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和文化思想的重要传播和交流平台,在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并推进我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存在的问题,从树立国际办刊理念,挖掘中国特色议题;提高英语翻译精确度,打造高端翻译人才队伍;突破期刊管理经营模式,实施快速出版发行战略;搭建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开拓中国数字期刊市场四个方面阐述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实践路径,以期全面实施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战略,进而全方位提升我国学术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政策环境、技术挑战、行业要求和时代机遇,其间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李国新认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是指导“十三五”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三五”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是: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社会化发展;深化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加大公共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完善公共图书馆发展保障措施。刘炜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过渡、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必须能够全面应对从资源到空间、从业务到服务的各种挑战,支持阅读服务、空间服务、知识服务等特色化服务。关于“十三五”时期我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王世伟从国内外发展环境、图书馆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我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三个着力点,即“全面小康”目标、“顶天立地”和“面向国际”。针对我国图书馆界“十三五”时期的变革与转型,朱强基于数字时代的大环境,借鉴国外图书馆关于发展趋势和面临挑战的讨论,得出了八点启示:增强互联网思维,深化合作;强调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不断创新服务的形式,拓展服务的内容;支持开放获取、开放出版、开放教育、开放研究;发展特色资源、特色服务;在资源建设与服务上坚持数字优先;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开展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3.
聂弯  陶云云 《新闻传播》2023,(23):15-17
DOI作为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对提升我国学术期刊传播效能具有重要作用。从保护学术期刊版权、有助于出版时效性、提供多渠道访问入口、有助于学术资源集成共享、提升学术期刊显示度、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和促进学术期刊国际传播七个方面厘清DOI提升学术期刊传播效能的内在机理,提出政府、数据库运营商、出版机构推动DOI在我国学术期刊应用的策略,实现借助DOI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4.
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是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工程,也是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期间在数字出版方面的第一号工程。该工程将形成数字出版所需的重要技术装备,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必将促进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壮大,进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进步与变革。为此,本刊记者就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的背景、主要工作内容及其未来影响等问题专门采访了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司负责人、“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立项工作组组长谢俊旗,以下是采访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研究国际上几个代表性OA出版平台如DOAJ、BMC、PLoS的运营模式,分析国内外政府机构对OA出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提出一套系统性的改革方案.认为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出版模式渐成趋势,我国学术期刊应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革办刊模式,开发自主云出版平台,创办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高质量OA英文期刊,在推动国内现有英文期刊精品化、国际化的同时,促进中文期刊可持续发展,从而整体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综合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当下的中国出版业正在呈现出多方面的新常态,本文以我国出版业重镇江苏的数字出版产业实践为例,以点窥面,梳理我国自“十二五”以来数字出版产业呈现出的新特征,对“十三五”期间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展望,这既是我国出版业在转型发展期的内生需求,也是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进行宏观把握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7.
罗银生 《出版广角》2017,(20):53-55
文章以2014年第七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入选的27种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期刊“两微一网”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情况.数据表明,大多数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己开通了一个或者多个数字出版平台,但在平台建设及内容生产和运营上还有待加强.文章认为,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数字出版采编队伍建设、平台融合和平台品牌化运营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郑雪洁 《今传媒》2016,(11):59-61
学术性期刊作为众多期刊类型中的一种,其编辑出版工作的先进与否,对于反映当前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以及开展学术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出版时滞是长期以来影响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主要障碍.有效解决学术期刊出版时滞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当前国内外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现状,指出我国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存在落实困难、认可度低、竞争力弱、引用混乱、系统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着力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化改革以推进优先数字出版进程,加强行业规范以构建公平公正的学术质量评估体系,完善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系统,以构建优先数字出版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措施,以期推动和促进我国学术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9.
