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影片《幸福额度》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从金钱与女性的"他者"身份关系,"情境的氛围"对人类道德观念的影响以及打破女性化话语三个方面解读了影片所表现的女性主义思想。认为影片体现了女性主义伦理情怀和对女性自我与道德发展问题深刻而多元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伦理问题和道德问题是实践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其中,伦理问题关注的是"人应当如何生活",而道德问题关注的是"人应当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从这个区分可以发现:实践哲学在古代表现为伦理学,在现代表现为道德哲学。伦理学和道德哲学在问题意识和理论形态上都有很大不同。根据罗尔斯和拉莫的观点,实践哲学从伦理问题转向道德问题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3.
提及"道德论",人们常常会感到不知从何说起,看上去似乎道德与伦理异名同谓,可是提起伦理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在人类脑中浮现。从词源上看伦理英文单词为"Ethics",而道德一词的单词则为"Morals",单单从词面上看,两者不难看出一定有着差异,伦理和道德的区别,一是取向不同,伦理是中性词,道德是正面取向;二是大小不同,伦理不仅包括道德,也包括权利(权利是道德的前提),本文将着重分析西方伦理学大家休谟、亚当.斯密、卢梭的有关"道德论"的思想,从而更好的为大家阐释当今社会下的"道德论"含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道德价值取向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道德价值取向的"整体性"沿袭,道德价值取向的"内在性"重建,道德价值取向的"人本性"回归,道德价值取向的"共识性"重申。综观上述发展阶段,呈现出以下特点:在个人道德层面,从适应性道德到发展性道德,是"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对弈;在社会道德层面,从强调私德到关注公德,体现差序伦理与公共伦理的转换脉络;在国家道德层面,从忠于国家到任当世界,反映从保守到开放的气质流变。课程中道德思想的超越表现在三个层面:跨越以天为本的道德本体,超越传统道德价值取向,升华传统道德规范内容。  相似文献   

5.
道德治理的对象并非仅是纯粹的"道德问题",同时也是源自经济生活、体现复杂经济关系、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经济问题。从经济伦理的视域考察,将道德治理的对象理解为与经济相分离的纯粹的"道德问题",并进而试图以单一的道德手段加以治理,这种认识误区的理论根源在于对经济与伦理的分割式理解。秉持经济与伦理内在统一的基本立场,道德治理也应实现从"道德"治理走向"经济—伦理"治理的范式转换,从而在内容、主体和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解析传统文化之伦理关联基础上,以师生关系为视角,探究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中之师生关系所蕴涵之价值基础及其伦理关联,并认为"师徒如父子"之伦理逻辑必然包含师生关系之伦理钳制价值目标,从而导致对教师之德行、智能之权威假设,于规范教师言行之际,强行导引学生之言行合于道德规范。其中,虽存在诸项理性价值缺失,但确乎于教育理念中渗透了必要之道德伦理滋养,师生关系之现代转型实则意味着从传统之身份强制道德关系转为权利对等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7.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行仁之方是重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律,它所提倡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思维模式和待人方式,对于我国现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伦理就是社会角色配置之道,人们把对社会角色配置之道的认识与体悟现实化就成为"道德"。道德的本质就是伦理的现实化,现实化有三种形态:一是现实化为社会道德规范,二是现实化为个人道德品质,三是现实化为具体道德实践。伦理总是对一定时空范围的社会共同体而言的伦理,我们把特定伦理适用的时空范围称为伦理时空。伦理关系的本质就是自我主体(self-su-jects)与他者主体(other-subjects)之间的价值关系。哲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是"伦理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关系"。正义是具体条件下最能够实现共同体价值最大化的价值。道德正义有四种含义:一是指道德规范的正义性;二是指作为美德的正义感;三是指道德实践领域的正义,即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之间的均衡;四是可以作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总原则的规范。我们将对金规则的解释合起来就是:"以人为人、助人成人;人道人宜、非人非宜。所宜所欲,不宜不欲。"  相似文献   

