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段国辉 《学习之友》2008,(10):10-11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但从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毁了他的一生: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够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的自信.使他走向新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死错了人     
《历史学习》2006,(7):81-81
东家丧妻母,往祭,托馆师撰,乃按古本误抄祭妻父与之。识看出,主人大怪馆师,馆师曰:“古本上是刊定的,如何会错?只怕是你家错死了人!”。[编按]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被中华民族奉为真理,多少人凭借着它走向了成功辉煌之路。但是,又有多少人想过,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呢?毛泽东同志在接见周谷城说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时,周教授却提出了独到的"成功也是失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人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希望自己获得成功。每当成功出现时就会感到一种精神快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功感”,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心理实验证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欣慰,便会激起无休止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是因为自我认识会增强自尊心,促使他们自爱、自重、自强不息。可见对成功感加以培养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成功感。给予学生以正面的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失败是成功之母”,…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学生正确归纳考试成败的原因,进而对“现实自我”进行审视和调整,更顺利地向“理想自我”迈进,一次期中考试之后,我上了一堂心理辅导课。首先我用话题引入:一个人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请问各位: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学生会回答:不一定。)是的,不一定。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可见,正确归因非常重要。今天我们的辅导话题就是“正确归因,不断进步”。归因的领域很广,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等…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对于刚开始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数的个案告诉我们:品尝失败滋味并不能促使他们走向成功,反而使他们逐渐丧失习作的信心。一次表扬、一次成功的习作,能唤起孩子积极的成就动机,能促进学生走向习作的成功之路,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写作态度。所以,对于三年级起步习作教学来说,我们更主张“成功是成功之母”,应帮助学生尽早品尝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乐于表达,树立习作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帮助每一位孩子取得第一次成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但从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毁了他的一生;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够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的自信,使他走向新的成功。每次考试的成绩,每次作文  相似文献   

8.
一位著名的演艺界人士说过一句话:“没有多少人能记住整部电影的过程,但却能记住某一闪亮的细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令人难忘的细节常常成就了一部好电影。同样,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些细节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能折射出教学的理性之光、人性之光。从某一个角度上可以说。这些教学细节体现着数学教学之美,能让我们的教学在简约中蕴涵深刻,在灵动中折射有效。一些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让我对教学细节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如果要问:数学有没有味道?肯定有人说没有味道。如果再问:数学美不美?肯定更有人感到茫然,认为似乎数学无美可言。觉得数学没有味道无美可言的人,是不会对数学有情感的。如果数学教学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有味道有美感,以至于对数学有很深的感情,那么这样的数学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成功。从事数学教学的人自然都希望取得这样的一个极大的成功,因此深入探讨数学之美就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数学之美是确实存在的。数学家普洛克拉斯就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庞卡莱也说过:“感觉数学的美,感觉数与形的调和,感觉几…  相似文献   

10.
谈语文听知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王韧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曾多次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在一个教室里由同一位老师讲课,而学生的课堂吸收率却泅异。实践中感到,在诸多因素中,不容忽视的一条是:相当数量学生的听知能力还停滞在低水平上。听知能力是指“听”的认...  相似文献   

11.
一位心理学家说:“赞赏是对一个人价值的肯定,而得到你肯定评价的人,往往也会怀着一种潜在的快乐心情来满足你对他的期待。”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完美,赞赏不仅仅是对别人取得成就的肯定,同时它也可以成为一种目标,你对他的期待成为他前进的源动力。许多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在身边由于屡遭失败而萎靡不振的例子俯拾皆是,有时候,真实的否定的话语却成为孩子关闭心门的锁。  相似文献   

12.
“读者朋友,新年好!”这一声问候,意味着又一个365日悄然滑落,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新年年年有,但是我们希望每一年我们都有更好的礼物呈现给读者。这一期,我们以“成功”做为本刊的序曲,因为我们发现一个成功的序曲对于一个成功的人生是如此重要。本期的孙老师话题说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是耳熟能详的。这句话没有错。但是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人也是千差万别的,对于一些人,尤其是孩子来说,也许“成功是成功之母”更贴切。看了本期的《前进一步就是成功》和《从做模特儿到爱学习》…  相似文献   

13.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但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一生。所谓成功激励,则是指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和改革教育方法,不断帮助学生成功,使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萌发其潜在的创造潜能,从而走向新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总是这样谆谆教导学生。但基于后进生的心理角度,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甚至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接二连三的失败,会慢慢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自信和勇气,促使他们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引导后进生积极争取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一句无人不知的谚语,但真是如此吗?我认为失败并非成功之母,难道一个人的成功必定要经过失败才能到达吗?失败是一种挫折一种坎坷,但它并不是成功之母,失败与成功是相互并列的,就犹如蛋和  相似文献   

16.
成功体验,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积极愉快的自我满足情绪和感受。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职专生而言,他们对失败尚缺乏理性思考,常常认为只有成功才能导致更高层次的成功。理由是成功和失败在心理上引起的情绪体验是不同的:当学习取得成功.比如掌握一种技能、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毋须质疑,失败的确是成功之母,因为在挫折面前,能够承受挫折的打击、奋发向上、不屈不饶,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走上成功的道路。而实际上,在此过程中能否成功、能否化悲痛为力量,能否再次扬起生活的风帆,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有无自信,有无自信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成功,因为自信也是成功之母。  相似文献   

18.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如果一个人失败以后不善于反思,不去总结经验教训,那么等待他的必将仍然是失败。因此,笔者认为,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反思才是成功之母。  相似文献   

19.
“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是千年古训。但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 ,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 ,往往会催毁一个人的自信 ,甚至因此毁了他的一生 ;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够激活一个潜在的巨大的自信 ,使他走向新的成功。所谓成功教育 ,即通过改革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不断帮助学生成功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形成成功心理和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 ,成为学习的成功者。1 生物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困难原因分析据有关资料的调查认为 ,学习困难生占学生总数的 6~ 10 %。生物学科同其它众多学科一样 ,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20.
导致教师厌教、流失以及教育教学水平难以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职业倦怠。人类有目的行为背后都存在着一种动力,心理学将之称为动机。动机具有激起、调节、维持行为的功能,它的产生和人的需要、兴趣有密切联系。当动机消失,为之所推动的行为会自然终止。当人们对所做工作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的降低,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会给人们的心理、生理、行为带来广泛的影响。生理方面:由于对工作感到身心俱疲,会导致失眠,身体衰弱,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