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每位教师、家长都关注的问题。要使学生拥有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首先要营造快乐读书的浓厚氛围,其次要搭建快乐阅读的有效平台,提高快乐阅读的质量和层次。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开展"快乐阅读,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其中包括宣传活动,明确读书活动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读书活动,打造平台,携手共育,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的阅读氛围,利用环境,为孩子创造自主的空间,培养幼儿读书乐趣。  相似文献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每位教师、家长都关注的问题。要使学生拥有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首先要营造快乐读书的浓厚氛围,其次要搭建快乐阅读的有效平台,提高快乐阅读的质量和层次。  相似文献   

4.
正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让儿童在阅读中长大是最大的教育道德。在海量的多渠道阅读冲击人们眼球的今天,清原实验小学坚持"以人为本,文化关怀,为学生终身优质发展奠基"的理念,深人探索儿童阅读之"道",让师生亲近经典,热爱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成长。晒晒教师的读书袋:经典作品,有种子的能量!引领学生读书,我们首先要让阅读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校园局域网和教师博客、微信等平台晒读书袋,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读书方法,确定读书的篇目,而更在于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建立展示平台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学会读书,积累知识,锻炼能力。指导阅读,要从为孩子选书开始,让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阅读习惯,使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教师可以用讲故事、表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方法,借助课外阅读的平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课内外相结合的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对传统的阅读提出了巨大挑战,儿童的阅读方式逐渐实现数字化。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阅读平台,从教师上课到学生阅读,从读后分享到学生阅读轨迹的记录,从班级阅读数据的反馈到学校顶层的数据管理,搭建了一个方便快捷而又行之有效的生态阅读链,让学生在数字化校园的虚拟空间内,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读书品位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课外阅读不是语文学习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内外阅读,大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衷地爱上阅读。身为教师必须要开放语文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通过创设阅读平台,养成阅读习惯;延伸阅读内容,培养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组织阅读活动,分享读书乐趣等路径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终生与书结缘!  相似文献   

9.
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让儿童在阅读中长大是最大的教育道德.在海量的多渠道阅读冲击人们眼球的今天,清原实验小学坚持“以人为本,文化关怀,为学生终身优质发展奠基”的理念,深入探索儿童阅读之“道”,让师生亲近经典,热爱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成长. 晒晒教师的读书袋:经典作品,有种子的能量!引领学生读书,我们首先要让阅读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校园局域网和教师博客、微信等平台晒读书袋,是全校师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内容.摘录一句教育格言,学习一位教育名家,阅读一本教育理论或叙事专著,参与一项课题研究,交流一节读书课的新方法,发表一篇读书感悟……在这些个性鲜明的交流中,教师达成的共识是:“人最大的耻辱是不善于思考,最大的快慰是自己的思想得到别人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张帮群 《教师博览》2012,(12):12-13
不久前,笔者在对城乡3000名教师的读书状况调查中发现,教师不读书现象十分普遍,一年能够阅读5本书以上的教师占1.2%,阅读3本书的教师占2.4%,阅读2本书的教师占4.2%,一年没读一本书的教师竟占92.2%。我曾多次为本地教师培训班讲课,内容主要是教师如何读书。我深深感到,教师只有亲近读书,走进读书,热爱读书,  相似文献   

11.
王崧舟老师说“读行天下,有境界自成高格”。本文主要探讨了语文教师的读书问题。具体主要从教师的读书现状,教师读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关于教师读书的一些建议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师阅读和提高教师底蕴的问题。教师的阅读对于提高教师素养,增厚教师底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着不读书,伪读书的现象,针对次,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促进教师,改善教师读书的现状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乃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路径.教师读书的目的在于增强教育涵养、完善行动技能、提高幸福指数;教师读书的内容涵括基于任教学科的、关于成功人士生活和事迹的、关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等人学方面的内容;教师读书的形式主要有个人自主性阅读、同伴交流性阅读和校本研修性阅读;而对教师读书的管理则要求学校创设校园读书的物质场景、提供教师在校的自由支配时间、营造爱好读书和主动读书的良好氛围.这些读书思想对当今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颇有借鉴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田雨华 《文教资料》2010,(25):80-8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可通过读说练写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读书的方式有多种,但教师要多训练学生,授之以方法,让学生愿读书、会读书、爱读书。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时,学生就会从书的海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阅读难,难阅读"这种现象就会远离他们。  相似文献   

14.
宋代大学者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借鉴。为此,本文在探讨与分析"朱子读书法"的内涵、特征以及现今语文教师阅读所面临的困境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而获得朱子读书法与语文教师阅读困扰方面存在的联系,希望借朱子读书法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师的阅读,从而通过阅读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莘塔小学的教师队伍逐渐趋于年轻化,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则成为学校的重中之重。科研能力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因此学校搭建平台,引领教师开展草根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读书交流,积淀理论为了更好地充实教师的理论,培养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人文修养,学校组织中青年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并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教师们结合教育书籍,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对比、反思和总结,畅谈读书体会。  相似文献   

16.
尝试探讨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搭建"读书指导平台""读书交流平台"和"读书资讯平台",从而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伴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2014,(27):17-19
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诉求,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读书活动,成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读书活动的思想、行为导向。在这样的导向机制下,人们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方没法,广开渠道,有效推进读书活动。调研中我们发现,读书节、读书报告会、读书交流会等是各校较为普遍的做法。许多校长明确提出:校长就是要搭平台、架桥梁,让师生通过阅读增知识、长才干、显身手、创业绩。  相似文献   

18.
梳理苏霍姆林斯基的读书思想发现,读书乃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从目的看,读书可以完善教师的教育专业技巧,提高教育专业品质,增长教育专业幸福指数;从内容看,读书主要涉猎所教学科的专业书,成功人士生活和事迹的书,教育学、心理学等人学方面的书;从形式看,读书主要有个人自主性阅读、同伴交流性阅读、校本研究性阅读;从制度和环境保障看,要积极创造校园的物质条件,充分提供教师的自由空间,努力营造教师爱好读书和主动读书的气氛。这些读书思想对当今教师的个人发展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很多,现行的比较实用的主要有: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课题研究、理论培训、微格教学等等。但是教师专业成长最关键的是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大量阅读。但事实上,有的学校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阅读这个最基本的途径。阅读。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他把读书看作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所以,青年教师要尽快成长起来,要把读书看作是一种自觉的学习方式,多阅读,勤阅读,与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底蕴,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20.
教师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而目前广大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不读书、无书读、没有时间读、不会读"等现象。为此,本文建议学校可以从激发教师的学习意识、重视教师的专业引领、搭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营造学习型文化的氛围、加强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等五种策略出发来推动教师阅读,促进教师发展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