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留德学生通过翻译、著述、讲学、举办文化展览等多种渠道,向德国传播了中国的传统学术、音乐和现代社会科学,展示了中国人的良好形象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一战后中德关系的改善和留德教育的发展为留德生对德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基本前提,大力宣扬中国文化是留德生的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责任,20世纪上半叶德国中国学的发展及德国知识界对中国文化的强烈兴趣,为中国文化的对德传播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关于德国职业教育的讨论如火如荼,学习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普遍认同。由于众多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国家都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德国模式的优势,所以对德国模式的认识需要从制度层面深入到文化层面。在历史机缘中产生的"共享意识、以社会声望为导向的职业传承、私法传统、新教伦理、行会传统、普鲁士文化和现代联邦民主理念"是德国的职业文化的核心意涵,中国要想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除了教育改革以外,还需要翻整中国的社会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中国文化,不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单纯延伸,而是在同西方文化激烈冲 撞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西学东渐中,德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大。而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康德和黑格尔哲学的传播,不仅播种了科学、民主、法治的理念,而且以其新的伦理价值为中国传统的现代转型注入了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17世纪,以"礼仪之争"为发端,中国的历史、哲学和文化传入欧洲,成为当时哲学家热烈讨论的对象。一些并不全面熟悉中国文化也不精通汉语的德国作家从中国文化汲取了灵感和启迪,把中国形象当成乌托邦式的人间天堂,借以对比德国当时困苦的现实生活。德国巴洛克文学中出现的乌托邦式人间天堂的中国形象,跟现实中的中国形象差之千里。这种中国形象的误读、改写和重建恰恰表明了文化传播和碰撞的过程中人们对异国文化的研究和吸取往往取决于自身的处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18世纪的德国通过“狂飙突进运动”创造性地提出“文化”的概念并以之与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英、法创立、延续的“文明”概念相抗衡,有效地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并从文化上整合了分裂的日耳曼人,配合了德国经济、政治、军事的崛起,奠定了迄今为止的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本文较全面地对18世纪文化与文明的话语博弈及文化与文明的深层关系作了深入辨析,提出了中国当下有必要借鉴德国18世纪开创文化概念的思路和过程,思考中国如何突破西方主流思想搭建的文明和文化两套话语体系,为当下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观念,以及用什么样的逻辑思路去建构这样的文化观念提供一种历史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德国的发展轨迹极为典型。自从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德国借着国家统一和两次工业革命的东风,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当时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随后德国相继经历了战争、战败、再复兴、再挑起战争、再战败。在二战后,德国终于跳出战争怪圈,与其欧洲邻国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成就了今天德国的大国地位。德国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再度迅速崛起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尤其在崛起方式、统一问题、外交选择和文化实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德国媒体纷纷报道此事,然而由于中国是与德国相距遥远的陌生国度,德国对中国的认识并不全面,德国媒体对莫言获奖一事的报道和评论是否客观公正也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文学和文化对德国民众来说仍然是陌生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陌生"理论可以帮助分析德国媒体对中国的认识。通过对三家德国主流报刊对莫言获奖这段时间内的报道和评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结合"陌生"理论,可以探究德国媒体表现出的对中国的认识上的特点以及这些认识上的特点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
留学德国一直以其“免费午餐”的特点吸引着众多的中国学子们,哪怕语言这一关得重新学起,每年仍是有大批的中国学生前往德国求学。但是最新消息传来,德国方面将在2005年开始征收大学学费,相应的也会伴随另外一些教育改革。就这一问题,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部专家对德国留学政策和教育体制的变动做一下解答。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部代表的德意志学术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民族,在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又含有丰富的道德伦理资源。我们的大学德育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伦理道德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使之在培养跨世纪人才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摧残。现在50岁以下的两三代人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感到生疏、隔膜,对民族优秀传统的精彩内涵更是知之不多。即使在文化人中间,也形成一种与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断裂。最近,在一次中国文化的国际研讨会上,一位德国学者说,他在德国碰到中国的年…  相似文献   

10.
面对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引发一次又一次的学校音乐教育改革。面对声学环境的变化和外来音乐文化的涌入, 再一次引发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本文以德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为主线, 阐述了德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传统文化是中国实际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要求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必然包括了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缺一不可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实现发展的基础和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不断弘扬着中华“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实现了“民本思想”向“人本思想”的转化,寻得中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和谐”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武侠影视剧也风靡中国近二十年。但是,这些影视剧除了在票房和收视率上获得收益之外,所提供的后续产业开发的空间却极其狭小。中国武术产业的局面依然是门可罗雀。这种尴尬,和中国武侠影视剧过于抽象、空洞地表达武艺本身以及武艺所内涵的精神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武艺作为影视剧的形式载体,可以采取具象化或抽象化的方法加以表达,但武艺背后的精神文化却必须以具象化的方式展现。  相似文献   

13.
两希文明发展历程的固有特点造就了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涵,而美国影片《2012》所展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及其所褒扬的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拯救精神正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主题。透过欧美电影了解西方文化,减少因中西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误解和冲突,促进中西文化深层次的交流和融会贯通,提升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信,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汉字文化对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多有影响,这种影响在西方文化浸入东亚之前尤显强烈,而这些地域对汉文化的吸收亦为迫切。文章选择中国才子佳人小说《二度梅》、《好逑传》为例,来具体考察汉字文化对它们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因地域之不同(文化背景)显出差异。  相似文献   

15.
民间信仰文化是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洗濯而流传下来的精华,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与羁绊,它以通俗易懂、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民心,将全体中国人紧紧连在一起.而台湾和大陆民间信仰不管在形成还是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笔者阐述民间信仰文化在中国的影响,探讨台湾与大陆民间信仰文化的渊源,提出加强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交流的一些建议,旨在突出民间信仰在加强海峡两岸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以便更好地发展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6.
藁城宫灯因其造型美观在我国灯具艺术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到今天,仍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我国传统文化对藁城宫灯的艺术造型影响深远,使得藁城宫灯在满足实用功能基础上,呈现出多种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委婉语看英汉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由于各个民族的文化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着差异,使得委婉语在表现形式上也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存有异同。本文从英汉语中委婉语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使用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今天,我国跨文化交流处于空前繁荣,许多人只是热衷于跨文化交际中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却忽视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文章就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同时就如何提高年轻一代特别是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素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龟文化发源于上古神话.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先民发现了龟的神奇能力,在龟身上寄托了对生命的崇拜.经过各朝代的发展演变,龟文化经历了从辉煌到衰退.在这一演变过程中,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符号学意义,即能指:堙堵、自保、防御、退缩、缓慢、智慧、神秘、力量、生殖崇拜十项;所指:和谐的自然精神、顽强的生命意识、穿越的宇宙意义三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西方文坛“怪才”卡夫卡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没有结论的话题。作为一位西方作家,他对中国文化显示出了极高的热情,这可以从卡夫卡的日记、书信及谈话中清晰地看到,他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对中国新时期作家们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如宗璞、余华、莫言等作家在言语中都表达过深受卡夫卡影响之意,并都将他当作借鉴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