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2010年微博在中国井喷式发展,与此同时SNS社交网站受到极大冲击。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研究框架,结合微博和SNS社交网站的特点,探讨二者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的差异。研究证明,微博可以满足人们与名人近距离接触、以碎片化的形式实现即时信息交流、拓宽弱关系带来更丰富的社会资本等需求,而这些需求是传统SNS网站无法满足但受众迫切需要的。  相似文献   

2.
微博仅用数年时间就实现了传统媒体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用户积累.微博兼具媒体与社交功能,集合了手机短信、社交网站、博客和即时通信工具等四大产品的优点.它将播客、博客、社交网站整合为一体,并能够与手机终端以及诸多即时通信工具无障碍对接.  相似文献   

3.
林玲 《新闻通讯》2014,(5):32-33
作为如今国内最流行的两大社交应用,微博和微信之间的“斗争”似乎从微信崛起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微博将被微信取代”一度成为业界、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马航事件为例,从属性定位、传播模式、受众需求等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差异,认为二者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交平台,微信的社交功能、情感交流功能强于微博,但在信息获取和观点表达方面,微博具有微信无法比拟的优势。微博不会被微信取代,二者将在互补中共存。  相似文献   

4.
社交网络的兴起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用户信息行为和信息环境,以图书馆建筑和图书馆网站为阵地的被动式服务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微博营销开始崭露头角,本文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微博为例,试讨论微博等社交网站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在不断进步,网络也在飞速发展,社交网络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人人、微博、微信、推特等都成为当代人相互联系的重要工具,这些社交网站将人们紧紧包围,同时也在便捷着我们的生活。然而媒体记者在社交网络中也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当传统的媒体中介与新兴的社交网络平台相互冲击时,媒体记者就成为了二者间调和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6.
夏婷婷  王红梅 《档案》2014,(12):57-59
社交媒体,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社交媒体的出现扩大了档案的活动领域,扩展了人们接触档案的途径,推动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本文主要以微博档案为例来沦述社交媒体影响下的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持续创新发展,以微博、博客、社交类网站等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非常迅猛,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和媒体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媒体应该如何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类似像新浪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站已经成为许多国内外旅游机构的营销工具,为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变革和发展契机。日本国家旅游局是较早在新浪微博注册并积极开展传播活动的国外官方旅游机构。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国家旅游局新浪微博的使用情况,探析其在内容安排、形式策划等方面的运营思路,探讨跨文化语境下社交网站在旅游信息服务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微博的发展与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受到传播学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新浪"媒体及政务机构"微博发展的特点可看出,中国法人微博未来发展增速将持续放缓,并将进一步走向专业化、个性化和集群化。  相似文献   

10.
聂静 《编辑之友》2011,(8):79-81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是继视频网站、社交网站之后新兴的、开放的互联网社交服务平台,于2009年8月推出的新浪微博服务,目前已经得  相似文献   

11.
步入"社交媒体时代",国内出现很多针对专业医务人员的网站、微博和论坛,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医生中迅速普及。本文试从传统的医学伦理出发,通过分析当前医生群体使用社交媒体的现状,提出医生使用社交媒体应秉持的伦理道德原则,并为医生群体合理使用社交媒体提出具体的规范路径,以期在社交媒体时代为医学伦理的绵延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2.
微博作为继博客、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网络媒介之后的又一新媒体,它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今年3月新浪微博用户已突破一亿,从庞大的新浪用户群可以看出,微博用户包括明星、名人、各类媒体及媒体人、企业家、IT精英、学生,各种职业的上班族等,可以说微博用户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许多企业也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众多企业纷纷将微博作为自己的营销新阵地.  相似文献   

13.
叶俊 《传媒》2016,(6):89-91
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时效性、互动性的优势已逝。社交媒体的用户不断发布各种信息,那么,经由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是否属于新闻?谁拥有报道新闻的权利?社交媒体究竟是作为媒体的工具存在,还是作为媒体的竞争对手存在?在热议“自媒体”“全民皆记者”时,首先应该对这些前提加以分析。本文以《美国新闻评论》的几篇学术争议文章加以剖析,并指出,以Twitter和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属于媒体范畴,具备生产新闻的资质。同时也提出,微博等社交媒体要想真正扮演好媒体角色,必须加强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在大数据推动的商业革命暗涌中,要么学会使用大数据的杠杆创造商业价值,要么被大数据驱动的新生代商业格局淘汰. 4月29日晚,新浪宣布,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发行的优先股,占微博总股份的约18%.未来,阿里有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30%. 一个是颇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另一个是影响力巨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二者合作的交集在哪里?二者合作的目的何在? 新浪是微博的创立者,拥有巨大的用户群.然而,新浪微博最大的困扰是没有找到成功的商业模式.与阿里巴巴合作,预计在未来三年内给新浪微博带来大约3.8亿美元的营销和社会化电子商务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史公军 《青年记者》2014,(2):106-107
微博,是用户通过客户端进行信息发布、评论和关注等的一种网络社交平台,且每次发布信息的字数在140字以内,它始自于埃文·威廉姆斯2006年在美国推出的Twitter。中国大陆最早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是饭否网,真正使微博进入大众视野的是网易、新浪和腾讯三大网站的微博服务,其中以新浪微博为代表,它于2009年10月正  相似文献   

16.
人人网(原校内网)作为中国传统SNS社交网站的代表,是在校大学生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网络平台。但随着微博的出现,给人人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将探讨在微博盛行的背景之下,人人网所处的不利地位及其应变之道。  相似文献   

17.
郑杨  谭玲 《今传媒》2014,(6):117-119
互联网用户可以在计算机前轻轻点击鼠标来完成相对于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互动交友活动,个性化好友推荐系统通过基于内容推荐、协同过滤推荐、聚类推荐三种策略来帮助用户建立网状复杂的人际关系,最终提高用户对于本类社交网站的忠诚度。本文将通过详细分析新浪微博、腾讯QQ和人人网三大社交网站来具体分析个性化好友推荐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朱琛 《今传媒》2013,(11):112-114
当前视频网站内容同质化严重,各网站纷纷聚焦差异化定位,但事实上内容仍重叠较多,内容差异化并不明显。在这种背景下,视频网站与社交化媒体合作或视频网站自身进行社交化建设是否是一条突围之路?笔者通过分析国内视频网站,将当前视频网站社交化根据进程不同大致分为三种形态,与社交化媒体合作形态、自身半社交化建设形态和完全社交化形态。社交化程度层层递进。本文以当前市场环境和若干机构的研究结论为切入点,着重墨阐述三种视频网站社交化形态,并且分析每种形态下的典型案例。最终归纳出社交化后的视频网站所具有的六大竞争优势,并且指出未来视频网站在追求“内容为王”进行差异化努力的同时,在渠道上需要同时跟进。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化媒体的重要类型,微博综合了短信、博客、社交网站、即时通讯等特点,已成为继新闻网站、论坛、博客之后,网络舆论生成的主要载体。本文从话语权的角度切入,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微博平台不同人群话语影响力的差异,思考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沛儒 《今传媒》2013,(5):19-20
网络媒介正在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截至2011年1月,中国拥有和使用社交网络的网民数达到2.35亿,约六成用户每天都要访问社交网站,属于粘度较高的用户,其中38.2%每天访问多次,20.3%每天至少访问一次.微博作为新兴网络交流平台,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值得去深入研究.本文从微博特点入手,分析微博社会传播效果,为进一步使用微博平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