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地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素质优劣直接关系到新世纪国民的素质,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覃健珍 《时代教育》2008,(1):123-124
晏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培养,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的德育修养;正确认识新时期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目标;注意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道德人格问题的重视等.  相似文献   

3.
王玲飞 《辅导员》2013,(4):41-42
<正>体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科目.是一门将身体素质锻炼和思想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训练外.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但体育毕竟是体育.不能上成品德课,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课本身的特点.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一、力挖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因"材"施"德"(一)室内课中渗透德育。室内课时,我们要教给学生很多体育知识.也会讲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比如,在认识我国体育的伟大成就时,我告诉学生:现在世界上参与最广  相似文献   

4.
王玲飞 《辅导员》2013,(6):41-42
体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科目.是一门将身体素质锻炼和思想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训练外.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但体育毕竟是体育.不能上成品德课,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课本身的特点.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一、力挖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因"材"施"德"(一)室内课中渗透德育。室内课时,我们要教给学生很多体育知识.也会讲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比如,在认识我国体育的伟大成就时,我告诉学生:现在世界上参与最广  相似文献   

5.
德育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特殊的效果,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一、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所要坚持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迪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其自身素质。2.整体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能只照顾小部分,而忽视大部分。应特别注意将德育中所包涵的各项素质有…  相似文献   

6.
一、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的途径1.运用体育常规进行教育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体育课堂常规教育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教育的过程。如,在队列、队形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  相似文献   

7.
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是现阶段体育德育教学的重要方式,只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体育德育教学的有效进行。随着我国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教学科目了,更重要的是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因此,要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充分地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德育与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一、体育中德育渗透的优势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其特点是寓德  相似文献   

9.
花美林 《考试周刊》2014,(31):115-116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务之急,体育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师是教学教育过程中最活跃和最重要的主体因素,不仅担负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任务,还担负培养思想品德的职责。体育教学德育渗透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放矢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德育渗透,全面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本文探讨了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贺琪 《时代教育》2010,(9):204-204
体育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以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三项重要任务。针对"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和途径。这些教学方法包括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细心观察学生,适当表彰、鼓励学生;充分挖掘教材,将德育融入于教学内容中;结合实际事件的处理进行教育,将渗透德育的内容具体化。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并且把德育发展放在首位。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也要重视起德育的渗透,切不可将二者搞得油水分离,或者为了体育而体育,干脆不进行德育教育,这些都是不正确的。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毫无疑问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国家在明确要求,教师就要积极践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富有内涵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一、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优势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相比,在德育渗透的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和更加优越的条件,原因是体育活动中更方  相似文献   

12.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渗透也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失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德育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行为觉悟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为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体育作为一种育人的文化活动,其德育渗透的教育功能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尤其是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很少老师能认识到体育在育人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他们只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认识不够,不太清楚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体育育人的功能.我结合自己三十多年坚守一线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经历,通过细心观察和实践探索,谈谈在体育教学训练活动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精神作用,它不仅能强健体魄,锻炼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努力创新,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本文介绍了德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并对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重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使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是每位体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一、德育渗透要贯穿体育教学的过程(一)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渗透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随外可见.体育教学的内容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应该针对不同的教材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渗透计划、任务。一般来说,田径、体操、球类等教材,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  相似文献   

15.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小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让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培养纪律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反思与改进的问题。主要对目前体育教学缺乏德育渗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渗透德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前基础教育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变得越来越全面,特别是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在综合素质的学科教育中着重进行教育渗透,来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体育教学中也有很多点可以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德育学习。结合小学体育课堂环境,详细分析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理念下,德育作为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应当将其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本文对体育课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及其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应结合教学实际,有的放矢,使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把握教材特点,寓德育手体育活动中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既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的天地,还要结合活动的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材里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深入挖掘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如通过越野跑、障碍跑、高抬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很有必要也是切实可行的.通过体育教学,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情操、审美、公平竞争精神等的教育.而且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和方法很多,体育教师可择优选取.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但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还能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中各个环节渗透德育教育进行分析,旨在对学校的德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