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晋商作为中国十大商班之首,纵横商界500年,在中国商业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积聚了数量惊人的财富,也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晋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适用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这些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在现看看来还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本文通过分析晋商的生长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得出晋商成功的外在原因和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以明清时期晋商为主体创造的晋商文化内容极其丰富,是山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表现在商贸文化、建筑文化、家族文化、戏曲文化等几个方面.结合新时期推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文化发展要求,为有效传承晋商文化,以山西高校教育体系中"晋商文化"课程为考察中心,从建设文化底蕴深厚的通识课、打造学生喜欢的文化社团、设置多样化的课程考核体系三个角度分析晋商文化课堂实践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3.
"晋绅院"是徽县江洛镇的民间古建筑,其建筑格局、房屋结构、装饰风格独特别致,主体建筑雕饰精美,无论砖雕、木雕、脊兽还是门口的石狮,无不体现了浓厚的晋商文化特色。砖木构件上的人物装饰图案,内容丰富、雕工精美。晋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所追求的"诚实守信、儒贾并行"经营理念在"晋绅院"人物雕饰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晋商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晋商精神.他们始终在诚信的框架内行动,用义制约个人或者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并使之成为互动中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偏好,进而变为一种自律性的约束规则.这些自律性的约束规则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经营宝训和道德规范,是一笔泽被世人、恩泽后代的遗产。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建筑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家族史的研究中 ,从实地考察的现存晋商建筑入手 ,以山西榆次车辋常氏家族为个案 ,着眼于晋商家族的世系源流、家法礼仪、家族经济运营、家族教育等层次 ,多角度反映晋商家族文化 60 0余年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人们关注的旅游不仅仅停留在观光、游览上,更多的集中在了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上.在这种热潮中,“晋商文化旅游热”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先明确了晋商文化旅游的基本内涵,接着分析了晋中市晋商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劣势,最后对晋商文化旅游的整合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简述明清时期山西晋商文化和江南苏州贸易文化的历史背景,对受这两种不同文化影响下的普通民居建筑门户中类型特征、尺度、造型、材质、细部装饰等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试以探讨同时期两种不同商业文化意识形态下建筑构件--门户的差异性及其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晋商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文化现象,一个世纪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学术界出版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和著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围绕着晋商兴衰的原因,票号兴亡的过程,晋商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以及晋商与政治、文化、民俗等相关问题的关系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今后应全面突破“就晋商言晋商”的视野局限,关注“晋商与社会变迁”这一历史性课题,进一步挖掘晋商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纵观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化,要数晋商文化最为突出。晋商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晋商文化,是我国商业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弘扬晋商文化,挖掘其基本内容,坚持古为今用,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晋商文化独树一帜。信义观作为晋商文化的特质,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长久的商业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其所包含的信义立身、信义并举、信义合一等主要内容,对于晋商在商业经济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晋商文化的信义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发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促进个人形成良好品德修养、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加强企业核心理念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旗县山陕会馆是一件反映清代商贾文化的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瑰宝。本文通过对山陕会馆建筑中保留的各种组建、雕刻、绘画等艺术精品中的崇儒、信佛、敬道印痕进行分析,探讨清代商贾思想领域儒、道、佛的三家思想之融合。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通过贩运贸易,山西商人的行商足迹遍及东北、西北、京津等地区,促进了这些地区以及本省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省内晋商经营活动舞台和交易场所的山西市镇,也因晋商而盛衰。文章结合不同地域的晋商在这一时期发展轨迹,对山西商业市镇作了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徽商会通儒术与贾事,创造了商业传奇。徽商的富庶是徽州木雕艺术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其贾而好儒的文化精神成就了徽州木雕艺术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近来在山西陵川发现的“书鼓砖雕”文化现象实际是一种国内特殊的曲艺文化民俗事象。这是一种将本地兴盛的说唱文学艺术与砖雕艺术互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民俗事象。从“书鼓砖雕”概念、陵川民居院落结构布局、陵川民居庙宇特点、建筑砖雕工艺及艺术特色、陵川书鼓砖雕墀头题材内容等诸方面对这一民俗事象进行剖析,可为进一步揭示这一民俗事象更深层的建筑关学价值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民族民间文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流传很广.它是各族人民长期劳动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研究、整理民族民间文艺资料,探讨它的美学潜质,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侗族民间文艺为个案,初步探讨民间文艺审美特征,即它的思想内容的先进性、民族性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艺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论福建商人     
福建商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闽南商帮,福州商帮,兴化商帮,此外还有龙岩,汀州,永安,福安,延平,闽清,永泰等地商帮,其兴盛原因各异。福建商人的特点如下:从商历史悠久,人数众多;以血缘为核心,以家庭为凝聚力,不同区域的商人特点不同;商人有着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7.
塔尔寺和拉扑楞寺有着同一的宗教文化思想,以及相近的地理位置,但两者的视觉艺术却呈现极大的差异。文章主要对两者进行艺术上的横向比较,从两寺的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建筑装饰图形、建筑艺术色彩等方面分析同一文化思想之下的不同艺术特点和成就,并找出塔尔寺和拉扑楞寺艺术风格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闽南佛教岩寺是以天然岩洞为空间,集自然山洞和人工构筑为一体的,一种非独立的附岩式石木结构建筑。其选址位置从平原山林到悬崖峭壁均有,具空间小巧灵活,布局变化多端的特点;既有洞穴幽深的特色,又具闽南传统建筑样式与装饰风格的特点,体现了建筑和环境的高度协调,极具独特的地域特征。作为不可再生的历史建筑遗产,闽南佛教岩寺融汇了洞穴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宗教哲学、社会心理等诸多价值,被赋予众多宗教内涵与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19.
书院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一种文化机构,集藏书、校书、读书、治学于一体,对传播思想、繁荣文化、培育人才、发展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通过晋商家族书院在融入人文精神、选址、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将教育思想与书院环境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晋商家族书院的环境营造;并对今后晋商家族书院文化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近代中国社会集信贷、汇兑一身的金融机构,山西票号的信用性质长期以来为人们所质疑。从资本执行职能、经营业务、服务对象、信用形式等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山西票号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银行而非封建社会的高利贷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