9.
关于"伦理"与"道德"的异同,存在许多不同见解.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二者经常混用,但在学理上作出分辨仍然是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将采取黑格尔式的立场,将"伦理"看做实体,而将"道德"理解为精神,即"伦理"与客观世界的现实运动及其过程、环节相关,而"道德"主要与主观世界的意志自律和意图显现相关.并且我们还将从这一角度考察行政伦理与行政道德的概念所指及其关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伦理和道德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但它们并不相同。伦理是指维系以家庭为核心的、相对密切的社会关系的原则;而道德作为人内心世界体现出的行为准则,是调节伦理关系的主要手段。中国传统哲学著名的孟子"五伦"说,可以形象地说明伦理和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行为得不到法律行为的制约以后,道德约束又十分有限,在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真空就造成无限制道德行为的真空地带,网络伦理秩序失范就成为一种必然,突出表现为大学生网络行为与道德出现不可控性、依赖性、反道德性、道德相对主义及道德冲突等特征.以积极心态和策略来应对大学生网络伦理秩序失范,重新构筑四个"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应对网络化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儒家伦理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其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成人之道"。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正确把握儒家伦理文化的思想精髄及其当代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期,经济活动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中心,义、利之争成为经济社会凸显的问题之一。义、利之争的结果是经济狂奔与道德"塌陷"。道德"塌陷"表征为道德理念高分化、低整合,道德自控力下降,道德宽容失度。重构道德价值体系刻不容缓。在道德重构中,既要重视道德教化的"心育"作用,更要注重制度伦理环境的建设,而且后者有绝对优先的地位。制度伦理环境关怀决定着人们道德人格的养成、道德践行的价值取向、社会道德秩序的遵守。只有优化道德伦理环境的制度安排,使制度安排的精神与道德理想的内涵相一致;加大制度规约的执行力度,使制度伦理关怀对个体道德自觉的作用彰显,一个社会普遍的道德愿景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独立学院自身发展以及学生的特点,使得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突出,这正反映了学生诚实和公正观念的缺失。其中道德知与行的脱节、道德价值观的功利倾向、是非观念与道德羞耻感的缺乏是造成考试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大力提升道德文化力,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良好考试氛围以及人生诚信氛围。  相似文献   

15.
和谐是一种伦理性的概念,人格和谐的根本是德性和谐。道德有类型也有阶梯,不同道德有不同的伦理取向,也会有不同的道德后果。和谐不仅具有道德的特征,而且也是独特的道德类型。东方伦理对和谐情有独钟,爱、礼让、宽容是东方伦理的核心,是一种由内向外的道德建构过程,用对自己的标准来感召他者的伦理方法。今天,我们与道德的他者相遇,要求和谐成为一种伦理的标准和道德的品质,同样也必然是人格塑造的道德起点。  相似文献   

16.
体验是理解后现代道德的生活图式.发掘个人体验和生活经历的道德旨趣,考察微观视角下的人性与伦理问题,并不亚于对世界意义的探索.由"意义"向"旨趣"的转变,充分表明"后"现代道德研究视角的根本转向.道德在本性上包含某些非道德的因素,而这一点恰恰需要借助体验才能确证.历经生活流变并受到生活侵蚀的道德和伦理才是真实的,与生活共同沉浮正是道德的命运.生活变迁可能会导致伦理规则的改变,但无法剥夺人性内部最恒久的因素,失去主体性的丰富内涵,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哲学和伦理生活.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一个伦理事件,师生关系是追求道德完善的伦理关系。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将失去伦理实体的作用,知识传授被智能机器替代,师生之间失去地缘、业缘和类血缘关系,面临着伦理风险。师生关系的伦理意蕴是重要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人与人道德伦理的风向标。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守住师生关系的伦理底蕴,建构师-生-智能机器共在的伦理空间,以"爱"为重要交流方式,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道德传授提供伦理保证。  相似文献   

18.
规范伦理学视野中的"认同"意味着行动的"合道德"理由;但是,这还不能达成道德行动的行为动机与辩护理由之间的统一,所以,美德伦理指出"道德理论与道德生活"之间的不和谐。本文试图通过对"认同行动"的拓展性分析,在以"行动者(Agent)"为中心的规范伦理学结构框架中解决这一"内在矛盾"问题。具体指出:"认同"是指称行动者的道德意向行动;而"行动"意味着行动者"个体认同"的伦理性现实。在此基础之上,"消极的"与"积极的"两种认同行动的区分,意味着现代世界中"伦理认同"可行性形态的道德哲学基础转变。因而,行动者的"认同行动"内蕴于规范伦理学的结构之中,拓展了伦理的"规范性"空间,并且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德性伦理的传统世界与现代性之间的混淆。  相似文献   

19.
"制度伦理"与市场法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法治不是天然有效的,它需要相应"制度伦理"的支持和引导;制度伦理有规约政府成员、经济人、平民三层次法治和经济含义;制度伦理的生成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乃至市场法治"内生"的结果,应是世界市场法治伦理精神与中国传统法治道德文明的结合,是道德功效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是制度伦理文本形态与实践形态的交融.  相似文献   

20.
儒家“慎独”伦理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是一种自律性道德.可以借鉴我国儒家"慎独"的伦理思想来治理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不良道德现象,把握住大学生网络生活与善受独处、慎于隐微的"慎独"伦理精神相互契合的地方,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在思想、言行、交往等各方面达到"慎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