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惠杰 《传媒》2021,(21):59-60,62
新闻客户端是省级媒体融合转型的重要方式,但现在也面临着来自中央媒体、地方媒体的新闻客户端以及市场化新闻客户端的激烈竞争.本文结合各省级媒体融合实践,认为"新闻+服务"的综合性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省级媒体新闻客户端的重要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2.
媒体融合趋势的发展,必然影响到培养新闻人才的高校新闻教育,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闻专业实践要充分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针对不足找到良好的对策。地方高校的新闻专业实践必须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媒体融合的教学,建立校内校外实践平台和实践基地,努力加强教师的知识重构和能力再造,使地方高校尽快培养出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  相似文献   

3.
吴婉婷 《传媒》2021,(13):26-27,29
2018年,中国新闻奖增设融合创新类别,不仅是对国家媒体融合战略的现实回应,也是对行业标准构建的实践探索,同时还是对媒体融合新闻创新实践的高度肯定.本文通过对2018—2020年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类获奖作品的统计梳理与内容分析,归纳总结出融合创新奖获奖作品的创作特点,并结合现状对未来融合新闻的生产制作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媒体融合新闻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媒体的革命,也是新闻教育所面临的革命.媒体融合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发生变化,需要新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改革,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强化实践能力训练、增强新闻专业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需求是教育的导向、实践是能力的源泉.新闻教育必须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平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夯实应用型人才基础,提高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力.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在融入互联网思维、理解"互联网+"内涵与意义的同时,应接地气地与社会广泛接触。互联网思维强调创新性、系统性、开放性,能促使高校教师教学思维要及时更新,促使学科、专业、课程间的整合,促使教师教学的沟通与合作。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实践教学平台应开放、共享,应实现校园媒体实践与社会实习融合。校园媒体实践是社会实习的预备期,社会媒体是"真刀真枪"的生态环境,与职业发展直接挂钩。高校应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合理利用校园媒体的优势,有计划地普及、推广、完善校园媒体的运作,实现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实践教学优势互补,充分互动,形成更加完善、完整的新闻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各级主流媒体的融合实践已经开展了十年,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前期通过“报台合并”、上线“越牛新闻”客户端等,打造出地市级媒体融合改革的“绍兴样本”。2023年3月,绍兴传媒与越城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打开了市、区媒体融合改革的新通道,其以轻融合、共享化、多层面破解改革、人才、效益难题。根据此次创新探索实践,本文谈谈认识与思考,以期为媒体融合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作为城市主流媒体,无锡广电始终坚持新闻立台,尤其是本土新闻立台,以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为目标,着力推进新闻资源有机整合,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无锡广电的系列探索实践包括: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守新闻舆论主阵地,引领意识形态主导权,增强多元媒介竞争力,强化互联网格局传播力;创新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打造全媒体运作、多媒体融合的新型传播体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谋求转型升级突破,构建融媒体发展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智能化技术驱动下的广电媒体新闻话语呈现工具价值偏向,回归到人性与理性的建设性新闻似乎为当前的新闻话语转型提供思路,这或许为广电媒体的新闻话语转型提供了思路。本文主要从新闻话语的实践转向入手论证了我国广电媒体建设性新闻的必然性,进而结合建设性新闻实践的知识特性,立足知识生产视野,从时间秩序、知识生产视角、知识生产范式、知识生产者等不同侧面探讨建设性新闻话语生成逻辑为知识融合。知识生产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仍需回到交往实践,因此本文也回到广电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进而分析建设性新闻话语的具体生成路径为:动态交往—主体间交往—融合交往—向善交往。  相似文献   

9.
群众路线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当前媒体融合进程进一步下沉至省、市、县级媒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成为地方主流媒体实现深度融合发展亟需面对的问题。本文围绕“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价值坐标,聚焦广西地方主流媒体的融合实践,从信息采集、内容生产、渠道互动和社会治理四个方面探讨媒体践行群众路线的创新路径,以期为地方主流媒体提升自身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以及公信力提供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勃兴重构新的时空和媒体景观,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对于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来说,媒体融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以武汉大学近年来开展的"微宣传"工作为例,从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四个维度探讨当前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高校新闻舆论创新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泛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最早进行“媒体融合”的是美国“媒体综合集团”,于2000年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立“坦帕新闻中心”,将“媒体融合”做到极致。开创我国传媒业“媒体融合”先河的是2003年成立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之后,成都、广州、重庆、辽宁等地新闻传媒集团相继成立,我国传媒业的跨媒体运作进入了发展阶段。其中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和佛山珠江传媒集团,以他们的生动实践和不凡业绩,为地市传媒走“融合”之路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工程"三网融合"的实施,昭示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给传媒业界带来了新的契机,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包括创新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与媒体融合相关的课程、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界与业界"联姻"等.  相似文献   

13.
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为科技融合、经济融合、文化融合、新闻融合、政治融合等,这时期传媒教育亟待改进的是培养学生"卓越严谨思考能力",而构成新闻教育的四大基础元素之一的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引才"、"掘才"、"借才"、"融才"来建构,而教师队伍则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人文与科技的融合等来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媒教育。  相似文献   

14.
报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地带,文章以人民日报在媒体融合中构建用户连接的经验为研究对象,分析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依托新闻产品、分发渠道、品牌延伸重塑连接的实践,为媒体融合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新闻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相关论述,特别是"1.25"重要讲话精神,为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笔者结合地方广电媒体在加快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分析当前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全媒体时代如何破解难题、加快融合步伐,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媒体融合发展实践的几年中,不同媒体都在探索适合自身的转型之路。在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6年学术年会上,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闻出版事业部总经理林松涛根据当今媒体融合发展总结出五个关键词:中央厨房、大数据、新闻可视化、用户智能画像以及云服务,并对未来媒体实现运营增效进行了客观分析。1.媒体融合技术的支撑历程第一,"中央厨房"概念重构了整个新闻的生产流程。实现多端齐发  相似文献   

17.
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市级媒体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也存在着不同于中央、省级、县级媒体的问题。通过何种模式和路径推进市级媒体融合发展,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懈探讨和大胆尝试。本文以在浙江省率先实行报台融合模式的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为案例,总结分析其实践探索,为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军兴 《传媒》2019,(3):71-73
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步入"深水区",面对5G时代新闻传播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技术的深刻变革,地方报业集团该如何推进都市类媒体进一步融合发展?本文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深化都市报改革、做大做强上游新闻客户端为例,系统展现了地方报业集团在都市类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探索与实践,思考其深化融合发展的方法与路径,力求为地方都市类媒体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韩姝 《传媒》2020,(1):65-68
当下,短视频、移动直播、VR和H5等融媒体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融合新闻的形态也发生着新的变化。通过对第28届和第29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的分析发现,现今的融合新闻形态主要呈现为五类,即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新闻、长图新闻、互动新闻和沉浸式新闻。随着融媒体技术的普及,未来融合新闻的内容主题会更多向社会民生类倾斜,融合新闻的主要形态会以短视频和H5新闻为主,融合新闻的创作主体会从中央级媒体渐渐向地方媒体下沉。  相似文献   

20.
石锋 《青年记者》2012,(31):81-82
当下,媒体融合正在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媒体的格局,而且深刻影响着新闻人的生存状态。从客观上说,媒体融合的新背景对新闻人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倒逼着新闻人提升综合素质,学会在新潮流下顺势而为。作为全世界第一所新闻学院的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以其新闻理念和教学实践,100多年来不断影响着新闻生产模式的变化,也成了职业新闻人培养的"风向标"。2005年秋,密苏里新闻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