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风险投资业 推动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津津  朱东辰 《软科学》2001,15(2):63-66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世纪之交作出的旨在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消除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认为,西部开发的关键是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自成长机制的形成。而风险投资作为一项重要的融资体制创新,将有效地推动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西部创新机制的形成,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重要意义。文章最后作者提出了西部发展风险投资业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
常玉  卢尚丰  刘显东 《科学学研究》2003,21(Z1):296-299
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以及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有效地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并提出了分析和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方法,然后,对西部13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调整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旨在充分利用西部地区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优势、提升西部材料工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西部新材料行动”正式启动。 在“2002中国西部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正式宣布启动的这一行动计划,是西部大开发中科技部计划推出的系列“西部套餐”之一。除“新材料行动”以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的兴衰成败越来越取决于对高新技术的掌握及其产业化程度。发展中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是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仅能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创新,还能产生资源集聚、经济发展"引擎"和生态改善等效应。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需要探讨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中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 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材料工业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新材料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信息、能源并列为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新材料的发展将会有力的推动和促进我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陕西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国家级)和成一绵一渝高新技术产业带在深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文章明确给出了依托西部两条高新带带动深化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和通过建立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等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具体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重要发展政策之一,本文拟就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和优化进行分析。全文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两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何推动“三农”建设,优化工业布局,推动第三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解决好西部问题,推进高新技术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也做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8.
产业升级,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人类经济世界性地进入了依靠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持续变革和发展的时代.在此形势下,西部产业升级,不能是渐进性、封闭性、局部性、短期性的,而应是跳跃性、开放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因此,只有摆脱"三次"产业划分的束缚,探讨"四次"产业划分的创新思维,认识"四次"产业波浪式推进的规律,才能找到西部产业升级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02,(3):46-50
建材工业是我国重要的材料工业.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广泛应用于建筑、军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民生活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陕西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不但可以有效地支撑和拉动陕西经济的增长、创造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资源配置新方式、而且可以成为陕西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驱动器、刺激和强化陕西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改变陕西经济空间格局的重要力量,并能成为西部开发的中转站,对西部开发起先导、示范、带动、辐射等作用。本文分析了发展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优势与机遇等问题,提出了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领域、探讨了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和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建材工业是我国重要的材料工业.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广泛应用于建筑、军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民生活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唐德康 《软科学》2000,14(2):23-26
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西部地区进入新世纪的历史性任务。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了认真做好五篇大文章,努力实现追赶式、跨越式发展,把四川建成西部经济强省的总体战略目标,确定了抓好一个基础、两大工程、两大建设、两大开发区、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部署了当前要抓好的主要工作,为四川省参与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才是硬道理,四川有色金属工业…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资源开发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延林 《青海科技》2001,8(5):11-13
“十五”期间是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起步阶段,也是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青海省“十五”计划提出壮大盐湖化工、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冶金、建材、医药、农畜产品加工和旅游等优势产业是合适的。但这些以资源为基础的优势工业作为传统产业范畴,如何面对我国加入WTO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挑战?如何面对国内外市场资源性产品供大于求且传统产品价格走低的趋势?资源开发如何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是我们在西部大开发新形势下需要重新思考的重要问题。1资源开…  相似文献   

14.
促进湖北省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材料作为关系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是拉动湖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在对湖北省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为湖北省材料产业发展创造优良的软环境、提升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平台、解决中小型新材料企业的金融贷款问题、加强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青海是藏医药学发源地之一。丰富的药材资源、深厚的人文资源、坚实的医疗卫生基础和初具规模的藏药产业是青海藏药产业化的优势。西部大开发,中国加入WTO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藏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试图从知识产权角度,探讨加速青海藏药产业  相似文献   

16.
黄君耀  吉福君  颜静 《大众科技》2006,(1):191-191,190
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实施,给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而新的环境和条件要求我们转变传统思路,重新认识西部开发的优势和重点产业,实施正确的产业政策。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经验都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西部发展必须走依靠科学技术的道路,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西部经济腾飞的一条崭新道路。西部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缩小东部与西部的差距,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特别是中、重稀土,更是与高新技术材料和尖端科技产品密切相关.我国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品质中重稀土矿,含有各种高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急需的中、重稀土元素,其含量高出国外类似工业矿物含量的4~20倍,是我国特有的、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稀土资源.但是,现行萃取工艺和装备一直无法克服极低浓度稀土经济、高效回收富集的瓶颈难题.研究开发从低浓度稀土矿浸出液中高效提取富集、经济回收极低浓度稀土的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装备,降低生产成本,控制过程污染和减排,对于高效开发利用我国南方中重稀土资源,促进稀土工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韦仕江 《现代情报》2006,26(1):170-172
高等教育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中给予重点发展的产业。作为高校最重要的资料库、信息库,西部高校图书馆必须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西部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西部高校图书馆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积极的措施参与西部大开发。即:为学校提供文献保障;为科研工作提供信息服务;为培养西部特色人才提供特色服务;甚至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优势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发展21世纪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具有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优势、现代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强力支撑和良好的研发与产业化条件,西部各级政府和各创新主体要通力合作,主动迎接新一轮生物技术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将其作为带动深化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突破口,采取强力措施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胡玉婷 《青海科技》2001,8(3):18-20
1高新技术是青海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人口、资源、环境是21世纪青海社会和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但是土地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土壤流失、沙漠化土地蔓延对农业生产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问题:一是农业技术进步迟缓.技术水平高、产业规模大、经济牵动强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少,农业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5%左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形成规模的只有20%.二是自然灾害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