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欧共体开始参与国际社会人道主义援助活动。1992年欧共体人道主义援助局(ECH0)成立以后,欧共体人道主义援助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欧盟委员会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约占全球人道主义援助的30%。在全球约30个冲突地区和85个国家,ECH0都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那么,其人道主义援助资金来源如何?组织机构又是如何安排的呢?欧共体的人道主义援助具有全球性特点,属于无偿援助,并且不附带任何附加条件,它的惟一目标就是防止和减少人类痛苦和苦难。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22-126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一种"零和"的心理,对新兴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援助以遏制苏联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二战后成立的典型的新兴国家,国家的发展急需援助。自印尼成立到1968年为止,美国对印尼进行了大量的援助,期间其援助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帮助美国稳住了印尼国内的冷战形势,同时也正是这样的转变稳住了其在印尼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有效援助是当前国际发展援助的重议程之一,同时也为国际教育援助直接指明了方向。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对非教育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增强。因此,在有效援助议程下,审视我国对非教育援助的政策与实践,不断提升我国对非教育援助的有效性,这对于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员工援助计划指企业关注员工的职业规划、心理健康和工作生活便利.员工援助计划产生和发展于西方,在引进我国的过程中,势必会像其它西方管理理念和技术一样,遇到文化适应性的问题.通过研究和探讨,主要分析了员工援助计划的主要内容,不同模式以及实践步骤等,并针对如何才能使员工援助计划尽快更好地落地我国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展援助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方发展援助弥补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的不足.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开始接受双边和多边发展援助.这些援助在缓解资金短缺、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而对华援助给援助国带来的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将发展援助政治化,减少或终止对华援助并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大的不利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不会因此停止.中国希望得到发达国家的援助,但绝不依赖这些援助;援助可以促进发展,但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因.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高校实行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以后,高校贫困生就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援助机制,有效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学业和就业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援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做好贫困生援助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城市低收入群体援助政策的理论源于福利经济理论、公共经济理论、补偿理论。援助以生存保障为主、就业援助不足,援助对象以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父代为主,缺乏对子代的援助。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援助政策问题:一是提高对城市低收入家庭子代的教育援助;二是加强对城市低收入家庭子代的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和澳大利亚经济、政治考量的双重视角,探讨澳大利亚政府发展援助(ODA)对我国1978年以来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澳关系的理解,促进相互间的进一步友好合作.澳大利亚是西方最早并长期坚持援华的国家之一,澳援为我国应对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经济、社会问题,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均产生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际教育援助在近百年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其基本内涵,与此同时,不同援助主体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实践模式。作为国际教育援助事业的重要主体,英国、美国和日本三国在援助理念、援助目的、政策工具和援助方式四个方面表现各不相同,形成了强调经验传输的日本模式,强调战略工具价值的美国模式,以及强调领导协作的英国模式。通过对英、美、日三国国际教育援助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援助国的援助理念是受国家利益与文化传统的共同作用而确立的;三国的援助目标在教育领域内各有侧重,但在援助地域上重叠程度较高;不同援助国的政策工具因受到政治体制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但援助的责任与效率的提升是三国共同的追求;国际教育援助方式较为集中,但具体表现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官方发展援助是促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南北差距的持续存在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提升援助有效性成为国际援助领域的重要议题。《巴黎宣言》为教育援助有效性确立了分析框架,援助机构和研究者也依此对受援助国家、援助项目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本文以埃塞俄比亚为例,对非洲教育援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徐涛 《文教资料》2007,(14):26-29
对贫困大学生的援助,首先应当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其次,应当高度重视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规格要求。因此,对贫困大学生的援助,应当确立教育的理念,构建与实施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 援助”的体系。这一体系应当由援助目标、援助内容和援助实施途径构成。  相似文献   

13.
当今大学生遭受违法犯罪侵害事件时有发生,本文运用被害人学和被害人援助论的一般原理分析违法犯罪中被害大学生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探讨开展对被害大学生的援助,这不仅有助于减轻大学生在违法犯罪中的被害后果。而且有利于维护高校稳定。  相似文献   

14.
日本对外高等教育援助主体多元、类型多样。依据交换形态和援助动机两个维度可以将日本对外高等教育援助模式分为四种类型:战略对接型援助模式,以国际理解为理念,利用战略对接的形式满足受援国的利益诉求;资源共享型援助模式,以共同利益为理念,通过与东盟、非盟等区域联盟合作,促进师生国际流动,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基建供给型援助模式,以自力更生为理念,致力于改善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提升科研环境;委托代理型援助模式,以教育开发为理念,向第三方组织提供基金或奖学金,为受援国的学生提供留学机会。每一种模式有各自的理念、动机、目标和行动,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援助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18日,作者倡导成立了江苏省第一家以教师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心理援助机构——“南京市秦淮教师心理援助中心”。在此,作者将两年多的思考和实践撰写成文,以期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6.
魏强  冯兆海  韩春霞 《考试周刊》2015,(14):155-156
如今家庭教育问题愈加凸显,许多家长为此感到无奈与茫然,因而亟须援助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生心理援助工作成绩斐然,援助理念推陈出新,援助技术日新月异,援助主体范围逐步扩大,援助效果不断提升。同时,由于我国心理援助工作的理念和技术源自西方文化,缺乏完整而成熟的本土消化过程,客观上影响到了心理援助的实效性。如何破解这一困境是心理研究人员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文化断层、大学制度文化、文化心理、援助方式四个方面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18.
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公正和公平,而为弱势群体提供远程教育援助则是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在实践层面,我国已经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广大农民和农民工提供远程教育援助,全国农广校也在为广大农民提供远程教育援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电大也开展了残疾人的远程教育援助工作.然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还应积极开展社会弱势群体远程教育援助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弱势群体的远程教育权利和机会,在技术手段上还应混合使用多种媒体技术,增加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援助.  相似文献   

19.
由于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畏难心理,进而导致出现了一些学困生,如何推动学困生转化工作,应当建立科学的援助机制,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本文对建立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分析了建立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立科学、全面、系统的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时期,面对 高考的压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高效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综 合学习能力提升。本文主要就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进行 分析,然后就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详细探究,希冀能借此 理论研究为解决学困生学习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