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吉欧的《让环境说话》中提到:幼儿园不能有一处无用的空间,环境应跟着幼儿对话,应跟着幼儿的需要变化。活动区是幼儿园班级创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幼儿教育的一大资源,创设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区环境,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是发展幼儿游戏水平的重要手段,基于此,笔者通过观察幼儿、调研交流、创设实施等系列动作,对自己所在的小班及平行班级进行了活动区环境的创设与实施,摸索出基于儿童立场下活动区环境创设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
每一位小班幼儿都经历入园适应阶段,他们从相对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环境到有一定规则的集体环境中,入园适应成为幼儿的“第二断奶期”,幼儿极易产生不确定感和不可控制感,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焦虑情绪。每一位小班班主任都要面临解决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的挑战,作为小班班主任,我深刻体验到: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3.
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教师良好的活动环境设计,可以诱发幼儿产生积极行为.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小班幼儿对教学环境有着独特的要求,适宜的、发展性环境有助于促进小班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晓华 《考试周刊》2014,(82):182-182
<正>《指南》提出:"应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环境。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探索、充分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本学期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和班级实际情况,在反复解读《指南》的过程中,我感到为幼儿创设适应当前发展需要的区域环境的重要性,如积累各类活动中的知识点和文明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直接关系到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而幼儿良好学习生活的常规培养关键在小班时期。那么,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相似文献   

6.
班级环境对幼儿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与准备得尽善尽美的环境相比,班级环境适当留白,具有一定的非准备性,不仅可以为幼儿的自由与自主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促进幼儿的真实表达和自我成长,而且可以促使教师深入认识幼儿学习的复杂性与差异性,进一步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班级环境的功能及其创设,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班级环境非准备性的实现,需要教师在确保环境的丰富性、组织性和目的性的前提下为幼儿留下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需要教师坚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鼓励和支持幼儿做班级环境的主人;需要教师关注幼儿学习与探索的持续性,依据幼儿的发展状态不断及时有效地调整班级环境,使之真正成为一个开放动态的教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主题墙创设是幼儿园教师普遍关注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在小班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合小班的主题墙,老师应关注主题的内容与要求,让主题墙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创设与形成,并发挥其适宜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戴美芳 《考试周刊》2014,(11):182-182
<正>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认识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幼儿语言发展亦是如此。对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学习与生活的工具,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习得的。换句话说,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他人的交往中完成的。所以,老师应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成为学习语言的主体,成为语言的主动建构者。一、创设与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相适宜的物质环境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  相似文献   

9.
王茜 《教师》2019,(16):117-118
文章以入园适应为切入点,讨论了混龄班级中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特殊性、生活常规培养的内容以及常规培养的几种方法,认为混龄班级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上有其优点及挑战,教师在生活常规的培养中应关注幼儿刚入园的情绪及心理需要,且在常规培养的方式上要灵活采用榜样法、儿歌法、游戏法,充分利用混龄班级大带小的优势,把小班幼儿的心理适应放在首位,巧妙利用常规培养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10.
刘坤 《生活教育》2012,(12):91-92
在幼儿园班级主题活动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幼儿生命成长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幼儿在班级主题活动环境创设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多彩,激发幼儿探索生命的兴趣,推动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张扬,提升幼儿生命成长的质量,让班级主题环境创设真正成为幼儿演绎富有个性、独具魅力、精彩的生命成长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幼儿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孩子们长大后才会适应这个社会,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我认为在一日生活中要培养好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做到以下几点:一、以幼儿园的整体环境为依托,构思走廊和班级环境,培养幼儿良好习惯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建班级环境。在小班,我们会根据主题进行环境创设。如,小班主题:我的小手变干净。我们把洗手的步骤图贴在洗手间,正确洗手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幼儿游戏的环境创设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心理环境的创设却有所忽视。由于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社会环境适应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其心理环境的创设显得尤为紧迫,而科学游戏与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联系更密切,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因而也更有助于小班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是具体、形象、感性、动态的,为了能让幼儿与环境进行真正的互动,创设的环境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应该将环境的创设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使环境具有情景化、游戏化以及探索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在环境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如珊 《成才之路》2013,(14):26-27
语言是个体思维的外壳、交际的工具。语言表达能力是个体终生必备的能力。因此,语言能力发展必须从小抓起。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小班是幼儿从家庭环境学习语言转入到幼儿园环境学习语言的转折时期。幼儿园环境学习语言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教师引导的学习活动,重在引导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学习语言。所以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小班  相似文献   

15.
丁娟 《福建教育》2022,(3):24-25
<正>班级归属感,是指幼儿对班级在感情上的认同和在心理上的投入,愿意参与班级活动,其根源在于幼儿在班级中得到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尊重和支持,在班级生活中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一部分。小班幼儿班级归属感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探析幼儿的心理需求,开展适宜的活动,通过积极有效的策略让幼儿体验在园生活的快乐,缓解入园焦虑,提升小班幼儿的班级归属感。  相似文献   

16.
班级环境创设能够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对幼儿的全面性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论述班级环境创设对于幼儿教育的意义出发,指出了当前班级环境创设中幼儿自主方面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引导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铭 《林区教学》2020,(3):118-120
班级环境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创设应以幼儿的发展和需要为核心,使幼儿与班级环境产生积极互动。通过观察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现状,得出班级环创存在价值单一、动态性缺失和忽视幼儿主体地位等问题。为发挥其本该具有的隐性教育价值从而提出相应的环创路径,体现环境创设的多元价值、倡导"以动制动"的环境创设、凸显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促使环境能够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怀特说:"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设良好的环境"。班级环境主要包括班级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压抑、紧张、害怕的气氛中,会影响到幼儿一生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追求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班级心理环境的创设,而班级和谐的心理环境离不开以下三个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钟羽 《江西教育》2022,(11):90-91
幼儿园班级环境指的是班级中影响幼儿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能为幼儿提供发展的保障,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当前,"STEM"理念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发展迅速,因此将"STEM"理念融入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本文将以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为抓手,分析当前"STEM"理念...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98):190-191
班级是幼儿园的实施保育和教育的基本工作单位,班级管理的水平体现了幼儿园的办学水平,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小班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有限,管理难度加大,如何做好小班班级管理工作,作者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历,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