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赵锋 《班主任》2012,(4):8-10,3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戏水,捉鱼,摸虾,逮蚂蚱,弹玻璃球,掏鸟,戳蜂窝,打坷垃仗,那个自由自在的劲儿甭提多美了。偶尔,在村头场院,还能看到唱大鼓的、演戏的、说书的、耍猴的、吹糖人的、捏面人的各色人等,好不热闹。  相似文献   

2.
陈平原 《教书育人》2009,(10):79-79
据说,最近十年,中国学术大有长进。 标志之一,便是不再由某个领导说了算,谁都得过“评审”这一关。大到学校定位,小至个人荣誉,中间还有研究计划、学科排名等,都需要填表、送审、汇报、打分、评比、颁奖。如今的评审,可不是闹着玩的,牵涉到很多现实利益,课题经费少则五万十万,多则百万千万。而且,你还不能清高,说我不要。因为,社会上就认这个,学校办得好不好,学者成绩大不大,以课题编号或获奖证书为准。于是乎,不少教授,整日里忙得晕头转向,不是你评我,就是我评你。  相似文献   

3.
唐诗宋词是语言艺术,鉴赏应以品读为核心。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参读、诵读、美读、比读、议读、评读、研读,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根据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读法,力求每读一次,就有新的理解、新的收获,对作品的赏析“更上一层楼”。 参读,就是在课前预习阶段,指导学生查阅与诗歌有关的各种资料,为进一步鉴赏该诗歌作个参考,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们生活的世界,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社会。故历史教育,实即服务于我们生活与人生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与本刊编辑部合办的专栏“人教走廊”,亦即“借助历史进行人生教育的走廊”,旨在围绕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用全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鲜活的思想、有效的办法,来解析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教学、评估学习……“人教走廊”应是多姿多彩的,编、读、教、学诸方同仁,漫步其中,撰稿参与,阅读思考,交流协商,互动互助,广益教学,对理解历史、感悟人生、服务生活发生积极作用.乃专栏之最大愿望矣。  相似文献   

5.
沈金 《快乐阅读》2013,(12):44-44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然而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爱模仿等特点,他们记忆力好,形象思维能力强。但这一阶段的孩子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爱活动、坐不住、坐不久。针对小学生学习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内容主要通过视、听、说、玩、唱、画、游、读、写、译等饶有趣味的活动进行,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使学生逐步培养起初步的语感。总之,英语课堂活动较多,为了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良好的课堂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很多中学生不喜欢作文课,不愿意写作文,作文题目一到手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无话可写,以至写出的作文空洞、虚假、乏味,缺乏个性,没有真情实感,言之无物。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视而不见,不懂如何观察品味生活。对教师要求的走进生活,抒写自我更是感到茫然。我想从察象、品味、索理、造像四个层面,讲解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以生活丰厚博大的内涵充实作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自强、积极进取的现代意识和求实求新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8.
李强 《小学生》2011,(3):39-40
实践证明,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写起,是激发习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1写身边人——“人尽其才” 小学生经常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与家长、同学、老师更是朝夕相处、形影相随。这些人的外貌、性格、爱好、特长、品质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认真观察他们,使之成为自己笔下刻画和褒贬的对象,以达到自我观照,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修颉  王中华 《辅导员》2014,(11):63-63
清晨,小白兔还在呼呼大睡。兔妈妈就喊道:“小兔,小兔,快点起床,今天妈妈带你去采蘑菇。”小兔听见了,立刻睡意全无,快速穿好衣服,拿着篮子跟着妈妈向森林深处走去。森林里的树高大无比,枝叶繁茂,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蓝的、黄的、粉的、紫的、白的……引来了一些蜜蜂蝴蝶,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贫困户的生活,每到岁末年初,给贫困户送钱送物,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此举深受百姓赞誉。然而,一些单位、部门送温暖的模式似乎一成不变,不是送点钱,就是送棉被、衣物。送钱还好办,如果年年送棉被、衣物,不但没有给贫困户真正送去温暖,成堆的棉被、衣物反而成了贫困户家中的累赘。  相似文献   

11.
路遥小说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这与他的自卑情结和超越自卑所体验到的崇高美具有密切关系。路遥及其作品中的主人公在不屈服于命运、超越自卑追求卓越的求索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浓郁的悲剧意蕴中折射出无限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2.
《追风筝的人》中的哈桑善良、忠诚,但他的命运却以悲剧收场。导致其悲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种族歧视和身份低贱让哈桑深感自卑,从而看轻自己的生命;阿米尔父亲的人格面具使他与哈桑不敢相认;阿米尔的人格面具欺骗了哈桑,使他甘愿牺牲。  相似文献   

13.
奥瑟罗中了伊阿古的圈套,疑心妻子不贞,并在猜忌中性情大变,和以前判若两人。导致奥瑟罗轻信的主要原因是欠缺分辨力,民族自卑心理,落后的夫权意识与非爱即憎的极端性格等,这使其最终成为种族歧视社会牺牲品。  相似文献   

14.
夏洛克、奥瑟罗和泰特斯的悲剧均源自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歧视,他们的悲剧实质上是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的悲剧。夏洛克坚守其文化传统,他的文化认同以彻底失败而告终;摩尔人奥瑟罗在寻求威尼斯白人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带有明显的种族自卑感,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爱情上,其轻信的悲剧有着内在的必然;大罗马主义者泰特斯对弱势的哥特文化由鄙视到接纳之态度的转变,实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的文化认同之路充满了血腥味。  相似文献   

15.
刘第红的长篇小说《漂泊》塑造了一群少年打工者的形象。作家怀着同情之心,描写了他们"卑微"的身份以及由此而遭受的种种困苦,同时,又怀着赞赏之心,描写了他们"卑微"的表层下所蕴藏着的人性的"高贵"。作家的底层意识和批判精神也借此获得充分的展示。  相似文献   

16.
毁于封建迷信的初恋给鲁迅以沉重的精神打击;严重的自卑心阻碍着鲁迅对受情的大胆追求;坚毅勇敢的许广早帮助鲁迅战胜自卑 ,而使鲁迅获得爱精。  相似文献   

17.
在贾平凹的人格背景中,导致他自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其早年的心理创伤和孱弱的身体所带来的属于他个人的自卑,以及其“乡村情结”浸润中的对城市的自卑。贾平凹的创作活动是典型的超越自卑的补偿性活动。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心理学家阿德勒对自卑感提出了自己创造性的解释。文章依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对自卑感的由来、自卑感的作用及生活风格与自卑情结的关系等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汤英 《怀化师专学报》2013,(12):108-109
在《人性的污秽》中罗斯一改往日对犹太美国人的情有独钟,描述了一个受自卑情结困扰的美国黑人悲哀的一生本文根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以及法农的后殖民理论来分析《人性的污秽》中的主人公科尔曼自卑情结的起源、补偿以及最后陷入身份认同危机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更好地揭示美国社会的污点——种族歧视对有色人种产生的心理折磨,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学生自卑心理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自卑心理是高职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他们通常表现为自我态度消极、情绪状态不佳、行为方式异常等。自卑心理容易导致学生不思进取、自甘堕落,甚至自毁前程。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结合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探讨了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提出了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