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混合、熔融挤出,把纳米CaCO3填充到聚丙烯PP基体中去,制得高强度低成本的PP改性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的观察,并对纳米CaCO3改性PP的增韧机理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纳米CaCO3填充PP用量在12份时,对PP复合材料有明显的增韧增强作用,而且可有效地降低原料成本18%~25%.  相似文献   

2.
聚烯烃简介聚烯烃又称烯烃聚合物,是世界上聚合物中产量最大的产品。自1939年聚乙烯开始工业化生产以来,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随着聚乙烯的发展、聚丙烯的问世,其它烯烃聚合物的工业化进程也先后完成,于是就有了聚烯烃作为这类聚合物的总称。聚乙烯和聚丙烯在整个石化下游产品中占有很高的份额,而且年增长率也高于其它合成树脂,在塑料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固然和原料来源充足、价格低廉有关,更重要的是,聚烯烃材料具有性能优异、能够同时覆盖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应用领域的优点。例如通过共聚改性等途径,可以开发出…  相似文献   

3.
根据塑料填充改性的原理,选用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袋和农业废弃物甘蔗渣作为主要原料,采用双辊混炼工艺,通过共混处理来合成仿木塑板材.主要研究了偶联剂对填充体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加入成核剂是结晶型聚合物公认最方便而有效的聚烯烃改性方法。聚丙烯成核剂可使聚丙烯的结晶细微化、结晶度增加,冲击强度、透明度、热变形温度等性能得到提高,成型性得到改善。本文综述了聚丙烯成核剂的种类、特性、国内外现状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0):159-162
通过预处理填料法制备了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采用激光粒度仪、BET比表面积法、FT-IR、SEM和TEM对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改性前后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分子结构与分散性作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粒子经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改性后,粒径分布变窄,比表面积增加,分子结构改变,分散效果好。对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改性前后填充聚丙烯的分散性和界面形态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纳米粒子二元复配填充改性及冷压烧结工艺,制备了Al_2O_3/CaCO_3/PTFE三元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填充显著提高了PTFE的摩擦磨损性能、硬度、抗蠕变性能及拉伸强度,降低了断裂伸长率。当Al2O3质量分数为20%、CaCO_3质量分数为10%时,PTFE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摘自1999年11月11日《化学教育杂志》76卷1479—1501,文中介绍了几种代替汞齐的现代化学填充材料,如玻璃离聚物粘合剂、用树脂改性的玻璃离聚物粘合刺、用酸改性的合成树脂等,这些都有赖于化学家的贡献,而且在将来作为科学领域的一部分,化学在健康呵护领域的不断发展中很可能仍保持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种不同孔径的分子筛(5A、13X)制备分子筛增强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分子筛的孔径、表面处理及填充量对橡胶基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均产生影响.分子筛孔径越大,对提高顺丁橡胶的硫化速率和界面粘结力效果越明显.改性后分子筛增强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撕裂强度都得到提高.改性后的大孔径分子筛13X增强顺丁橡胶材料,能提高材料的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步法制备PMMA/SiO2杂化粉末对小本体聚丙烯进行填充改性。对比了单纯添加杂化粉末和采用PP-g-MMA做相容剂两种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PP-g-MMA用量10份,杂化粉末填充量为2%时,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提高了24%。偏光显微和冲击断面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在相容剂的作用下,杂化粉末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并与基体连接紧密,PP球晶得到细化,杂化粉末具有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0.
1聚烯烃简介 聚烯烃又称烯烃聚合物,是世界上聚合物中产量最大的产品.自1939年聚乙烯开始工业化以来,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随着聚乙烯的发展、聚丙烯的问世、其他烯烃聚合物的工业化进程也先后完成,于是就有了聚烯烃作为这类聚合物的总称,实际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聚烯烃是脂肪族单烯烃的均聚物以及它与其他烯烃的共聚物的一个总称,而且限定为同体聚合物,不包括液体或石蜡状聚合物在内.  相似文献   

11.
聚烯烃大多为绝缘体,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产生静电荷,从而给加工和使用造成巨大的危害.针对聚烯烃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静电问题,大多采用加入抗静电剂和其他相应助剂或填料的方法来降低其所积累的静电量,使制品的综合性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高分子材料的抗静电机理,描述了抗静电聚烯烃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材料学基础实验》大纲要求,介绍利用硅烷剂改性矿物粘土作为活性粘土,填充天然橡胶制备成橡胶复合材料的一种实验方法,并按照国家标准对橡胶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复合材料理论课的基础上,在实验中加深对复合材料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可满足性问题是第一个被证明为NP-complete问题.首先给出两个解之间距离的概念,其次构造出一类单参数填充函数,该函数形式简洁,便于计算.然后,针对可满足性问题提出了一类填充函数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无机粉体的表面改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无机粉体的偶联剂湿法表面改性及应用接触角测量评价表面改性效果的实验技术,获得了样品接触角与偶联剂用量的对应关系,并以此判定样品的表面改性的效果。该实验技术可用于粉体表面改性的科研开发,还可进一步设计成物理化学、材料化学教学的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高聚物材料的阻尼机理,简要介绍了阻尼性能的评价方法,重点阐述了丙烯酸酯橡胶的共混、共聚、IPN、添加小分子及填充改性制备高性能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对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材料应用于耐高温环境的阻尼性能缺乏研究,还有待深入,研制集绿色和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阻尼材料将是未来高聚物阻尼材料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译文更加流畅自如,句内关系更加清晰,有时需要在句子中添加一些在语义上不甚重要的词,这些词可称为填充词(fill-in words)。在译文中加一些虚词,即副词、连接词等,能使之读起来更加流畅,可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和口气,提高了译文的质量。此外,有时还可添加一些不影响总体语义的实词,如动词、名词,使译文更加畅达。以下分别介绍英译文中的虚词填充词与实词填充词。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聚乙烯、聚丙烯中抗氧剂1010的含量。对比分析抗氧剂1010、聚乙烯、聚丙烯的红外谱图后,确定了抗氧剂1010在聚烯烃中的特征吸收峰为1 744 cm-1。绘制抗氧剂1010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抗氧剂1010的含量与其特征峰的吸收强度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 98。用标准曲线测定了待测样中抗氧剂1010的含量,最大相对误差为4%。红外光谱法可以在线快捷准确地定量分析聚烯烃中的抗氧剂1010的含量,对研究抗氧剂在聚烯烃中的迁移性和产品的质量监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石墨改性的本质出发,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改性方法:表面包覆法和掺杂其它元素等.通过改性处理,可有效降低石墨的比表面积,从而大幅度提高石墨负极材料的首次可逆容量和库仑效率,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9.
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导热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除导热性外,希望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AlN由于其良好的导热能力、低介电常数、耐高温腐蚀、无毒等优异性能成为目前制备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一类重要填料.文章综述了聚合物/AlN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填料用量、粒径、表面改性、混杂填充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热导率及其它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常用的热塑性塑料幂律模型、二阶模流模型、Cross模型和Carreau模型等黏性模型表达式和特点。利用仿真的方法得出不同模型下熔体的填充速度、剪切率、剪切应力与温度这4个参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再利用试验的方法采样得到实测值。把仿真值和实验值相对比,得到不同黏性模型的适用场合。结果表明,幂律模型和Carreau模型描述熔体填充速度时比较准确,在填充初始时描述剪切应力和温度变化率时可应用二阶模流模型、Cross模型或Carreau模型,填充后期采用幂律模型更加准确。该结果为合理选取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CAE填充模拟时材料的黏性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