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水果之乡的孩子,吃苹果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我班里就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自己家里种苹果,每次碰上点心是苹果,他们就会摇着头说:"不想吃。"让我每次都大费口舌,进行一番教育,才勉强把苹果吃下去。瞧,今天的午点是苹果,又有七八个孩子来到我跟前说,不喜欢吃苹果。"不喜欢吃苹果?"我故意装作神秘:"好,把你的苹果送进我的吃苹果  相似文献   

2.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故事:妈妈和孩子一起去郊游,当他们又累又渴休息的时候,妈妈发现身边只剩下两个苹果。她就对孩子说:“宝宝,咱们的水都喝光了,只剩下两个苹果了。”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孩子赶紧把两个苹果各咬了一口。妈妈当时非常失望和生气,但是她还是想知道孩子为什么那样做,于是她耐着性子说:“宝宝,你为什么要把两个苹果都咬了呢?”孩子仰起那稚嫩的小脸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尝尝哪个更甜,我想把那个最甜的给你吃。”此时,妈妈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我想这个故事显然是告诫教育者一定要善于倾听,要给孩子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了解孩子真实的所思所想,这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对此真是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3.
聪明的三弟     
佚名 《高中生》2009,(7):45-45
三个兄弟收到了奶奶寄给他们的苹果。每人收到苹果的个数等于他3年前的岁数。三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向两个哥哥提出了一个交换苹果的建议。他说:“我只要留一半苹果,还有一半送给你们俩:然后二哥也要留一半,把另一半让我和大哥平分;最后大哥也要留下一半,把另一半让我和二哥平分。”  相似文献   

4.
交换苹果     
三个兄弟收到了奶奶托人带给他们的苹果,每人收到的苹果个数等于他三年前的岁数。三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向两个哥哥提出一个交换苹果的建议:“我只要留一半苹果,还有一半送给你们俩;然后二哥也留一半,把另一半让我和大哥平分;最后大哥留下一半,把另一半让我和二哥平分。”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午点又是苹果。 上一次吃苹果,我发现有好几个孩子的苹果没有吃完。让他们扔掉,他们却又显出一副舍不得的模祥来。等到家长来接孩子时,我特地问了那几位幼儿的家长,问他们的孩子爱不爱吃苹果,答案几乎都一样:“他可爱吃苹果啦!”“他在家一口气能吃完一个大苹果!” 问题在哪里呢?那天吃完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块儿看电视。妈妈突然说:“谁愿意削个苹果给我吃?”我拿着苹果,又  相似文献   

6.
榜样的力量     
孩子大多是这样的,他们的阅历如同一张白纸,而大人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影响他们人生蓝图的构图。作为爷爷,我希望能给孩子正面的引导,让她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平日里,我常跟孙女讲古人的美德故事,让她懂得节俭、学会谦让,凡事有担当。三年前的秋天,我去澳大利亚悉  相似文献   

7.
翻开日本教育学会前会长、著名教育学家大田尧的那本《把自然还给孩子——关于当代教育问题的思考》,我的思绪不禁又回到了2010年3月的一天,那天92岁的老先生在清华大学做了精彩的演讲。而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演讲开始时他讲的那个故事:"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在农村的朋友,他给我剖开了一个苹果,露出苹果的种子。他对我说:‘每颗苹果的种子里都有一个苹果自己的设计图,我的任务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这个按照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我从  相似文献   

8.
礼物     
每天总有一些孩子不能安静的午睡,为了让他们尽快地进入梦乡,我想了一个办法。我每天剪出一个个小星星,起床后就把这些礼物送给睡得好的孩子。看到别人不断得到礼物,得到星星、花、苹果、小人……,那些总也睡不好的孩子心里痒痒的,他们开始慢慢地管住自己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了,最后也能安静地闭上眼睛睡觉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是缘于牛顿发现了苹果落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是缘于瓦特发现热蒸汽顶起了壶盖;一个孩子把苹果切成两半后发现苹果的核心是五星状的,缘于孩子不是纵向切而是把苹果拦腰切成了两半。当我们为他们的发现鼓掌时,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李淑兰 《学前教育》2007,(Z1):37-38
老师您好!邻居的孩子整天认字,学写字,半年就学会了好多字。我家孩子却整天就知道傻玩,半年下来,大字不识几个,我这当家长的看了实在是着急。他们俩是在不同的幼儿园,难道是我把孩子送错了园?困惑的家长  相似文献   

