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教学策略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高职英语教学的特殊性,提出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策略,即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明确德育目标,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优化教学内容,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延安精神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极好教材,要运用好这部教材,必须注重借鉴历史经验、注重系统研究、注重以情感人。延安精神对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启示在于:理想信念是立德树人的核心;科学精神培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服务宗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延安精神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极好教材。要运用好这部教材,必须注重借鉴历史经验、注重系统研究、注重以情感人。延安精神对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启示在于:理想信念是立德树人的核心;科学精神培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服务宗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延安精神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极好教材.要运用好这部教材,必须注重借鉴历史经验、注重系统研究、注重以情感人.延安精神对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启示在于:理想信念是立德树人的核心;科学精神培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服务宗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以雷锋精神为指导塑造学生的职业品格,对于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价值展开探析,阐述"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内涵,并分析将雷锋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价值,从实践层面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体系教学改革,在思政教育、学科教育、职业教育中融入"雷锋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时代技能型劳动者,促进高职教育体系的发展,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明确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的方向,从而使高职院校更增强德育忧患意识,确立“以德治校、立德树人”的工作思路。通过教学手段促进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进一步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搞好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加强立德树人教育,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提出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文章从组织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服务育人和朋辈教育等六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实践路径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探讨了“立德树人”的涵义,指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归宿。“立德树人”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明确立师德须以“爱心和责任”为要,立学德须以“学会做人”为要,师德是学德的前提和条件。本文立足福州三中“立德树人践行幸福教育”的实践,总结出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核心、让教师的身教成为幸福教育的主渠道、开展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重视发挥班级的德育基础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凸显科技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途径,以实践“幸福教育”为主题,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三全育人”是医卫类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从立德树人的视角,深刻挖掘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时代内涵,阐释两者的逻辑思辨,分析了医卫类高职院校实施“三全育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阐述了“三全育人”工作实施体系与实践路径,为医卫类高职院校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提供新思路、新举措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文章从理论渊源和职业特性两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特殊内涵,并基于高职院校类型化的立德树人困境、使命以及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生成逻辑。在此基础上,从教育主体的双元性、教育内容的职业性和教育方式的实践性三个维度提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构建路径:立足校企协同、侧重工匠精神、践行德技并修。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中,德育教育始终居于首位。高职院校保卫组织既是维护学校稳定、搞好校园综合治理的职能部门,同时也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德育教育工作中,保卫组织的功能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1.坚持管理育人,保障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2.坚持服务育人,保障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3.坚持实践育人,保障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4.坚持安全教育育人,保障德育教育的持续发展;5.坚持环境育人,保障德育教育的年口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从高职班级德育工作目标、德育工作内容和德育工作运行体系等方面介绍了班级德育工作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培养既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具有较高思想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积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本校课程建设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获取思政教育知识,明确思政育人与课程育人目标。然而现阶段,在实际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方式方法创新不足,以及课程思政建设与建构主义理念不相符合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对此,在今后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以建构主义为基础教育原则,组建强大的师资团队,创建健全的课程思政教育规划体系,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更加迫切。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要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合作育人"的内在要求,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道德实践能力为目标,正确分析德育工作现状,努力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教学中课堂氛围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根据高职学生的独特性,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借鉴国内外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和理论,来探究不同的路径。此外,对如何创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中积极课堂氛围的评价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引入从学生的主观体验和知觉的角度对课堂气氛进行评价的新机制,提出合理可行的积极课堂氛围实现路径,促进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培养符合国家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提供实际案例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从近几年高职教育的发展来看,高职院校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教学、管理等资源,搭建了职业教育与国际职业教育交流的平台,加速了我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的步伐。在高职院校合作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学生的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难点。如果学生的德育工作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也会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中职院校也在逐渐扩张其办学规模,学校的生源数量不断提升,但是其生源质量仍旧不高。新时期,中职院校在开展德育课程教学工作中,要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较高的思想认知,在中职教育中开展德育教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弘扬,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职业素养为导向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旨在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操守以及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综合性高素养的技能人才。文章主要研究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首先对职业素养的含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现状,最后具体分析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中职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产生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我国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职业道德教育更有"被边缘化"的趋势。高校应充分认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不断提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有着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特征。应根据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本文试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遍规律和具体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出发点和确定办学方向的根本依据.培养技能型人才,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走出学科理论为主的“象牙塔”,面向职业需要迈出的关键性一步,然而片面地强调技能带来的学生“工具性”“功利性”教育,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培养“技高”而且“品端”人才,是高职教育功能全面实现的核心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