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 例1 m1=lkg,m2=10kg的两个物体放置在空中两个位置。m2比m1高1m。若我们取比m2高1m的某点为零势能面,则有:  相似文献   

2.
题如图1,一个柱形薄容器的底面积S1=200cm2,高H=10cm,内盛有m水=0.9kg的水.现将一个长l=15cm,横截面积S2=100cm2,密度为p=0.8 ×103kg/m3的柱形木块,慢慢地竖直放入容器中(木块不会图1  相似文献   

3.
错在哪里     
题一条轻绳跨过同一高度上的两定滑轮,两端分别拴上质量为m1=4kg和m2=2kg物体,在滑轮间一段绳上悬挂第三个物体.试问此物体多重时,这个体系保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曾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1,一个水桶装满水后密封,上面插一细长管,用一杯水慢慢倒入管内,杯中的水尚未倒完,就箍断、桶破、水流,若桶高h1=2m、直径D1=2m、管长h2=5m、管直径D2=0.02m,杯高h3=0.2m、杯直径D3=0.2m.请计算并说明原因.(g取10N/kg)  相似文献   

5.
一、填空 1.甲地比乙地高120m,丙地比甲地低50 nl,已知内地海拔高度 是一lonl,则甲地海拔高度是n,,乙地海拔高度是,TL 2.数轴上,到表示一2的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个, 表刁又的数是 3.3袋大米分别标有“50土0.1 kg”,“50土0.2 kg”,“50士0.3 kg”,则 其中任意两袋重量相差最大可以是___kg. 4.气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气温约降低0.6℃.现海拔 2()0,1:的某地地表气温是5℃,该地高空探测气球测得气温为一7℃, 则气球的高度约是海拔m. 5.绝对值不大于81的整数有个,它们的积是,它们的和 是· 6.已知,“=一2,b=3,则ab“=____,(动)2…  相似文献   

6.
李秀学  胡斌 《物理教师》2010,31(5):48-48
题目.(2009—2010届武汉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依次放有两块质量分别为m1=15kg、m2=10kg的平板A、B,长度均为L=2m,一个质量为m3=20kg的小滑块C以v0=6m/s的水平初速度滑上平板A的上表面.  相似文献   

7.
黄晶 《中学物理》2012,(3):51-52
例1 一轻绳跨过两个等高的定滑轮(不计大小和摩擦),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4kg和m2=2kg的物体,如图1所示.在滑轮之间的一段绳上悬挂物体m,为使三个物体可能保持平衡,求m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8.
例1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铆。的小球1向右追碰质量为m2的小球2,碰撞前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1=5kg·m/s,P2=7kg·m/s,正碰后小球2的动量P’=10kg·m/s.两球的质量关系可能是()  相似文献   

9.
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弹性小球,质量分别是m1和m2,速度分别是v1和v2,其中v1≠0,v2=0.若两球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根据机械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可导出两球碰撞后的速度v'1和v'2的大小分别是:  相似文献   

10.
题 如图1所示,一根轻绳跨过两个等高的定滑轮(不计大小、摩擦),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4kg和m2=2kg的物体,在滑轮间的绳子上悬挂物体研,为了使三个物体保持平衡,则m的取值范围多大?  相似文献   

11.
正运用力学的概念解决物理习题时,经常会混淆有关概念的具体应用情境.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考虑力的不同效应,或者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便可以运用不同的力学定律解决不同的问题.通过下面这个题目的不同解法,可以加深学生对力学定律理解,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例质量分别为m1=5kg,m2=3kg的两个物体,用绳子悬挂在定滑轮上,如图所示,物体m1从距地面h=0.5m处,由静止开始下落.试求当m1落地后,m2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多  相似文献   

12.
一、巧用假设法例1 两个质量都是1 kg的木块叠放在水平地面如图1,m1、m2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7N,m2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3N,m1、m2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m2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O.1.当作用在m1上的水平作用力F=1ON,试求m1、m2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 解析:一种典型错解是:因作用在m1上的牵引力F大于m1、m2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故m1、m2  相似文献   

