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007年的女足世界杯、各种奥运选拔赛和2008奥运,让今后一两年变成了体育营销年。这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电视体育营销能否设身处地从客户购买行为、心理和特点出发,尽量消除客户购买和投放中的一切障碍,千方百计给客户购买广告提供便捷,决定着电视能否在即将到来的媒体大战中拔得头筹。  相似文献   

2.
《出版参考》2006,(8X):49-49
一本名为《女人球赛》(Fair Game)的女足新杂志在美国和加拿大发行。杂志定位于美国和加拿大的青年女足、大学女足和国家女足。杂志现为双月刊。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夯实了网络媒体的地位 精彩纷呈的奥运会和奥运报道甫一落幕,喧嚣纷扰的网络媒体奥运报道流量冠军之争就粉墨登场了。四大门户网站,除网易略显低调外,其他三家都调动各方资源,为自己的奥运报道流量寻求数据和实证。围观者或者认为这是一场“闹剧”,但对于各大门户网站,流量冠军之争是必须要上演的一出“戏”,因为投资方、广告代理公司和广告主需要这样的数据。而在笔者看来,无论是“闹剧”还是“戏”,其实都是一些表象,我们更在意的是,谁是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大关县“背篼图书馆”服务模式通过整合文化系统资源和社会资源,用“背篼”为不通公路的偏远贫困地区群众背去了精神食粮,助益“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扶贫策略的实践探索。文章论述背篼图书馆的源起和发展历程,“留守儿童流动图书室”建设,以及政府推动、社会共建等机制;探讨背篼图书馆取得的社会效应及其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田高 《新闻窗》2012,(4):4-5
最近,“走基层”一词在新闻界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几天不见,你问:去哪里了?基本上的回答都是,走基层去了。特别是贵州主流媒体对黔南州长顺县“背篼干部”进行深入报道之后,这一典型成了地方党报记者“走基层”的工作样本。  相似文献   

6.
高考成绩一揭晓,许多媒体立即众星捧月般地“追击”本地高考状元。笔订阅的一份都市报,先是报道省会城市的高考状元,接着又报道全省的高考状元,还将高考状元及其家长接到报社,开通什么“冠军热线”、“冠军家教热线”,好像其他学生与高考冠军通个电话,就能得到决胜高考的法宝似的。而且从6月24日到26日,该报连续三天使用特别显的大版面,其中两天几乎是专版。(6月26日《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7.
悉尼奥运会那些天,除了电视里每天变幻不定的金牌榜,还有一件事挺让我关 注,那就是当地居民的反应。他们中的一些人从一开始就抵触奥运对他们日常平静生活的破坏,先是集会,后是阻挠“圣火”的传递——电视上能看见的就有三回:冲入圣火传递队伍抢火炬,然后试图往海里扔;向队伍投掷水弹;对着火炬喷灭火器。三次都没有弄成。 临近末尾几天,央视有一次播出现场记者在悉尼的见闻,说到有些市民因为嫌奥运太闹腾,都去别的地方旅游去了。我  相似文献   

8.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人肉搜索”正在奥运期间的中国互联网上发动,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冠军郭文珺,在赛后透露,希望寻找消失了10年的父亲。随即,此项“人肉搜索”迅速在互联网上拉开.  相似文献   

9.
“土记者”,是许多人对新闻干事(处长)的俗称。”说他“土”,是指他不在正规记者队伍的行列,无编制,无头衔。叫他“记者”,说的是他要以主要精力从事专业记者所要从事的工作,采访、投稿、写内参,无所不干。别看这支队伍“土”,他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有心人作过粗略统计,仅军队各类新闻干事就有几千人之众,报刊上登的稿件70%以上出自他们之手。所以,认真研究和切实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在这支队伍中学习、工作、生活了23个春秋,当过师报…  相似文献   

10.
周俊 《大观周刊》2013,(12):60-60
善治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国家或组织管理的理论。本文结合善治理论的一些知识和“背篼干部”的行政行为,对“背篼干部”行政行为的作用和乡镇政府治理的变革做出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报纸创新与奥运精神同光──四川工人日报“五环特辑”漫话蔡虹在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提高报纸的质量成为各家报纸求生存求发展的当务之急。各家报纸纷纷推陈出新吸引读者,四川工人日报1996年7月推出的“主持人”制的“五环特辑”体育综合专栏就是这...  相似文献   

