普遍比男性低,是最容易出现赛场心理危机的群体。提出理性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是对教练员进行赛场心理危机干预的最有效方法,并认为教练员心理危机的干预研究将成为今后运动心理咨询研究的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整理、历史回溯和逻辑比较等研究方法,以深化改革为出发点,纵向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全运会改革措施进行系统梳理,横向归纳这些改革措施的经验特征,继而展望全运会未来的改革方向。研究发现,自全运会诞生以来,改革不曾间断,全运会改革表现出围绕竞技体育为中心、伴随利益博弈与平衡、从封闭向开放与包容转变、推动多元价值与功能凸显等4个方面阶段性特征。为了更好地实现全运会服务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提出未来的全运会改革需妥善处理全运与奥运之关系、积极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全运会的溢出效应、理性看待改革当中的负面问题、向常态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方法把我国运动员在多哈亚运会获得的田径14枚金牌的成绩与雅典奥运成绩以及我国第十届全运会成绩进行了多项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田径运动员多哈亚运成绩真正具备奥运竞争实力的项目非常少;运动员亚运会成绩普遍差于十运会成绩;多哈亚运会多项金牌得主成绩低于我国十运会成绩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长远考虑如何把全运会、亚运会以及奥运会紧密的衔接,让我们的运动员能在国际赛场上表现出最高的水平等建议,以期为我国田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