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超  杨科  李娜 《新闻实践》2014,(3):48-50
核心阅读:微博与微信,是时下国内最流行的两大社交平台,二者的特性对比及发展趋势预测,一直是业界及学界热议话题,近来唱衰微博论调更盛.作为多年微博的从业者,笔者认为二者特性不一,各有侧重与优劣,也不会取代与被取代,形象喻之,可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微博如火焰,外放,聚集、热烈;微信似海水,内生,静谧、深远.  相似文献   

2.
微博与微信二者都属社会化媒体,鉴于微信相比于微博更新、更接近于普通用户生活,一部分人持有微信有取代微博之势的观点.然而,通过分析微博与微信在传播、社交、沟通3方面的区别与联系,论证了微博与微信是相辅相成、相互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马庆贺 《新闻世界》2014,(10):140-141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个崭新的传播时代来临。微博与微信是在新技术的发展下应运而生的社交媒体,是新兴的信息发布与传播、分享与获取的平台。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2011年,微信后来居上,作为后起之秀的微信正在全力赶超曾经异军突起的新浪微博。本文主要通过新浪微博与微信的SWOT对比分析,来研究二者经营模式的不同,探讨微信是否能在将来激烈的互联网产品竞争中取代新浪微博。  相似文献   

4.
戴骋 《东南传播》2014,(10):57-59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引起了大众传播媒介产品的变革。在互联网的传播环境中,微博与微信理所当然地登上了传播媒介的"舞台",近一年以来,随着微信的出现,很多人以为微信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微博,很多人认为微信传播的私密性更适合中国人的传播心理,但是通过对二者的传播方式、受众影响、社交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5.
得益于科技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也不断涌现,我们由互联网时代走向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每天的人际交往渐渐依赖于社交媒体。这其中,以微信与微博最为代表,但在二者的使用中出现了"微信上装稳重,却在微博上撒欢"现象,基于这种差异化使用,本文力图分析两种不同社交媒体的使用差异化现象以及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尹倩 《新闻世界》2012,(4):118-120
2011年微博抢占了社交网站的风头,社交网站式弱的言论激起千层浪,微博和社交网站究竟各有什么特点?社交网站是否真的就将一蹶不振?本文将从二者的影响和功能上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发展方向,以期更深入地了解二者关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微博、微信的发展,使得二者同属的社交媒体在社会热点事件特别是娱乐性事件中能够快速形成舆论场,抢占网络舆论平台甚至掀起全民狂欢局面。通过分析微博和微信传播特性,找出二者的舆论生成模式的差别和联系,对微博、微信在娱乐性事件中生成舆论过程中的特点及规律进行比较,掌握其特点,根据各自特征进行有效舆论引导和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8.
折江虹 《新闻世界》2014,(7):193-194
微博、微信作为微媒体的代表,推出短短几年各自就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作为新兴媒体,二者有共同之处。但是,微博、微信在许多方面也存在差异,从对二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社交微媒体走向的一些端倪。  相似文献   

9.
张屹 《青年记者》2016,(2):92-93
“Social Media”,在国内有“社交媒体”“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等不同的翻译方法.“微信”“微博”“陌陌”“易信”,这些媒体的演变历程和特征,的确是具备中文语义中“社交”和“媒体”两方面基因的.将这类媒体翻译为“社交媒体”,虽概括得有点宽泛,但是贴合中文语义,符合其本质属性.①因此,本文采用社交媒体这一说法,重在分析情绪在社交媒体营销中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社交媒体的特点和社交媒体下阅读特点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基于微博和微信这两种主流社交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的现状,并针对微博阅读推广、微信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迭代”是一种不断用变量的旧值递推新值的过程。随着网络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原有的一次成型、权威证实的新闻报道,被多次递推、旧貌新颜的“迭代式新闻”取代。报道者几乎不做任何核实,就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核实先报道一个“似是而非的存在”,再“边施工边设计”完成一个“不完美的成果物”。  相似文献   

12.
李晓芳  封采 《新闻世界》2014,(7):233-234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作为我国社交媒体的两个代表存在着许多差异。自媒体是依托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的,自媒体在利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与微信两种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微博、微信等新生事物的崛起带来社交软件的更新换代,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型社交软件以摧枯拉朽之势在当今社会形成一场科技与伦理的对峙,人们一边谴责高科技的渗透侵犯个人隐私,一边对不断新生的社交软件趋之若鹜。本文将着眼于当今社会的舆论焦点,从微信、微博入手探究新型社交软件的特点、影响,以及社交软件的未来发展方向,对预测社交软件未来发展趋势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自媒体人,他们依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吸引粉丝和流量,实现变现.然而,在如今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时代,仅仅以文字等内容实现变现的微信公众平台早晚会被消耗殆尽.专业的运营团队、多元的盈利模式、打造品牌化传播策略才可能在自媒体时代占领新的制高点.本文将基于微信公众号"胡辛束"这一个案,探析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转型,看胡辛束是如何实现以品牌化取代个人化的.  相似文献   

15.
陈颖 《新闻界》2015,(3):54-57
认同是社会交往主体对交往对象的一种肯定,交往主体的"复数"性决定了其认同需求的多维多向性。在此视角下,微博是以认同为基点的认同,微信则是以关系为基点的认同。进而言之,微博首先是媒体,微信则首先是社交工具;微博的媒体属性使其成为使用者的信息源,主体间的交往纽带是内容;微信的社交属性使其成为使用者维续社会关系的工具,二者在差异中按不同的机理传播着信息也互补着认同。  相似文献   

16.
汪芳  胡清华 《出版参考》2015,(11):41-42
近年来,以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风靡全球.在经历了2009-2012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微博的用户活跃度有所下降,而点对点的、闭环交流的、私密性更强的微信则异军突起,大有独领风骚之势,故不少人认为,现如今已进入“后微博时代”.但微博的传播广度和信息接受效度相较于微信公众平台等其他媒体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17.
刘洋 《中国广播》2014,(7):96-96
最近,一款匿名社交应用“秘密”受到人们欢迎,据了解,“秘密”提供的是一个完全匿名的私密倾诉社交App,你不能和家人朋友说的秘密,不能在微信、微博上说的秘密,都可以在这里倾诉。  相似文献   

18.
葛明  邵旭根 《传媒观察》2013,(11):56-58
微博时代、微信时代,很多事件中的旁观者、当事人都成为记录者,各种视角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传播出来。媒体人使用微博、微信,建立广泛的职业社交网络、更为快捷有效的信息源,得以有效拓展报道自由度。双“微”时代,正在改变纸质媒体的新闻流程,甚至其操作理念也在酝酿着革命性的变革。本文试图从新闻实践层面,探寻“微”生态下纸媒突围的一条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9.
谭吕婧 《新闻世界》2014,(12):108-109
今年七夕前夕,乐百氏公司为其维生素饮料脉动推出了一款微信小游戏“撑回复状态,收获唇爱≠”,这款游戏形成了由微博话题引流至微信客户端再回到微博分享的传播链环,平衡了游戏的传播性和品牌的植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从该个案着手,试分析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如何互动传播以实现优势互补机制,并为其它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的相关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新媒体蓬勃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因其草根化、社交化的特点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青睐。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体育新闻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在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的体育新闻改变了传统体育新闻传播模式,拓宽了公众的体育新闻获取渠道。基于此,本文探讨体育新闻传播中微博、微信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