学术期刊的治理涉及学术研究、教学科研等诸多领域,“破五唯”的基础就是规范学术期刊的出版。本文从社会责任的视角探讨学术期刊的治理问题,论述了学术期刊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分析了学术期刊在学术交流环境建构、自主思想环境孕育、媒介技术环境创新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内容增强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朱琳峰  李楠 《编辑学报》2019,31(4):421-423, 427
作为科技知识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的出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语义出版的出现对科学交流系统的发展具有颠覆性的意义。我国目前还处于语义出版的探索阶段,基于此提出数字出版增强模式的定义。分析了数字出版增强模式的优势、国内外相关实践、我国数字出版内容增强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未来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内容增强发展策略,以期全面促进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的转型升级及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滨 《编辑之友》2016,(11):36-41
信息技术发展对学术传播带来巨大影响,内容获取与有效传播成为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国内外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数字期刊将成为学术期刊主要出版形态;多种出版模式共同服务于学术交流和传播;多指标和多维度评价构成新的期刊和论文评价机制;移动数字出版将促进传播内容与渠道深度融合;单介质线性出版流程将向跨媒体融合“云出版”转变.文章提出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因应策略:优化传播内容,提高传播质量,增强传播效果,制订整体规划,加强版权保护,构建学术期刊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保障体系,探索合作共赢的数字化发展路径,促进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球数字出版风起云涌,但在学术期刊出版领域,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出版大社就已开始了数字出版尝试。随着在线阅读已日趋成为科研工作者和学生的主流阅读方式,尤其在欧美等国家,订阅纸质学术期刊的用户逐步萎缩,这种趋势近几年在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市场也已显现,以上事实使数字学术期刊将成为今后学术期刊出版发展的主流这一趋势更加显现。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数字出版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其中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为代表引领数字出版方向.江苏睿泰数字产业园作为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唯一的民营园区,其产业模式与发展成效越发受到众人的期待. 一、政策全面牵引顺应行业发展 1.政府政策助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风生水起,彰显出强大的政策推力与引力.“十三五”时期是实现我国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的重要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与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以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传播渠道网络化为主要特征。它是我国新闻出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均有具体部署,并于改革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然成为新闻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1-2。然而,据《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网媒期刊收入仅占数字出版全年收入的0.678%,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收益所占比例更低3。但是,据JP摩根欧洲证券研究部分析,2002年全球学术出版市场总价值为60亿美元,其中1/3来自医学信息4。可见,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潜力很大,而医学学术期刊作为医学信息传播、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所能够创造的价值更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5.
刘海阳 《出版广角》2016,(20):35-37
目前,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正在构建数字内容传播的新格局,而出版集团在转型初期面临数字出版产业商业模式不清晰、数字出版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不强、数字出版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定位模糊等众多困境.如何围绕多元化经营进行数字出版转型、如何实现数字出版市场的突围等诸多问题,成为当下许多出版集团发展转型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使用一系列理论分析工具,对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进行SWOT分析以及战略群模型理论分析,并提出"十三五"时期数字出版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化视域下的学术期刊转型升级新趋势进行了探讨。我国学术期刊经历五个发展时期,实现了与国内数据库的合作,形成了日趋成熟的发展个体。另外,我国学术期刊的在线采编系统逐步完善,且开放存取功能不断增强,期刊内容服务具有即时性和多样性,优先数字出版模式在出版产业得以广泛应用,移动终端出版方式迎合了阅读新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学术期刊众筹出版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观点,从“互联网+资金”“互联网+发行”“互联网+内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将众筹应用于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帮助学术期刊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发行量,实现按需出版,促进学术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论述意识形态阵地、数字出版话语权、学科体系优化供给、培养复合型人才四个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数字出版学科建设在主体、定位、创新性三个方面的瓶颈,提出了学科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论述了中国特色数字出版学科体系建设的“一个中心,一个对象,三个性质,五个分支”的基本要素和具体构成.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期刊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会对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产生重大影响,也会促动整个学术交流体系的变革.笔者从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内生条件和内在要求两个方面探讨这种出版模式的内在逻辑,试图回答这种出版制度的形成原因和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对“十二五”时期我国数字印刷企业数量、产值、装机数量及产品结构等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我国数字印刷发展特点,对指导行业制定“十三五”规划和企业经营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