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片段一:师: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仔细听,边听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生读后交流。)  相似文献   

2.
33《大自然的语言》文科教学片断评析(33~35)片断实录师: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先请大家不看书,猜一猜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学生猜测后,教师让他们朗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师:这三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归纳。生:这三段文字写了什么叫物候和...  相似文献   

3.
王琴 《四川教育》2008,(2):95-95
【教例】《长城》教学片段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即“站在长城上作者的联想”一段)请同学们闭眼倾听,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詹天佑》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通过自读课文和查阅相关资料,你读懂了什么?有没有疑难?(学生纷纷举手,谈论自己自读的收获)生:我知道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生:这篇课文主要讲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生:课文具体讲述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包括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等三方面内容。师:知道得真多。那有没有疑难问题?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是多余的,应删去。因为这两段没有写詹天佑,就是没围绕主题写。师:请大家读一读、…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1 今天继续学习第四课———生齐读课题《丑小鸭》。2 “丑”是什么意思?(难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丑小鸭的?(师贴丑小鸭图 ,生述 ;师板书 :灰灰的、大大的、瘦瘦的)3 请同学看图复述丑小鸭模样。4 可怜的“丑小鸭” ,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日子过得怎样呢?请大家翻开书本第31页。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想一想这段讲了什么?投影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 ,除了鸭妈妈疼爱他 ,谁都欺负他。2 让我们一齐来读这一句。3 读了这一句你想到了什么?(丑小鸭没有朋友 ,丑小鸭真可怜 ,只有妈妈疼爱他 ,大家…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学习“文”是如何表现“图”的;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教学教程师:上节课老师指导大家预习了《马踏飞燕》这一课,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了不少问题,老师将它们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出示小黑板)问题一:马为什么会踏到飞燕上?问题二:马是什么样子?问题三:怎样使马保持平衡?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课文哪一段回答以上哪一个问题?生:第三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一个问题,第二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二个问题,第四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三个问题。师:对。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看图听…  相似文献   

7.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  相似文献   

8.
《赵州桥》(第六册)一文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桥面两侧石栏的栏板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教学时可围绕一个“美”字,落实一个“练”字,引导学生读懂自然段,理解内容,接受美的教育。 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秋游》第三自然段):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秋天的田野有些什么? 生1:秋天的田野里有稻子、棉花。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 学习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 ,明确重点师 :读完《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 ,想一想 ,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生 :课文先写杨梅树 ,再写杨梅果。师 :哪些自然段写杨梅树?哪些自然段写杨梅果?重点写什么?生 :第二自然段写杨梅树 ,第三至六自然段写杨梅果 ,重点是写杨梅果。二、渗透学法 ,突出重点1 教给学法师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杨梅果呢?(指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 ,放录像)生 :作者按顺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师 :能找出与这些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吗?生 :第…  相似文献   

11.
《日月潭》(第四册)第三自然段主要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清晨的秀丽风光,但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学生凭感觉不容易理解,教学这部分时,可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让学生在比较词、句的基础上,感受日月潭清晨景色之美,同时启发学生想象。 师:请小声地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主要描写了日月潭清晨的哪些景物?用笔划出来。 生:课文主要描写了日月潭清晨的太阳、雾、晨星、灯光。  相似文献   

12.
读想说议     
[教例]:小学语文第六册《荷花》二、三自然段。 (前面,初步学习了第一自然段,黑板上已板书“我去看”。) 一、读 师:请轻声读2、3自然段,用“__勾画写叶的句子,用“波浪线’沟画写花的句子。[板书:叶、花) 师:荷叶怎么样?你觉得荷叶美吗?从哪儿感受到美? (读小黑板上的句子:①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②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通过比较,你还感觉到荷叶什么?从哪儿感觉到“茂盛”?为什么能感觉到茂盛?(生议;板书:挨挨挤挤) 师:荷花又怎么样?你们觉得荷花的什么美?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的第一至三自然段,现在,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再次走进这个有趣的童话。   (教师放录音,边画简笔画边复述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内容 )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狐狸非常想吃乌鸦嘴里的肉,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通过学习第四至八自然段就会知道。   点评:在复习引入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自读自悟,质疑解难   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至八自然段,在读懂的地方打“√”,在不明白…  相似文献   

14.
张艳  赵克娇 《云南教育》2001,(22):41-42
犤《称象》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生动地讲述了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有趣故事,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遇事多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是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第四自然段具体介绍了曹冲称象的办法和步骤。张艳老师一开始就抓住该重点段进行教学。犦师:曹冲的办法到底是什么呢?默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段有几句话?哪几句讲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生:(默读后)这段共有五句话。第二、三、四句讲曹冲称象的办法。犤评析:根据课文内容和低年级学生年龄…  相似文献   

15.
“九义”教材第一册《小猫种鱼》是一篇童话 ,记述了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花生 ,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花生 ,十分羡慕 ,就把小鱼种到地里希望收到很多小鱼的故事。通过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 ,让学生懂得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 ,从而教育学生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 ,不能生搬硬套。现笔者设计了两个第三自然段的教学片段供参考。教法一师 :小猫看见了什么 ?生 :看见了农民种玉米、花生 ,收到很多玉米、花生。师 :小猫怎样做的 ?生 :像农民一样 ,把小鱼种在地里。师 :小猫怎样想的 ?生 :一定收到很多小鱼。师 :小猫会收到很多小鱼吗 ?为…  相似文献   

16.
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第五自然段,我先后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流程。 【设计一】1.师: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填写表格(谁乘小艇去干什么)。2.师: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有哪些人乘着小艇干什么去?  相似文献   

17.
课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九册《鲸》一文第五自然段的教学片断:学习鲸睡觉有什么特点。(一)师:鲸睡觉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找出第五自然段中表示鲸睡觉的动词,再用简洁的话说一说。生:(读书,画词,归纳)师:你们找出了哪些动词?生:我找到了“聚”...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模仿陈胜演讲,其中一个学生用原文演讲,另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话演讲,我和其他学生评议。正准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一个学生忽然举手,他说:“老师,从刚才两个同学的演讲中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名言是陈胜的原话吗?”  相似文献   

19.
两位教师教授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中国的气温》,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以自然景观的差异创设教学情境,然而两节课学生的反应却不同,原因何在?请看教学片段。教学片段一:师:谁能描述一下窗外的景观?生: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师:若是秋天,应该怎样描述呢?生:秋高气爽。师:东北地区冬季的景观又是怎样的?生:白雪皑皑。师: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观差异呢?生:由于气候的不同。师:组成气候的要素是什么?生:(在师的引导下)气温和降水。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中国的气候。教学片段二:师:放寒假了,  相似文献   

20.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写了沙滩上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把这些景物写具体的?(学生自学,分组讨论,画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这是给学生读中提问作示范。〕师:请同学们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谁来说?生:作者写了沙滩的贝壳和喧闹的沙滩这两处景物。生:我认为,贝壳写得非常具体。作者留心了海滩上的事物,用“各种颜色各种花纹”写了贝壳的种类多;“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具体地写出了贝壳的形态,没人理睬。生:我认为沙滩上喧闹的景象写得很具体。作者不仅写了“银光闪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