12.
省报、市报的“大记者”们信息灵通,交通工具便利,大典型、大人物我们土记者不易“捕捉”到,但“土”也有“土”的长处,“大”也有“大”的短处,土记者对农村情况热悉,基层情况、基层人物(起码是你所在地)知道得多,也有大记者得不到的“农村信息灵通”的一面。我们尽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挖掘“新闻”潜力,以小见大,以“土”制胜,这就是诀窍之一。拿最近的一件事情来说.我县大曹庄村南镇青年农民米素林爱好写作,积极写稿件,提建议,给“改革”出点子,在全国6家单位举办的中国改革建议大奖赛中获奖,并被请到人民大会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下旬。众多报纸都刊发了发生在四川的一条“新闻”《48岁乞丐要娶22岁女大学生》。这条新闻说,四川宜宾地区一任姓乞丐与一名女大学生产生了纯真的恋情,进而海誓山盟。“即使要饭也要供女大学生上完大学”。几天之后,事情真相出来了,这是一条假新闻。任姓男子确有其人。但他并不象新闻中说得那么美好、善良,而是一个经常诈骗。并且玩弄女性感情的人。此人在当地臭名昭著。同他“相好”的女人也很多,人们不知道其中是否真的有一位是“女大学生”。这是一则典型的假新闻,但却使很多媒体上了当。几天之后,报道过此事的媒体重新报道事实真相,引起读者很多议论。  相似文献   

14.
办报"幼稚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不成气候的报纸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逼上梁山”,上不了“梁山”走投无路也会退出些病来。时下报业的流行病,以下面三种为最甚。不妨列出,供报业同仁参考,并加戒慎。一曰“大话病”。唯有说大话才惊心动魄,横扫千军。过去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现在是“人有多大话,报有多大版”,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说追星族,就说得中学生一个个都是歌痴加情痴;说汽车走入家庭,就像人人都做汽车梦;说鳖精营养液,就叫人以为马俊仁拿冠军是靠秘方。说大话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好极端。说人道事,或者好,或…  相似文献   

15.
“足篮排”一直是历届奥运会中关注的团体赛焦点。而今年奥运会上,中国队非但三大球项目,其他的团体比赛项目都不约而同出现了不少变化,甚至相继出现意外,使得每个项目都充满变数,而令人牵心不已。本来被给予厚望的女足悲惨出局、男篮让人期待却命运多舛;女排渴望重振雄风,主力赵蕊蕊却未战先伤……如今,可能留给国人惊喜的似乎只剩下女排了……  相似文献   

16.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07,(13):30-30
曾经帮《青年记者》向一个学者约一篇稿子,没想到他却“迂”得让人吃悚竟然以刊物不是“核心期刊”回绝了。这一方面说明他“核心”崇拜的毒中得很深,另一方面也在于他对“青记”的不了解。其实,《青年记者》在我周围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的朋友和师长们眼里,  相似文献   

17.
奥运来了     
2008年1月1日,随着CCTV-5更名为奥运频道,中国跨进奥运年。奥运来了。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那是一个女孩与一个男孩美丽的约定。2002年初冬的一天,一个女孩认识了一个男孩,那时他刚刚获得亚运会的金牌,是这个项目的中国最年轻的亚洲冠军,但这个项目却是中国队在奥运会上的一个空白。因此,  相似文献   

18.
肖俊仁 《档案》2014,(9):47-49
见到风烛之年的马文彪是在他屋檐下的病榻上,他双腿行动不便,颤抖的双手不能端杯子,喝茶用一把旧茶壶咂,说话困难得若嗫嚅,句子不长却连贯。他声泪俱下地向我们讲述他的长征故事。一马文彪1921年出生在四川通江,本姓陈,叫陈文彪。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家里人口多,巴山蜀水也没能给这勤劳的一家以温饱。那时四川的刘湘、杨森、田颂尧等军阀在这块“天府之国”里割地自肥,大大小小的“棒老二”(四川土语“土匪”)打家劫舍、绑票杀人。  相似文献   

19.
乡村土记者     
近几年来,在泗阳县通讯报道队伍中,有个青年开始崭露头角,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从一九八○年初到一九八三年底,他采写的稿件,被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一百六十余篇,成为小有名气的“乡村土记老”。他就是退伍军人庄勇同志。  相似文献   

20.
新闻失真     
(一)请务必核实新闻源近段看报,竟闹出这样一个笑话。5月27日翻开解放日报体育新闻版被一醒目标题吸引住了,题为《冠军是个“中国姑爷”——施拉格妻子田元曾服役中青队》,报道刚结束的本届世乒赛男单冠军施拉格的妻子竟是中国人——田元,而且曾是中国青年乒乓球队一员!时过两天,5月29日文汇报登了一则报道《施拉格是‘中国姑爷’?——当事人闻言后拍案而起》,传递了最新消息,即当事人田媛听了上述信息后“气愤”、“辟谣”、“以正视听”,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她是“施拉格的妻子”这一事实,以致“施拉格目前也已联系他的律师,决定对此事进行了解和追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