13.
例1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物体a和b,已知ma=4kg,mb=1kg,若物体a以va=8m/s的速度向静止的物体b运动并与之碰撞.设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u=0.2,物体b从运动到最后停止共用时4s.求物体a从运动到静止共用了多长时间?(g取10m/s2)  相似文献   

14.
王明胜 《物理教师》2006,27(1):57-57,64
在研究两物体碰撞的问题中,我们经常用到“在两物体相碰的过程中,系统动能不能增加,即Ek1 Ek2≥Ek1′ Ek2′”这一结论,如例1.例1.甲、乙两球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同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1=5kg·m/s,p2=7kg·m/s,甲追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p2′=10kg·m/s,则两球  相似文献   

15.
1.ABC和DEF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两条光滑轨道,其中ABC的末端水平,DEF是半径r=0.4 m的半圆形轨道,其直径DF沿竖直方向,C、D可看作重合.现有一质量m=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轨道ABC上距C点高为H的地方由静止释放.(取g=10 m/s2)  相似文献   

16.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 15 0分 .考试时间 12 0分钟 .第 卷(选择题 共 40分 )一、本题共 10小题 ;每小题 4分 ,共 4 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 4分 ,选不全的得 2分 ,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分 .1.如图 1所示 ,两根相同的轻弹簧 S1、S2 ,劲度系数皆为 k=4× 10 2 N /m ,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 m1= 2 kg和 m2 =4 kg.若不计弹簧质量 ,取 g=10 m /s2 ,则平衡时弹簧 S1、S2 的伸长量分别为 [   ]图 1  A .5cm、10 cmB.10 cm、5cm…  相似文献   

17.
隆润国 《物理教师》2003,24(5):34-34
多种资料上能见到这样一题 :为了测定黄河水的含沙量 (即 1m3水中含沙的质量 ) ,取 1 0dm3的河水 ,称得其质量是 1 0 .1 8kg ,已知沙的密度是 2 .5× 1 0 3kg/m3,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河水的含沙量 .这是一道培养环保意识和物理应用能力的好题 .然而 ,此题存在明显缺陷 .本刊 2 0 0 0年第 1 1期刊有杜正国老师《何谓“含沙量”》一文 ,该文指出《海淀名题全析全解》对该题目 (见上 )所给的答案为黄河水含沙量的百分比为 m沙m =0 .3 0kg1 0 .1 8kg=2 .95 % ,但并非题目所问 ,并在文中解析出黄河水的含沙量为 3 0kg/m3.显然 ,上述两个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例 1 在水平地面上有 3块边长为 2 0cm、密度均匀且为0 75× 1 0 3kg/m3的正方体木块 ,如图 1 (甲 ) .某小孩把这 3块木块逐一竖直堆叠起来 ,如图 1 (乙 )所示 .求 :( 1 ) 1块木块的质量是多少 ?( 2 ) 3块木块堆叠起来后 ,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 3)小孩堆叠这些木块至少做了多少功 ?( 2 0 0 2 ,广东省中考题 )解析 :( 1 )m =ρ木 V木 =ρ木 a3=6 (kg) .( 2 )p =FS=3mga2 =4 41 0 (Pa) .( 3)小孩堆叠这堆木块 ,其实只须对第 2和第 3块木块做功 ,因此 ,可分别求出小孩对第 2和第 3块木块所做的功 .从图 1中不难看出 ,此时第 2块和第 3块木块…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必修②第六章第3节中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是: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即F=Gm1m2/r2式中质量的单位用kg,距离的单位用m,力的单位用N.G是比例系数,叫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  相似文献   

20.
题目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皆为M=2 kg的两个相同的小车A和B,它们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速度分别为υA=4 m/s,υB=2 m/s,小车长L=1.25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