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孩子设个“读书角"董涛日前,淄博市几所中小学校向全按学生家长发出倡议,要求家长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建议家长在家中给孩子设立“读书角”,营造一方读书学习的小天地,以抵制“环境污染”,让孩子健康成长。此举值得提倡。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主环境...  相似文献   

2.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焦虑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话题。依托浙江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21年采集的全省质量监测数据,重点探讨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对小学生的学习品质与体验和对家长家庭教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长在教育子女中产生焦虑情绪已成为普遍现象;家长的教育焦虑对孩子的学习品质存在消极影响,特别是在孩子数学学科的学习上表现更明显,但适度的焦虑在教养方式好和教育卷入较高的家庭环境下同样可取得较好的成效;越焦虑的家长越有可能注意不到维持良好教养方式与实施合理有效的教育卷入的重要性;教养方式在对促进孩子取得更高的学业水平与提升学习体验上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科学研究表明,家长对孩子学习第二语言的观点与期望,直接影响孩子语言学习的质量。如果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不了解,对幼儿的语言教育方法不了解,就会形成错误的英语教学观念,最终将导致孩子产生抵制情绪,从而影响孩子将来对英语的学习和掌握。家长可采取以下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4.
王玉敏 《考试周刊》2011,(80):110-111
作者综合梳理近十年来国内英语教育与家庭影响的相关文献,从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教育理念等方面对影响英语基础教育的各种家庭因素进行分类说明。研究分析表明,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将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经济支持;外部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活动和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孩子英语学习效率和效果;家长的英语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家长的导向作用和对英语的态度影响孩子的人生价值取向、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5.
环境造就人,家庭是孩子生存的第一环境,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极其重要,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家长应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作为孩子重要以及时间最长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首要因素。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孩子的很多行为与心理是在父母的熏染下形成的。和睦的家庭给他们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灵上的快乐。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几个简单的案例分析不良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家长要有责任感。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有用的人才,但只希望而不尽责是不行的。有些孩子之所以厌学,是因为没有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没有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感受,忽略了对孩子的教  相似文献   

8.
周青 《考试周刊》2012,(75):59-59
数学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且处于正常的教学环境.在同类群体中,数学学习水平较低.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其共同的表现是不能掌握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数学学习效率低下。特别是进入初中以后.有些原本成绩还不错也加入到了数学学困生的行列.无论在什么样的学校或班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的一个群体。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原本成绩还不错的学生成为了数学学困生?一、家庭环境问题学生的启蒙教育很重要的部分是由家长的家庭教育来完成的,家长对子女的成长起着引导、示范的作用。有的数学学困生的家长本身就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他们中有的忙于做生意,有的在外打工.有的贪图享受.对孩子的学习很少过问或完全不过问。而现在的电视、电脑等对孩子的诱惑又特别大,使得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孩子将很多精力放在了学习之外,逐渐成为数学学困生。  相似文献   

9.
  迎吉 《成才之路》2013,(17):76-77
现代社会的复杂和竞争是一条递增曲线,而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却是一条令人忧心的递减曲线。其中家庭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土壤,对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正早期教育是打开幼儿"智能宝库"的第一把钥匙,家庭环境是孩子智能发展的第一个课堂,而家长则是"掌握钥匙"、启迪孩子智慧的第一位老师。幼儿早期学习对后期有正迁移作用,因此,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在孩子潜能发展上的作用,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提供充分发展智能的条件和机会,施加有意识的影响,以发掘幼儿的智慧和才能,使孩子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总之,我们做家长的应努力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来开发孩子的智力。  相似文献   

11.
对于幼儿学习乐器,要在了解和抓住幼儿心理的基础上采取正确而合理的方法,效果才会事半功倍。教师、家长之间要主动配合,经常沟通二者对孩子学习音乐的看法,交流孩子在家或在校的表现,讨论对孩子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孩子做事毛手毛脚,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不但影响学习,对孩子成长也不利.如果毛手毛脚的毛病长期不改,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麻烦.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对孩子的"毛"病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及时帮助孩子改正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幼儿成长的家庭环境普遍优越。独生子女占幼儿的绝大多数。因为年龄小,在家自己动手的机会比较少,存在羞很强的依赖心理,家长们热衷于早期智能开发,而对幼儿情商教育普遍不重视。家长的娇惯和教育的薄弱,导致部分孩子从小就不愿劳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同时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早期教育就是对孩子进行知识传授,以能背多少诗、算多少题、识多少字来衡量教育效果和孩子的聪明程度,经常出现为背诗、解题、识字、写字而要求幼儿园布置家庭作业,强迫孩子死记硬背。这些要求超过了孩子的接受能力,造成他们接受上的消化不良,结果事与愿违,造成孩子厌恶学习,丧失自信心,从小就背上了自卑的包袱。  相似文献   

14.
学习是少年儿童的主要任务。关心孩子的学习,重视孩子的成绩,是每位家长所看重的问题。但是,好多家长只重视孩子得了多少分,而对孩子的智力情况,对孩子学习优秀或不佳的原因,却很少分析,很少关心。成绩好便一好百好,高枕无忧;成绩差便不问青红皂白,一通指责呵斥。这种偏重知识、偏重现象,而轻视智力、轻视分析的做法,不仅会影响孩子今天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工作能力。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点,采取正确的、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导。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了解、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学习是…  相似文献   

15.
有不少家长特别是小学生的家长,每天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检查和辅导孩子的学习,这对孩子的学习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也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和与孩子的沟通。这本是很好的现象。但如果孩子的学习你都替他操心到,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就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目的不仅是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是教育目标的回归。如果学校教育仅仅着眼于学校围墙内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家庭化对孩子潜在的影响和作用;如果学生家长片面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孩子进了一所名牌学校,父母就可以放弃自身学习和自我改变,那么就违背了教育“育人”这一根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都是学校不在编的教师,家长的作用、家庭化对孩子的影响愈来愈被社会所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得人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很多的家长将孩子的教育重心放在学校内,认为学校才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其实不然,家庭才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将对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应然"和"不然"进行合理的讨论,希望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前,很多家长促进孩子学习能力提高的方法,只是给孩子买大量的辅导资料。事实上,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在童年满怀兴趣地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在为孩子提供日常的学习机会,在孩子试图掌握新的技能、理解新的概念时给予关心和鼓励,对孩子的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年龄和心理状况分析聋校一至三年级的低年级听障学生年龄大多介于七至十二岁之间。他们入学时间短,自制力相对差,尚未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很多家长苦于跟孩子无法沟通,对孩子采取只养不教的家庭教育方式。学生的智力、听力、个性、家庭环境及语言基础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黄丽葵 《黑河教育》2013,(10):10-10
最近接触到一些家长,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面对孩子学习时间不少而进步却不明显的情况时更是束手无策。笔者认为,家长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这也是在现实生活中被绝大多数人认同的道理。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孩子学习起来会更轻松,学习效率会更高。因此,笔者有写一点东西的冲动,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与家长共同探讨,希望能对读到此文的家长和孩子有所帮助。个人认为教育孩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