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陈宝旺 《考试周刊》2014,(4):137-137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构筑和支撑,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活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将会发生哪些转变,新课程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什么呢?本文就此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也在发生根本的转变。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活力。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构建。  相似文献   

3.
汪勤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4):138-139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教学中,老师要在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努力实现新的转变。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气活力;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造表演的大舞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诚  单信 《小学生》2013,(9):107-107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叶澜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叶澜教授提倡的新基础四大理念中的核心和精华,更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方向和趋势。想要做到这点,我们可以从教学  相似文献   

5.
我校2004年秋季开始新课程教学改革,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探讨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理念来展开教育教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认为新课程改革除了在理念上、思想上要有全新的认识外,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转变角色,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多情境、多角色、多内容、多形式、多维度的多元互动运行状态中,  相似文献   

7.
现代新基础教育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要适应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需求,课堂教学模式应当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活动必须把教师单向灌输知识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的、开放的、主体的教学形式。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实现从教师讲堂到学生学堂的转变,从僵化程式到灵活点拨的转变,从只注重学会到注重会学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收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效。  相似文献   

8.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需要教师能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和点化,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和催发者,从而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需要教师能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和点化,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和催发者;从而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需要教师能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和点化,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和催发者;从而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需要教师能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和点化,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和催发者,从而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桌桌琳琅满目的筵席,是一道道色香俱全的大餐.语文课堂教学本该充满生机,充满情趣;但是因为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课堂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有位教育专家说过:"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创造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在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着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让师生在互动中教学相长,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使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呢?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生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又是感染和熏陶学生内心世界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以人为本,从实践人手,落实课程标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生活充满成长气息。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政治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广大教师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尝试.但是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的理念,创造和谐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教师要如何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呢?  相似文献   

15.
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教育是一种升华人格,提高生命质量的活动。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如何实现新课程生命发展的境界,让数学课堂教学返朴归真?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在创设课堂情景求真、激发思维发展求实、促进资源生成求活等三方面下功夫.才能归依课堂教学的生命本性.显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要求把教学看作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探究性的活动;把教学看作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把教学看作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  相似文献   

17.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先进的教育理念之一。我们要努力构建具有活力的信息技术课堂,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入手,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是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如何使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让音乐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张美 《考试周刊》2014,(77):40-40
<正>从2005年初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展示自己,让反馈证实自己"的精神指导下,我校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形式多样,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并开始敢于表现,敢于质疑,也敢于向老师挑战,课堂开始朝着"迸发出生命活力"的新局面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育教学前线的一员,我积极投身于这场教育大变革之中,尝试把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  相似文献   

20.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新基础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想方设法让整个课堂教学动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