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不比YA"句的功能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洁 《天中学刊》2003,18(4):72-74
“X不比YA”作为比较句式“X比YA”的一种否定表达形式,有着其独特的功能:它既可以表差比,又可以表等比,这可以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多个平面进行验证。但无论是表等比还是表差比,这类句式对X、Y有一项共同的语义制约:X与Y的性质是趋同的。心理基础(类推作用的影响)、逻辑基础以及一系列的语用差异促成了它与另一种否定比较句“X没有YA”的共存。  相似文献   

2.
本文调查黄冈方言量名单用的情况,归并其类型,计算其认可度,考察其语用特征。黄冈方言最具代表性的三类量名结构是:动前量名结构、特定句式中的量名结构、“从句+量名”结构。动前量名结构在黄冈方言中既可以表有定,又可以表无定。前者出现在指称现场事物的情景中,后者只出现在主题判断句中。这类量名结构的认可度不高。含量名结构的特殊句式包括静态存现句、极性否定强调句、价格句、分配句、提示句。黄冈方言的从句结构可以省“指”留“量”,在类型上靠近量词发达型方言,但量词不能取代“的”充当联系项,处于语法化程度较低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描写语言事实入手,按“小三角”的研究思路,从结构成分,语义类型,语用价值三个角度对“不X不Y”结构,作了较全面的考察,从结构成分来看,能够嵌入“不X不Y”结构的“X、Y”一般是单音节,也有双音节乃至多音节,“不X不Y”结构构成两个停顿,两个停顿前后之前表并列,表因果或表假设关系。  相似文献   

4.
功用句即施事利用某种事物X来实现某种行为的句子。汉语功用句“用X”格式的各种不同结构式可以表现出多种类型的信息结构。“X”可以是有定的,也可以是无定的,“X”的有定性主要取决于表达者交际目的的需要和句法结构的限制。功用句的各种结构式传递信息的焦点和策略有所不同,其中以VP话题化前置结构的语用表达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从语义、语法、语用、认知等角度对当代“学X”词族加以分析认为,“学X”词族是从网络使用过程中逐渐进入社会生活的.随着该词族的进一步发展, “学X”新词族在语义内涵、结构方式和语用倾向等方面存在着新的特点.由于表达的语用需要,该词族部分词语已进入通用领域,并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以往关于“哪知道”表否定的研究多集中在“哪”表否定的原因和“哪知道”作为话语标记时的语篇功能,对于“哪知道”表否定的来源及语用功能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现象,文章从构式角度出发,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哪知道”能够共现的成分以及变量“X”的结构形式与内容进行分析,认为此构式是一种语用否定,表示说话者主观态度的功能,在不同语境下有否认、辩驳、意外、不满和无奈以及谦虚和感激这五类不同语用功能,其中以否认和意外为主。  相似文献   

7.
“要说”是“X说”类词语中的一种,作为一个话题标记,在句中的结构主要位于句首,也有极少数个例出现在句中;区别“要说1”与“要说2”的依据主要看是否是词、“说”的言说义是否虚化、中间能否插入其它成分;在话语交际中,使用话题标记“要说”与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上。  相似文献   

8.
闽南惠安方言“亦.X,亦Y”句式是一种并列复句。句中的关联词“亦”相当于“也”意,但“亦X,亦Y”句式却不等同于“也X,也Y”句式,而是与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亦X,亦Y”句式中,“亦”可同时置于两分句的主语后,也可同时置于两分句的主语前。它置于主语后和置于主语前的情况迥然有别,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揭示它们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X量 Y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用格式。本文按“小三角”的研究思路 ,从结构成分、语义类型、语用价值等方面对“X量 Y量”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从构成看 ,“X”“Y”可以顺序组合 ,也可以逆序组合 ,可以连续组合 ,也可以间隔组合 ,有的组合成优势说法 ,有的组合却是劣势说法。格式中的“量”可以是物量 ,也可以是动量和时量。格式中有时省略量词 ,有时嵌入名词 ,有时扩展构项。从表意看 ,“X量 Y量”或表约量 ,或表选量 ,或表虚量  相似文献   

