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外婆     
在重庆的童年岁月我完全生活在母系氏族里。爷爷奶奶在南京,爸爸在西安电视台工作,我和外公、外婆、妈妈一起生活。外公在一所离家很远的外国语学校工作,一周回家一次。外婆在重庆日报社上班。到我上小学的时候,妈妈从重庆人民广播电台调到西安电视台和爸爸团聚去了,我就被彻底丢给了外公外婆。  相似文献   

2.
外公家羊、狗、鸟、鱼等家畜住在一起,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正是这些动物,给外公带来了生活的乐趣。"小型动物园",哪里有啊?我的外公家不就是个典型的"小型动物园"吗!我的外公已经是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可是他仍精力旺盛,整个一老顽童!外公养了许  相似文献   

3.
张过 《中国德育》2013,(13):29-30
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人,不是父母,而是我的外公。外公是一个曾经在编后来又不在编的身份模糊的教师,但是他给予了我最传统的"蒙学"。自小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我,正是通过外公的言传身教,知道了什么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什么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外公给予了我"热血报国终身为业"的理想,告诉了我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追求。通过外公的教育,我也慢慢  相似文献   

4.
正我生活在一个温馨的五口之家。家里有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我。他们每天都辛苦地为我忙碌。外婆是我的"御用厨师"。每天清晨,外婆就早早起来为我做饭。当我还在睡梦中时,外婆早已做好了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这时,外婆会轻轻地推开我的屋门,叫我起床。外公是我的"苦力司机"。每天放学,外公会提前出现在学校门口,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不管是在烈日下还  相似文献   

5.
<正>我对"师范"的理解,源于创办乡校的外公,源于我求学路上遇到的所有老师,源于我在教学中的点点感悟……这些对"师范"的理解,让我能够坚定而幸福地行走在师范之路上。因为感动,所以选择幼时的我与外公外婆生活在温州市洞头县霓屿乡下社村三条垅。外公是下社村小学的校长,每天外公去上班,我就跟着去学校,开启我一天的阅读时光。  相似文献   

6.
回忆·淡写     
童年的我们总是那么天真无瑕,每天过着欢声笑语的生活,悠闲的似那湖中一圈一圈荡漾开来的涟漪,慢慢散去。那时候,我和妹妹常会闲着没事干。但凡做点什么,总会热闹非凡。曾经,我和妹妹看见外公在地里拔草,就跑到外公身旁说:"外公,外公,不如让我们来帮你拔吧,你去歇息吧。"外公看了看我们姐妹俩,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翘,然后嘴巴笑得合不拢了。我想:看着我们姐妹俩都懂事了,外公应该甜到  相似文献   

7.
外公的竹笛     
正创作动机:当知道要写家中的老物件时,我顿时想到了儿时外公和我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和他帮我做的竹笛。联系曹文轩的《我的儿子皮卡》,习作透露着浓浓的乡风。一天,我在家收拾房间,偶然发现一支被冷落在墙角的竹笛,上面已经被蒙上了一层灰。只见它原先青绿的皮早已泛黄,笛尾还系着一根有些褪色的红线。这勾起了我小时候与外公在乡下生活的一段回忆……小时候,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所以送我到乡下的外公家生活。在那里,我交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奇迹     
<正>马克思曾经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我外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十几年前,我的外公患上了鳞状细胞癌。当年,医生断定他最多还能活半年。顿时,妈妈、舅舅和外婆哭成一团,天要塌下来了!可是,外公非常乐观地劝慰她们:"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大多数的癌症病人都是被吓死的,你们不要哭,不要自己吓自己。"同时,再多、再苦、再难喝的药,外公都像我喝牛奶  相似文献   

9.
<正>同学们写人,一般会写熟悉的三种人:同学、亲人、老师。《我的"修辞"外公》抓住人物的语言特点,写出了一个"趣"字,读了令人难忘。我的外公虽然不是语文老师,也不是语言学家,但是他却十分善用各种"修辞"。我来列举几个事例,让大家瞧瞧我外公的"修辞"本领吧!"修辞"手法一——夸张我的外公最擅长这种"修辞"了!那些"夸张句"没有一句是不夸张的。比如说我吃饭,吃了15分钟,外公就  相似文献   

10.
【病文入院】我有一位好学的外公。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外公文化水平不高,最近,居然赶上时髦,学起了英语。有一次他来我家玩,还在我的房间里跟着点读机读英语呢!妈妈让我去叫外公吃饭,我走到他的身旁,他竟然没发现我。吃饭时,我好奇地问他:"外公,你为什么要学英语呢?又不准备出国。"外公笑嘻嘻地说:"活到老学到老嘛!"  相似文献   

