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林彝族刺绣是云南石林彝族极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以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石林彝族刺绣的调查与研究,探讨石林彝族刺绣所具有的独特教育价值和社会文化功能,以期对我固其它少数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及价值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毕摩文化与彝族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原始宗教即毕摩教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以祖先崇拜为核心,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为一体的传统信仰,属于本土民族信仰的宗教。毕摩教对彝族人民的生活、风俗礼仪、精神气质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结构,被称之为“毕摩文化”。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有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
云南彝族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多彩而独特的彝族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随着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彝族婚俗文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资本化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云南彝族婚俗文化的特点及其旅游文化价值、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彝族婚俗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促进彝族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彝族民居文化丰富多彩,他们在与自然的同化顺应过程中,形成了适合自己生存空间的一整套独特的建筑观念系统、建筑形制和建筑技艺,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彝族民居是彝族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文化符号,沉淀着彝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彝族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统一载体。  相似文献   

5.
彝族古代诗论发展历程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彝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学,尤其是诗歌。“建国至今,彝族发掘出版的创世纪史诗、长篇抒情诗、叙事诗似乎是最多的,发表最早,作品分布的地区也很广。”(贾芝《序彝族诗文论》)文学理论是文学实践(创作)的对应物。一个民族文学的特性总是决定着一个民族文学理论的特性。彝族古代文学以诗歌著称,作为彝族诗歌创作和审美经验的理性概括与总结的诗论,也就相应地构成了彝族古代文论的主体。而且,彝族诗论以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在中国诗论体系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从现在发掘的资料来看,年代最早的彝族诗…  相似文献   

6.
诞生礼俗是人生的开端礼俗,在人生诸礼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婴儿祝福、为产妇驱邪而约定俗成的各种礼仪和风俗。云南省楚雄市树苴彝族的诞生礼俗作为其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彝族子孙后代的文化习得与其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求子、孕产、庆贺哺育三方面详细论述了树苴彝族独特的诞生礼俗,以期吸取诞生礼俗之精华,弃其糟粕,使彝族优良的诞生礼俗文化得以传承,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从而推动彝族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的姓名,蕴含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彝族的姓名是彝族语言运用中体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彝族民族性的文化内涵,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彝族姓名的命名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心理、民族传统观念及民族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对彝族姓名中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彝族人民具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和道德情感,它是维系彝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彝族具有独特民族气质的主要精神来源。彝族伦理思想是指彝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文章对彝族民间文学、人生礼仪、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方面所反映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提炼和概述,从中大致可以管窥彝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概貌。彝族伦理思想作为中国伦理思想宝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其积极成分,无论是对彝族社会的发展还是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南涧彝族是澜沧江流域彝族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调查小组对其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对该地区的彝族文化有了总体认知。文章从调查概况、调查主要内容、调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等角度,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彝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宝贵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性体育文化,彝族传统体育有它特有的研究意义和存在价值,但实践中对其研究和普及都不够深入,目前仍有很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的开发。笔者论述了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为彝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居在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个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每个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的重大贡献,都有自己的独特创造。 彝族较早就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字,有着自己丰富的书面文学遗产;它的口头文学也很发达。因此,要谈彝族文学,就必然涉及彝族的民间文学遗产。另外,解放后,彝族的一些专业或业余的作者也相继创作过一些反映本民族生活,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作品。对提得上口的几个作家和作品做些简述,亦是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2.
彝族是中华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西南民族人口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少数民族。四川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自古以来,凉山彝族代代传承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后,大小凉山彝族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独特的彝族民风民俗也体现出其价值。但是,由于历史、自然、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凉山彝族民风民俗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多年来形成的婚姻习俗中的高额彩礼、厚葬铺张浪费、频繁的人情礼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凉山彝族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因此,研究凉山彝族婚丧嫁娶消费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对加快推进凉山彝族脱贫攻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的地方性彝族史诗中鹿形象的呈现,揭示彝族的多样性。尽管这些形象和名称对于局外人可能具有完备的意思,但是作为一个民族集团,彝族对其却有着独特的理解。正是就这种意义而言,彝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互之中建立了自身的民族认同。因此,通过对口述文学中动物形象的分析以理解这个过程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王永清 《文教资料》2010,(25):106-108
头饰是彝族文化的载体,是研究彝族文化的宝贵的实物佐证。它完整地凝聚着彝族人民在美学、宗教、政治、哲学与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折射出了彝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特征,表达其民族的思想意识及文化内涵,是尚黑、崇武、自然崇拜等信念的物化。本文通过分析彝族头饰的风格特点,挖掘彝族头饰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次的民族心理积淀,解读彝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15.
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彝族服饰中的刺绣是彝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彝绣作为楚雄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手工艺术,是彝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彝绣作为一项特色产业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不足之处也越来越明显,其图案、形式、材料、色彩等各方面的设计都未跟上时代的步伐,彝绣如何进行拓展,彝绣的再设计和再探索值得认真的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太阳女》歌舞剧是中国彝族文化一次较为全面的展示。她表达了彝族人民的内心情感与追求,展示了彝族古老文化的丰富内涵,体现出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她是千里彝山浓郁民族风情和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舞蹈诗"。她融聚了民族精神意象的价值审美和生命表达,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让人们在观看后不仅得到视觉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愉悦,并领略到了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彝族为山地民族,地理环境的严酷促使彝族与火结下不解之缘,其民族文化特征充分体现了火的意蕴。长期以来,沐浴在特定民族文化氛围中的彝族舞蹈,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特定的民族地理环境、劳作方式、宗教信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到彝族独特的火文化的熏陶,其在舞蹈的姿态、动律、造型、风格等方面充分彰显了"火"的特质。因此,要充分挖掘彝族舞蹈文化中的审美因子,加快彝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以彰显彝族舞蹈这个古老的艺术品种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彝族传统经籍文学是指彝族传统宗教生活一直使用着的经书中,具有文学价值的古籍。深入研究彝族传统经籍文学,不但丰富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宝库,还可以充分挖掘其传统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的价值的同时,开掘其文学禳灾、文学治疗的新功能和重修彝族文学史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民族,由于居住环境复杂,形成了不同区域宅居文化的差异性与多元化特性,从独特的宅居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光辉灿烂、丰富多采的彝族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0.
乡土知识在民族地区的减防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彝族分布在地貌复杂、气候多样的西南山地.在对大自然的不断适应中,彝族形成了独特的灾害文化.谚语来自民间,反映了彝区各地的自然风貌,彝人对灾害的认知,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彝人对于灾害的预测和减防灾举措等,承载着彝人适应生境的诸多体验.谚语是彝族灾害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对于彝族谚语的研究,有利于民族地区灾害文化的保护和社区层面的减防灾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