11.
洗手     
每次吃饭前,都要求幼儿去洗手,可有的孩子到水房转一圈就回来了,有的则打开水笼头一冲就算完事了。我曾多次强调洗手的重要性,要求孩子们洗手要打肥皂,可他们有的还是因为贪玩偷懒不打肥皂。为了能让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我让孩子们做了一个小实验。首先,我把玩了一下午的孩子分成两组,让一组孩子到水房认真地洗手,另一组则不洗手。然后,我准备了一个削好皮的苹果,把它一切两半,分别让两组小朋友去摸半个苹果。摸完后,有的孩子发现“这半个苹果有点黑了”,接着,孩子们都纷纷过来看,果真,没洗手的那组小朋友摸过…  相似文献   

12.
常常听许多家长反映:“我的孩子不会写作。快升初中了,写作水平还停留在小学的阶段。”目睹他们焦急的眼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当时我告诉他们,让孩子首先学会写日记,把写日记作为一种乐趣,成为畅谈内心的钥匙。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学习筑墓,大了之后就会成为筑墓者吗? 按此观点,那些经常在游戏中扮演小偷或怪物的孩子,长大后只能成为小偷或怪物。如此说来,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嬉戏就成了罪恶之源.应该把他们各自关起来教育才是。法国思想家卢梭小时候曾有过小偷小摸的经历,他在《忏悔录》中这样写道:“我就这样学会了贪婪,隐瞒,作假。撒谎,最后,还学会了偷东西——以前.我从来没有过这种念头,可是现在一有了这种念头,就再也改不掉了。……有一次我偷苹果,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大部分住在学校附近,每当下雨的时候,他们就自己撑把小伞到幼儿园来。个别幼儿虽有家长撑着大伞护送,但他们还是要自己撑把小伞在雨里走一走。那些坐爸妈自行车来的孩子看到别人有把小花伞羡慕极了,会向同伴借来玩一会儿。为什么他们喜欢伞呢?一是伞上有漂亮的图案,二是伞可以开合。但在使用伞的时候,有的孩子能自己撑、落,有的只会撑,不敢落,怕夹着手,还有的孩子不愿把自己的伞借给别人等等。我想,孩子喜欢伞,就应该学会使用伞和通过伞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行为。因此我选择了认识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户外游戏时,孩子们在操场上进行着各类活动。我在一旁观察和指导他们。这时,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的肚皮从衣服下露了出来。我把他们叫到我身边,问道:“你们的衣服和裤子分开了,露出了小肚皮,容易着凉。这是怎么搞的?”孩子们回答:“刚刚小便时,我把衣服拉出来,可是塞不回去了。”“早上起床急,妈妈没替我穿好。”我对他们说:“老师来教你们让衣服和裤子成为好朋友的本领。”我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把衣服塞进裤子,这几个孩子很快就学会了。然后我对他们说:“你们已经学会了这本领,可是还有一些小朋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小王的上司来到了小王家.小王五岁的儿子马上把盘中一个最大的苹果递给了上司,还甜甜地说:“叔叔,请吃苹果!”上司夸奖了孩子就咬起苹果来,哪知道刚咬了一口,孩子马上大哭起来,边哭边骂:“你不乖,你不乖,哪个叫你吃苹果的?你应该把苹果还给我,让我吃!”  相似文献   

17.
等待的美丽     
最近,看到《山东教育》“创新教育百例”栏目刊发了一篇题为《让孩子把话说完》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个小故事:口渴的妈妈本想让孩子把两个苹果分给自己一个.儿子却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感到失望的妈妈没有斥责孩子,而是耐心地等待孩子把话说完——“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妈妈听后眼里充满了泪花。  相似文献   

18.
善于发现     
美国作家迪·恩·帕金斯在《苹果里的星星》短文中,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儿子从幼儿园回来,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向“我”显示他学会了新东酉。我们通常切苹果,是竖着切,而孩子却将苹果横着放,用刀子从中间拦腰切下去。结果奇迹出现了,苹果的两个横切面上,各有一个美丽的五角星图案,那是各由五粒种子镶嵌而成。作者震惊了,惊叹之余有了感悟。他写道:“我这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苹果,总是规规矩矩地按正确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疑心过还有什么隐藏的图案我尚未发现!”“如果你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19.
为人师者应该认真审视自己每一天的教育,问一问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给了孩子多少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我有没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我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久?自己是否已学会了静心倾听,学会了慎重评价,学会了用教育的智慧唤起孩子的自信,学会了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20.
美术活动中,有个孩子把苹果画成了方形,理由是不想让苹果滚到地上。老师没有训斥孩子,而是鼓励他:“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培育出方苹果!”我们在为孩子的想象力叫好时,更应该赞赏这位老师的教育方法。 创造能力人人都有,尤其是孩子,他们的创造思维非常活跃,在建构游戏和角色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