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质疑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及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问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前提。现代教学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解疑答难。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  相似文献   
2.
晚清文化人在来自西方的报刊形式与中国远古的陈诗采风活动之间,构建起来一种联系,认为它们是同一条历史发展脉络上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这一思路给西方报刊形式在中国的存在与持续发展提供了合法性。  相似文献   
3.
指称新闻采写编评者的“记者”一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进入中文报刊,并被普遍使用,但最初主要指报刊的评论写作者而言。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报刊“记者”一词的使用和松本君平《新闻学》一书的汉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闻学》一书在1901年已经由译书汇编社完成汉译,但未获出版。从1903年商务印书馆所刊行的《新闻学》一书的广告、征引和著录等情况看,它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它对记者势力略显夸张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汉译新闻史著作《泰西新报源流表》,在松本君平《新闻学》汉译本出版之前的1898年已经刊行;1903-1904年间,坊间还可以见到《报章源流》一书。这两部译作与松本君平的《新闻学》和休曼的《应用新闻学》一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对中国人的历史、理论和应用新闻学的最初的启蒙。  相似文献   
6.
20年代的梁启超,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在王国维和蔡元培倡导美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育主张。他论及美育使用的是“情感教育”或“情育”,他认为“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梁启超指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并认为有两种人能承担这一“情感教育”工作:一是艺术家,一是从事情感教育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将近结束的时候,中国学术界把目光投向了世纪反思,尤其是投向了世纪交接的前后。人们重新审视在那样个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所走过的路程,并试图从中发现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走向的密码。在这样的学术思潮里,涌现了一大批相关研究成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也包括文学在内的诸多领域。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郭延礼教授就一直关注着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并着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在先后出版了《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和《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8.
9.
在中国现代报刊产生的初期,记(那时被称作“主笔”和“访员”)地位比较低,像1872年创办的《申报》,虽然很快成为上海中报坛的盟主,但其主笔却大多是在科举一途上并不得意的士人,访员也多为机关仆吏,都没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以至于左宗棠斥之为人末路。只是随着报刊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日益增强,记们的地位才一天天上升,  相似文献   
10.
李开军 《中国文化》2013,(2):177-181
1937年9月14日,陈三立病逝北平。1938年3月5日,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在《新民族》杂志上发表《民族的正气》一文,表彰"中国近代最伟大的诗人陈散原(三立)先生殉国了"。文章很短,大约四百五十字,除了略略提到陈三立在湖南赞助维新事业、辛亥后不为满清而死外,用一半的篇幅讲他"殉国"之情景:"这次北平沦陷以后,他因为是八十六岁的老人,身体多病,不便移居,所以隐没在一个小胡同里。不料惨酷无心肝的日本人,还想假借他的名义,派人和他接洽,他叫老仆连打带骂把那个人赶出去了。第二天,日本兵就到他门口站岗,说是来‘保护’他的。于是这位八十六岁老诗人五天不吃五夜不睡,绝粒而死!这是何等的英烈!这种‘不为不义屈’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正气!这种‘从容就义’的精神,比‘慷慨赴难’的行为,有过之无不及!他这一死,应当感动全国的青年、壮年和老年!他这一死,尤其应当感动全国的知识界!他死了,国家丧失一个环宝!政府不表彰这种人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