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贵州矮杨梅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矮杨梅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L9(34)进行矮杨梅叶总黄酮提取影响因素即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的优化组合;应用分光光度计考察其含量测定方法。结果:矮杨梅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1.5h,乙醇浓度为50%,材液比为1:35,提取率为4.88%;总黄酮提取液在0-60min内测定,线性关系良好(0.9996),仪器较为稳定,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高。结论:矮杨梅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可行、测定方法可信。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杨梅属植物中总黄酮的提取和测定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冠比(shoot ratio, RS)通常用来描述植物同化产物在地上(茎、枝叶)和地下部分(根)的分配比例,受到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和制约,是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同化产物分配模块的重要参数.根冠比是一个动态参数,而目前多采用经验性常数,影响了模型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分配的客观评估.本文利用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及其环境因子数据集分析了根冠比的变化特征,阐明了根冠比对土壤质地和气候变量等影响因子的响应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根冠比中值为0.23,根冠比在森林生态系统内部数值变化较大;随着土壤质地由黏土至壤土、砂土的变化,根冠比变大;落叶针叶林的根冠比最大,常绿针叶林次之,而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根冠比最小;总体上根冠比表现出与多年平均降水、多年平均气温和干旱度系数等变量显著负相关;次生林的根冠比与降水、温度、干旱度系数等显著负相关,原始林与人工林关系不明显;不同植被功能型和土壤质地的森林,根冠比对气候变量的响应关系不同,证明森林的受影响程度、植被功能型和土壤类型等改变着根冠比对气候变量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用淡水和人工海水(自然海盐比水为8g.Kg-1)处理培养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种胚90d,测定了种胚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淡水处理桐花树种胚能够较早生根,且初次萌根率较高.两种处理下桐花树种胚的萌苗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且两种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淡水处理在幼苗前期有利于根长的伸长,而人工海水处理在幼苗中、后期有利于根数的增加.90d时,淡水处理的茎高和茎生物量分别比人工海水处理的高32.90%和50.00%,均具有显著差异性;而幼苗的胚轴、叶、根的生物量、单株生物量和根冠比及根系活力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试验表明:桐花树种胚在淡水环境里能够正常萌发,其幼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分别使用相同浓度梯度的PP333、 CCC及矮壮醇溶液对洛麦21进行浸种处理后,在室内常温和盆栽的条件下,使用沙培的方法进行种植,然后测定浸种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的生理和形态指标.结果表明,用合适浓度的PP333、 CCC及矮壮醇对洛麦21进行浸种后,都能提高种子发芽率,都能使幼苗的株高降低,根长增长,叶绿素含量和根冠比提高.三种植物生长延缓剂都能起到壮苗的作用,但是综合比较PP333浸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照强度对薇甘菊幼苗生长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比较了生长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薇甘菊 (Mikainamicrantha) 幼苗的生长型。结果表明 :苗高、节间长、比叶面积、叶面积比、总叶面积、净同化速率、支持结构生物量比、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改变 ;然而 ,比茎长、比叶柄长、总生物量、相对生长速率和叶片生物量比却保持相对的稳定。说明薇甘菊幼苗对不同的光强梯度具有不同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对外来入侵植物粉花月见草(Oenothera rosea)生物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株鲜重、株高、单株冠面积、种群生物量、种群盖度、单位叶面积鲜重、叶片数、分枝数、根重、主根长、根周长、根体积、根冠比等指标随入侵时间增加而先升后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随入侵时间增加而先升后降;刈草翻耕后以上指标有明显增长.丙二醛随入侵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该植物随入侵时间有可塑性反应,是先锋物种,演替年限5年.刈草翻耕促进该植物入侵.  相似文献   

7.
通过样方调查,红豆杉在陕西省秦巴山区的分布区域面积为209.19 km2.利用胸高直径平方方法计算生物量,结果表明:秦岭北坡的平均生物量为1.096 t/hm2,总生物量为1 382.06 t;秦岭南坡的平均生物量为3.91 t/hm2,总生物量为65 199.25 t;大巴山北坡的平均生物量为1.38 t/hm2,生物量为4 111.02 t.红豆杉生物量的研究可用于对该植物资源保护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菌剂在赤峰地区叶菜类蔬菜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微生物菌剂"宁盾"在赤峰地区叶菜类蔬菜上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采用微生物菌剂"宁盾"叶面喷施的处理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叶菜类植株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面积、根长、根冠比和生物量等形态指标,筛选适宜赤峰地区叶菜类蔬菜生长的最佳微生菌剂"宁盾"浓度.试验结果表明:200倍"宁盾"稀释浓度的不同叶菜类蔬菜生长状况最好,生长势最强,生物量最高,为本试验筛选的最佳微生物菌剂浓度.  相似文献   

9.
假俭草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定位观察法定期测定假俭草地上、地下各构件生物量,研究其生物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先增加明显,再趋于平稳,最后又下降;在整个生长期中,匍匐茎生物量在种群生物量分配比中始终占有绝对优势,其生物量在6月份达到最大值,叶片生物量在9月达到最大值,且叶片和匍匐茎的生物量及占总生物量百分比在月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根生物量6月份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幅度较小,月份间占总生物量百分比无显著差异(P﹥0.05);假俭草种群根系主要分布在地表,由浅到深呈"T"型分布,根冠比在4、5两个月份变化不大,6月至9月下降幅度较大,此后开始增加。结果表明假俭草种群成坪速度较快,耐践踏,绿期长。  相似文献   

10.
贵州西部杨梅属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民族植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调查研究了贵州西部地区杨梅属植物的食物利用、药物利用以及文化利用的特征和内涵;并对杨梅属植物的名称进行考证.结果表明,杨梅属植物在贵州西部地区与各民族关系密切,形成了独特的植物文化和医药文化;民族民间有关杨梅属植物的食物利用、药物利用以及文化利用的民风民俗,有利于杨梅属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