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卢文兴 《军事记者》2010,(12):39-40
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对台军事广播,如今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和平时期军事热点减少,人们对军事关注度下降;二是新传播时代广播受到强势媒体和新媒体的冲击,受众流失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2.
邹志伟 《东南传播》2014,(12):32-34
对台军事报道目前面临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媒介融合两种新形势。增强对台军事报道的有效性,应紧贴形势任务和使命要求,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对台军事报道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全媒体传播路径。注重从台湾受众的视角出发,从传播理念、渠道建设、内容创新、叙事模式等方面,探索军事报道有效传播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对台宣传直接"入岛落地"受到种种限制的情况下,利用台湾媒体进行"二次传播"日益成为加强对台宣传效果的重要方式。分析近年来海峡之声稿件被岛内媒体转引情况可以发现,重大活动、敏感话题以及军事安全等方面内容被"二次传播"的比例较高。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紧紧抓住台湾媒体的关注点,将之作为打开对台传播有效性的金钥匙,努力通过"二次传播"的方式更好地实现报道内容在岛内直接落地,有效增强对台宣传实效。  相似文献   

4.
微博是目前受众普遍欢迎的新媒体。本文通过对中关军队使用微博传播军事新闻的部分案例进行研究,试分析微博在军事新闻领域的传播特点和所能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创办15年来,《海峡军事漫谈》始终把握舆论导向,讲究宣传策略,同时遵循传播规律,贴近岛内现实,紧紧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局,采用"三维立体"式多视角评论,多次开展重大对台宣传活动,取得突破性成果,产生较大影响。新形势下《海峡军事漫谈》继续发挥广播入岛落地直接、便捷、稳定的传播优势,结合台网融合的新途径,围绕对台大政方针政策,循循善诱,攻心说理,争取台湾民众对一个中国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新常态下对台广播正蕴育着新的变革,与之相伴而生的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也将成了重新审视的热点,本文以对台传播实践为例,对对台广播传播目标、重点和传播渠道进行重新梳理,进一步探讨因应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变化,如何进一步做好对台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7.
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结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勾勒出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功能结构,是我军事新闻对外传播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首次从受众信息消费视角阐释了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所包涵的信息生产力、信息传输力、信息营销力、信息调控力和人力资源5个要素及相互关系,突出了受众的主体位置,对传播系统要素的传统秩序进行再调整,构建能应对现状、烙有中国印记的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理论新模式。同时,着眼解决现实问题,探索提出了跨文化背景下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积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信息集萃     
国内传媒动态第五届军事新闻论坛举行9月20日,第五届军事新闻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全军各军兵种、武警部队媒体、军事新闻院校等20余名代表与会,共同探讨新传播环境下的军事新闻传播以及新形势下我国媒体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郭慧 《军事记者》2007,(1):45-46
军事传播古已有之,“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最好注解。在受到新军事变革浪潮冲击的今天,军事传播更成为一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深入挖掘开拓的重要研究学科。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十五”规划军事学项目的《军事传播学导论》,正是这样一本可以填充我国军事传播  相似文献   

10.
林骥 《军事记者》2008,(1):33-34
军事科技报道,主要指对军事科技领域内的新发明、新发现、新创造、新理论所进行的报道。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军事科技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至关重要,军事科技报道在军事报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但由于军事科技报道涉及军事科技活动的各个研究领域,高深理论、专业术语、专业名词很多,加之一些军事科技报道写得枯燥乏味,跳不出技术圈子,用术语诠释术语,使局外人和普通受众如涉云雾、不知所云,从而影响了军事科技报道的传播价值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钟志刚 《军事记者》2013,(11):22-23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习主席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强军目标为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新形势下开展对台军事宣传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创新宣传理念.运用全媒体手段.开辟入岛落地新渠道,切实提升对台军事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新军事变革引发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的创新发展,对军事学术期刊编辑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事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的保密意识、充实的业务能力和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等基本素养,进而为传播和推广军事科研成果服务。  相似文献   

13.
陈真 《东南传播》2021,(12):53-55
随着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传统媒体必须转变传播理念和传播形式,以应对新形势、新要求,对台媒体也不例外.为了满足台湾受众的新需求,不断扩大受众份额、提升竞争力.东南广播公司等传统对台媒体全力推动新媒体改革走向深水区,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全面创新传播理念和方式,精准服务受众,不断开拓传播渠道,实现了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时代社会的深刻变化使得军事新闻工作面临难得的机遇和复杂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强化和提高军事记者的能力素质,使之适应新传播环境下的军事新闻宣传工作要求,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解放军报社原社长孙晓青看来,军事记者在采写军事新闻时要求新求变、用心用情,才能写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院校教学改革,是军事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创新院校新闻报道,就是要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军事人才培养的新特点,从加大策划力度、贴近学员生活、挖掘独特视角、创新报道形式等方面加以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16.
如今,台湾问题成为世界上最受瞩目的三大热点之一。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作为对台宣传的媒体,该如何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舆论先锋的作用?我们又该如何借助现有平台进一步扩大媒体的影响力?我们所掌握的军事资源如何在对台军事宣传中发挥最大的效能?军事宣传的重要环节的成败直接决定对台军事宣传的效果。那么,在对台军事宣传中我们该如何策划,这些都是我们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新闻信息传播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传播工具不再局限于报刊、电台和电视台,新闻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职业新闻人.全新的媒体环境,为人民军队在更加广阔的传播空间展示自身形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习惯于以传统报道方式传播新闻信息的中国军事新闻工作者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何应对这场挑战,事关中国军事软实力的形成,事关国家和军队形象.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电视军事传播的由来与诞生在炮火硝烟中的报纸、电台等我军军事传播工作相比,电视军事传播无疑还是个新生事物。1966年成立的北京电视台军事组,标志着电视军事传播走上历史舞台,为我国军事传播迎来了一个新的纪元。  相似文献   

19.
张芳 《军事记者》2012,(1):38-40
军事外交是以军队为主体的对外军事交往.而军事对外传播则是对外军事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名片”.担负着军事外交主体的形象塑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军事外交以“新安全观”为指导.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通过军队领导人往来、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军舰互访、文体交流、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军控履约、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人员培训、智力引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军事交往格局.这为开展军事对外传播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受众为王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军事新闻的传播效果取决于官兵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军事新闻的传播中研究官兵受众心理就成为题中应有之意。本文结合卡赖特原则,对官兵接受军事新闻的心理过程进行探究,提出契合官兵受众心理的传播措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军事新闻传播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