10.
关于“被X”结构,至今已有很多学者对其语义和语用做了很多研究,但鲜有人提及其句法结构。该文在前人对“被X”结构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在生成语法理论的框架内,用三种方法对其句法结构进行分析,通过与长短被动句的句法对比,得出了“被X”结构在句法层面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的"整个人都X了"格式,采用邢福义先生提出的"小三角"理论,从语表、语里、语用三个方面对"整个人都X了"句式进行探究。研究表明:X可以为名词、形容词、动词等;该格式在句中可以充当补语或单独做一小句;具有丰富的语用表达价值和语用心理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话语结构中“X,一旦Y(就)Z”格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话语结构中对“一旦”格式进行了分析。从语法上看,“一旦”句有独立和非独立成句两种;从语义上看,Y与前面X有三种关系:因果;顺接;逆反;从话语篇章角度看,“一旦”后作为衔接句的提取有Y从X中直接同义提取;Z从X中同义提取;Y从X直接反义提取衔接词语等三种形式;语用上Y句具有非常态;可行性偏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歧义”是语言中实际存在的一种现象。就句子的深层语义结构同表层句法结构的关系来看,我们认为,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歧义。”语法的歧义,语义的歧义,语用的歧义。它们分别属于语言的三个不同平面:语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探讨和区分这三个不同平面的“歧义”,可以帮助我们较正确地分析确定歧义语言片断的结构层次、歧义的语义内容、歧义的语用价值。“歧义”有合理的歧义句,有不合理的歧义句。合理的歧义句是由语言结构或语言表达所致,不合理的歧义句,完全是由于表达上的缺陷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被+X"结构出现至今,倍受社会关注,也引起了语言研究学者的注意。本文以"小三角"理论为指导,分别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方面对这一结构进行分析。作者认为"被+X"结构中的"X"形式多样,与传统被字句的被动主体存在差异,其语义实现多为否定,受到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具有特殊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5.
“像”字句有三种语义类型,分别是表比较、表比喻、表测断。“A像B一样/似的”格式中,A、B同类,B是定指时,表比较;B是无指时,表比喻;A、B不同类时,表比喻。“像”字句主要表达的是一种相似性,含有“不是”的意思,因而有时“像”字句的语义指向句义之外,这在语用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又不是X”小句是汉语口语经常使用的句子,具有相对的结构整体性。该小句判断性弱化,通过否定对方行为、观点的某一适宜性条件,进一步表明说话人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具有强势语气特征。文章通过对该小句的构成、内部语义关系、语用价值及辩驳语气的产生动因的分析,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理解该小句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X比N还N"句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比N还N”句式是现代汉中一类特殊的“比”字句,被比较项与结论项由同一个名词来充当,口语性强。文章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释这一句式里N的限制条件、性质、功能,“还”的性质、功能,句式的语义特征以及语用效果,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分析、研究,探求这一句式与一般“比”字句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8.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函数的要素之一.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关键是掌握下列三类函数中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函数表达式是整式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如函数y二x‘-3x·5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2.函数表达式是分式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如函数y一一\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一0即x+2””“““”、v”。、、。。。。,v’。x一一2.3.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切实数.如函数y=/万二飞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0即。…  相似文献   

19.
A式“处所+V+施事”←→B式“施事+V+处所”是供用——益得类可逆句中的一个语义小类.其中,句中施事格[+受动性]语义特征的增强,使它可以合法身份出现于宾位;但它生命度的高低也同时会对它宾位的合法身份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进入这类可逆句的动词都具有[+附着]的语义特征,并且所表动作往往是由人发出的;同时,这些动词进入可逆格式的自由度也并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0.
传统语法中存在“主谓倒装句”,从句法、韵律、语义、语用等几个方面把它和“常规话题句”比较后发现,这些句子中的“倒装成分”跟“常规话题句”中的“话题成分”相当,因此把这类句子称作“句末话题句”更为合适。汉语中的“句末话题结构”和“常规话题结构”之间有一种严格的对当关系,在这一点上修正了Gundel(1988)的观点。“常规话题句”和“句末话题句”是由说话人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不同的交际意图造成的,具备一定的语用功能,并不是孤立的、任意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