11.
我与外婆     
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 ,从我懂事起 ,我就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 ,外公、外婆对我疼爱有加 ,我们祖孙快乐地生活着。也许是命运捉弄人 ,在我 6岁时 ,外公就离开了我们 ,沉睡在地底下永不起来了。从此 ,抚养我的重担 ,落到了外婆一个人身上。外婆对我更加关心了 ,晚上讲故事哄我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我认为成长有时只在一瞬间.去年大年三十发生的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去年大年三十,妈妈"生拉硬拽"地带上我回外公外婆家探亲.家在南安乡下的外公外婆,只会说一口带着浓重乡音的闽南话,而从小在泉州生活的我只会讲普通话,对闽南话一窍不通.当外公外婆用地道的闽...  相似文献   

13.
童年囧事     
童年的我们总是那么的天真无瑕. 小时候,我们就如同苏轼般,是个"闲人",每天过着欢声笑语的生活,悠闲得似那湖中一圈一圈荡漾开来的涟漪,慢慢散去. 那时候,我和妹妹常会闲着没事干.但凡干起来,那是一个囧啊.那次,我和妹妹看见外公在地里拔草,便对视了几秒就跑到外公身旁说:"外公,外公,不如让我们来帮你拔吧,你去歇息吧."外公看了看我们姐妹俩,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翘,然后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相似文献   

14.
《家教世界》2013,(3):6
这些日子以来凌一凡继续画着漫画,并把微博上人们带着外公肖像旅行的图片尽量存下来。她朴素的情感充溢着那幅素描画,画中86岁的外公凌瑞蓂在生命的最后两周游遍了全世界。"我从小不是那种很愿意表达感情的人。"凌一凡和外公与所有的祖孙一样,并没有长久共同生活的经历。"从来没有好好聊过天。也并不了解彼此"。凌一凡第一次有所触动,是两三年前接到外公的电话,"他说也没什么特别的  相似文献   

15.
“多练练,准能赢!”赢!”厅堂里传来儿子的哭声。我出来一看,是儿子和外公下围棋,刚点完子,输了,哭着呢。唉,这孩子,总是输不起,每次输了就哭。外公瞧着外孙哭得伤心,赶紧说:“哦,毛毛没输,是外公点错子了,不信,我再点过一遍。”“没错,就是我输了嘛。”说完又哭了起来。“那我们下让子棋,怎么样?”“不要,不要,我就要赢你。”儿子一边哭着,一边嚷。我一看,不能让孩子输不起,于是我也学着儿子“哭”了起来,“就是嘛,不要外公让,输了就输了嘛,毛毛刚开始学,当然会输。毛毛不要你让,毛毛要凭真本事赢外公。多练练,准能赢。”儿子一看,妈妈在学…  相似文献   

16.
"外公,你快一点儿啊!"扎着两个羊角辫,手里拿着棉花糖的我冲他喊着。"哎呦,外公老了,都追不上巧巧了。"他一手撑着腰,一手抚着胸膛气喘吁吁地应和着我。我跑到他身边,扶住他,咧开嘴冲他笑着说:"外公不老,外公一点也不老!"他宠溺地揉着我的头发,慈祥地笑着。蓝天,白云,老人,少女,这一幅画面定格在永恒中。  相似文献   

17.
喜欢写字,喜欢写文章,这与我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有关. 我是看着父母伏案工作长大的,周末的时间,我们家的风景是在一张大大的写字台边,爸爸妈妈和我各自看书写功课. 女儿出生后,我也一直很注重制造"书香"的家庭环境,在日本的家里除了简单的家具就是书,女儿从小就喜欢书,还不会认字就会在一堆书里乐此不彼地把书搬来搬去.四五岁时到北京外公的书房,居然可以和外公在书房里"看书、聊天"一上午,说是聊天,实际上女儿根本不会说中文,外公的书很重,她当然不认识,但是,外公一边写作,一边时不时地和她说话,她回答或者自言自语,并拿着厚厚的书一页一页地翻,一点也不烦.  相似文献   

18.
外公的爱     
我在外公的爱抚下生活了12个年头。两年前,外公因为得了不治之症,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我时时会记起外公对我的关爱。外公对子孙们都非常爱护,而对我更是好上加好。这可能是因为在外公的第三代孩子中间,我是惟一  相似文献   

19.
外公正传     
正我的外公个子高高的,胖胖的,风度翩翩,和蔼可亲。我从小就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那时,总是有很多人来家里看望外公。我很不解,外公是什么大人物?他不就是经常陪我玩、给我讲故事的"老小孩"吗?妈妈告诉我,这些人要么是外公的朋友,要么是外公的学生。外公年轻时是中学老师,又是校长,不但课上得好,还把学校治理得井井有条。哦,原来是学生们敬重外公,朋友们感谢外公啊!  相似文献   

20.
"现在社会发展得太快了,我们老年人都有点儿跟不上了。"自从外公跟我们搬到城里,最常说的就是这句话。一天,他又在自言自语,我忍不住插了一句:"外公,现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着呢,只是你还不习惯而已。不是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吗?你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