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行林 《新闻窗》2006,(2):47-47
前不久,新华社的一则电讯稿报道: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生本学期第一堂课,学子们早早准备好了新闻学相关书籍资料。准备聆听导师讲授新闻学方面的研究课程。然而,博士生导师屠忠俊教授走上讲台,却说这堂课程学习讨论《大学》和《中庸》,然后开始讲授《大学》第一段的内容。读罢这条消息,颇有些感触。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的火种是在北大点燃的。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开设新闻学课程:该研究会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专业期刊、所以说,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摇篮。  相似文献   

3.
林新 《新闻界》2006,(2):53-54
近20年间,中国新闻界有过多次界定新闻的高潮。最近一次是在2003年。这一年,黄旦在《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发表了《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一文,之后《现代传播》杂志第2期发表了王渝新的《对“新闻”界定的探析》一文。他们对新闻定义的研究,作为2003、2004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两个成果,被写进了《2003—2004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报告中对他们的定义作了这样的描沭。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大陆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孙旭培历史的概述中国的新闻学研究起于近代报业出现以后。1873年,《申报》刊登《论中国京报异于外国新报》;1874年,王韬发表文章《论日报渐行于中土》,以这些文章为起点,中国人开始了研究新闻学的历史。1895年康有为提出“...  相似文献   

5.
简论中国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本课题之前,有必要把传播学与新闻学的概念弄清楚。 传播学是一门以“人类传播”或“社会传播”为研究对象的学科。①而社会传播包括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类型。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信息和新闻事业的特点和规律、新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作用的科学。②它包括了理论新闻学、实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以及边缘性新闻学等。 传播学产生于美国,比较科学的说法就为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独立的学科;而美国的新闻学早在19世纪末就已完善。传播学在20世纪中叶形成新的学科,正是适应了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汉译新闻史著作《泰西新报源流表》,在松本君平《新闻学》汉译本出版之前的1898年已经刊行;1903-1904年间,坊间还可以见到《报章源流》一书。这两部译作与松本君平的《新闻学》和休曼的《应用新闻学》一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对中国人的历史、理论和应用新闻学的最初的启蒙。  相似文献   

7.
《新闻学大辞典》的编纂构思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已经出版发行,180万字,近6000条目,是我国第一部新闻学大型辞书。据各方反映:虽然其中还有一些疏漏,但内容丰富,积词简明,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都是一部手头必备的参考书,也是对“新闻无学”论的有力...  相似文献   

8.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徐培汀教授的专著《20世纪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已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汉奇作序。全书52万字,分述20世纪理论新闻、实用新闻学、边缘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广播电新闻学的产生与研究历程;阐述新闻教育、传播学究的变迁与成果,介绍港、澳、台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与展望走向21纪的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情况。《20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尹立  相似文献   

9.
松本君平著的《新闻学》一书 ,包括绪论和三十六章 ,约 1 1万字 ,几乎涵盖了理论新闻学、实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经营管理新闻学几个分支的内容。其中 ,以实用新闻学的内容较丰富 ,历史新闻学的内容次之 ,理论新闻学的内容又次之 ,经营管理穿插在历史新闻学等有关篇章中。此书出版于 1 899年 ,是日本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适应了 1 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新闻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 90 3年译成中文 ,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 ,今年正好是汉译本出版 1 0 0周年。这 1 0 0年 ,经历了三个时代。先是清朝末年。《新闻学》译成中文以前 ,我国近代一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新闻学专业刊物,是1918年在北京创刊的《新闻周刊》。她是毛泽东当过会员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会刊。从1918年到现在,中国的新闻学专业刊物已经有了88年的历史,累计出版的同类刊物已经不下一百种。她们的发展,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是同步的,互动的。她们在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的高潮中诞生,随着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浪潮的涌动起伏而涌动起伏,同时也对各时期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张威博士撰写的专著《比较新闻学 :方法与考证》 ,新近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 4 5万字。作者曾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公司 ,获新闻学博士学位 ,后长期在澳大利亚从事澳洲报刊研究 ,有着直接涉足外国煤体的体验。正因为有这样一番经历 ,加之作者本人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 ,使本书具备了较高的学术价值。从事新闻学研究的人 ,最好不要漏看本书。本书主要探讨了比较新闻学的方法论 ,对比较新闻学的概念、界定、范畴、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叙述和诠释 ,对比较新闻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历史的梳理 ,对比较新闻学的文…  相似文献   

12.
《当代传播》2007,(6):72
郑保卫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一书,最近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教材系列丛书之一,旨在配合新闻界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读者提供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的读本,同时也是新闻院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和《新闻理论》课教学的必备参考书,还可以作为报考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相似文献   

13.
《新闻学家不是“新闻家”》一文(以下简称《不是》)最初发表在1998年第1期的《新闻前哨》上,后来又被收入《浅论新闻发现》和《大江潮涌》两本文集之中。它的一再发表,使它的影响更为扩大。 《不是》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新闻学家不过是一些只懂得新闻学理论却不会做实际的新闻工作的人,“而记者、编辑应该是‘新闻家”’,“新闻学家的行为目的是建立‘新闻家’的行为规范;而‘新闻家’的行为,却不可避免地要把这些规范打破”,“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学家与‘新闻家’就是一对矛盾,他们之间是立和破的辩证关系。这对矛盾不断…  相似文献   

14.
段勃 《编辑之友》2011,(9):102-104
中国的新闻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1834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刊登的《新闻纸略论》是中国报刊中出现的第一篇新闻学专论。1876年6月上海出版的《万国公报》刊登的《论新闻纸有十益说》  相似文献   

15.
由全国20所院校新闻系(专业)联合编写的《当代新闻学》(以下简称《当代》),于三月底由长征出版社出版发行。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不同于过去的新闻学教材。《当代》把信息作为新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实行两者的统一。它运用信息科学知识,认  相似文献   

16.
传媒书架     
《新闻与写作》2009,(3):92-92
央视主持人芮成钢推出新书《30而励》;《与塔利班面对面:记者亲历阿富汗惊险战事》;《新华社记者笔下的中国改革开放岁月》出版;《徐宝璜新闻学论集》《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出版  相似文献   

17.
刘冰  孙琦 《当代传播》2006,(1):90-9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在沦证新闻学基本理论的科学性方面,杨保军先生的专著《新闻理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堪称是一项新成果、新收获。该书在体系与内容等方面都透出诸多新意,是一本值得关注的专著。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新华书店数度巡猎,终于在一个溽暑骄阳的下午购得了一本第二次印刷的《新闻学核心》。在学术类、理论类著作出版难,经销发行难,再版更难的情况下,《新闻学核心》的再版重印,无疑是这一常理中的悖论。内心的惬意、爽快夹杂着读后的欣喜与冲动,诱发并促使我对新闻学核心这一攸关新闻学和新闻教育总体走势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以学习的感悟为由头凑成新闻学核心的三个层次作为续貂之狗尾,就教于李希光教授。新闻学核心的核心层是:新闻学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有关中国新闻学的研究已有了近二百年的…  相似文献   

19.
新闻真实论──新闻“本质真实论”再质疑何光 一、“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未来的历史”。这话自然不很准确,但它还是把新闻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表述出来了。1918年,蔡元培为徐宝璜《新闻学大意》作序时曾这样写道:“余惟...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1995,(6)
第二届全国新闻学核心期刊评选揭晓《新闻知识》再次登榜本刊讯第二届全国新闻学核心期刊评选于11月在北京通过评审鉴定,共评出15家核心期刊。陕西日报社主办的《新闻知识》杂志再次榜上有名。评选出的新闻核心期刊依次为:《中国记者》、《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