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频道专业化的背景依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促使电视业的发展并使之走向成熟,同时,电视传媒以及电视与其他媒体的竞争也将日益加剧。这种竞争是长期的,它以争夺受众、抢占受众市场的最大化和相对固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传统的传播会从传播手段、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等诸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大众化的“广播”会渐渐变成细分化的“窄播”,频道专业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青年受众是大众传媒受众群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也是大众传媒最为重视的受众群体之一。对青年受众来说,大众传媒可称其为是他们的“师与友”。广大青年受众不仅将大众传媒视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将其视之为消遣娱乐的最好方式。近年来,随着传媒竞争的日趋激烈,各传媒都试图通过自身结构进行不断变革和调整以广泛适应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的要求以期达到在竞争中取胜的目的。尽管如此,传媒对青年受众的传播效果仍不太理想,如在传媒如何才能适应、引导青年受众,传媒与青年受众之间在传、受问题上还有多大差距,以及传媒怎样更好地为青年…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媒(即新闻传播机构)与新闻受众(即新闻接受者),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结构。从传统意义讲,新闻传媒始终主导着“话语权”,媒体扮演的角色类似漏斗,只有经过它的筛选传播到新闻受众的新闻素材,才能够产生传播效应。受到集中关注。但随着电子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日进千里。新闻受众的地位渐渐从“被动”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4.
先从媒介的“双重出售”谈起:一方面,媒介通过出售自己的传播资源获取受众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出售自己的受众资源获取广告资源。如果将时下流行的“注意力经济”引入传播领域,那就是:传播回收并出售给广告主的正是“受众的注意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说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 不难发现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已成为当下传媒个体间竞争加剧的动力。媒介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而注意力能否成为恒久的资源,取决于信息源的影响力,也就是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李声 《视听界》2006,(1):133-134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以信息及其衍生产品为主要产品形式的传媒组织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并更多地呈现为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因此,对源信息进行深度智力加工,使受众以更便捷的方式来获得更高价值的信息产品,就成为传媒组织竞争的关键之所在。而“人”作为信息的加工者,是信息的智力附加值的创造者,必然是传媒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传媒组织必然要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来构建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所谓竞争中的成功媒体,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们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和把握在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受众已有的和正在产生的,尚未被满足的信息需求及其趋势,并能做出富有成效的传播操作的媒体,换言之,认识和把握趋势就意味着能够发现机会,因此,通过传媒调研,分析一种趋势,搜索出可能的发展结果,是传媒参与传播市场竞争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于莉 《记者摇篮》2005,(8):56-56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作为管理学术语最早出现在美国著名管理学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书中,他们提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基于此。国内传媒学者提出,“报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核心团队、核心内容和核心受众三者构成”。  相似文献   

8.
朱春阳 《今传媒》2003,(6):80-82
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媒市场定位”成了传媒人熟悉的词语。但是,如何恰当地为传媒定位呢?常常听到一些传媒的老总抱怨,说他们为了为传媒定位,花了大量的钱进行调查,找到了传媒受众最需要的信息类型与服务方式,但是,真正去做了,效果并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有关传媒定位的基本问题没有被认识清楚,其中,首先是对市场定位的效用问题的认识。 一、传媒市场定位的效用 关注传媒市场定位,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市场定位的效用,即为什么要进行市场定位?传媒市场定位是传媒竞争的产物,它标志着传媒竞争由原始的、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是指对竞争的认识状态)开始向有意识的、有序的状态发展,应该说  相似文献   

9.
如今,传媒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为此,有人提出了寻找传媒的“无竞争空间”的观点,认为媒介应该寻找和开发未被竞争对手发现的“处女地”,这样既可避开与对手正面交锋,又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如果说正面交锋是争夺受众,那么寻找‘无竞争空间’则是分享受众。”这一观点的提出恰恰符合当今传媒市场分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媒体竞争的核心问题是能不能抓住受众、满足受众。当前,创新创优已经成为电视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三贴近”,才能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源源不断地以精品力作吸引观众的眼光,赢得观众的信任,谋求生存、发展、和谐的优势,使电视传媒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1.
我国晚报发展势头仍很迅猛,目前全国范围内有150多家。但在与日报这里专指党委机关报、都市报包括早报、晨报、快报、时报、生活报等、专业行业报以及电视、广播、因特网等大众传媒的竞争中,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和多元化的休闲方式,已使受众进入“分众化”传播时代,传媒的“窄播”趋势日益明显,不少人远离了晚报。如何营造“媒体社区”?这不仅关系到晚报的特色定位,同时关系到晚报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晚报在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晚报营造“媒体社区”就是倡导这么一种理念:“社区”的建设者———报人,与“居住者”—…  相似文献   

12.
媒介的核心受众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红 《新闻爱好者》2003,(11):16-17
媒介的市场定位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媒介自身定位和媒介的受众定位。当前,媒介之争已经成为受众之争。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受众就等于赢得成功,而赢得受众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传播对象。所以,受众定位是媒介定位的关键,而核心受众定位又是受众定位的关键。无论哪一种定位,成功的秘诀在于,寻求市场“缝隙”和传播“盲点”,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作为商业化运作的结果,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媒介格外重视受众调查,每一种媒体、每一家媒体都确立自己的核心受众,并根据受众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13.
孔昭巍  许政 《视听界》2002,(3):26-27
“传媒”竞争的实质是什么?30多年前,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谈到传媒“传播”的非单向性时指出。传媒一直在悄无声息地“租用”受众的眼睛和耳朵,通过隐性收费——受众在不知不觉中以其对节目的关注来“交费”——而获取最大的注意力资源,然后将这个资源以不菲的价格卖给需要这一资源的人们——需要做广  相似文献   

14.
赵步云 《新闻传播》2007,(12):49-51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美国的普拉哈拉德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在组织内部经营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的知识和技能。”那么,什么是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呢?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该传媒在经营和发展中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的资源和能力的总称。具体地说,它是该传媒以其主体业务(如新闻传媒的采写编评)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众多传媒中保持独特竞争优势的那些资源和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企及和模仿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新闻传媒间竞争的加剧,受众已经成为新闻传播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谁拥有更多的受众,谁就拥有更为广阔的新闻市场。相对于其它媒介,稍纵即逝的广播传媒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竞争中稳固地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决定着其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人人即媒体”与大众传播要素的质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传播主体复杂化、“话语权”垄断的消失、“把关”的缺失三个方面论述了“人人即媒体”与大众化传媒要素的质变。作者认为,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作为传播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因互联网使人人参与大众传播成为可能,与传统媒体相比,已发生了质的改变,对人类传播的深刻影响还未充分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传媒极其发达且竞争激烈的时代,公信力对于传媒来说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是传媒“吸引受众眼球”并取信于受众的法宝,是传媒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更是传媒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报纸的扩版、广播电视的增设频道、网络的崛起,传播业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进入了信息过剩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受众有限的注意力和相对过剩的信息构成了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于是,如何让特定的信息从信息海洋中脱颖而出,吸引受众的视线,进入受众的眼球,便成了信息取得传播效果的大前提。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信息的“易读性”,就成为信息过剩时代传媒竞争的新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类产品普遍存在供过于求的现象,市场的竞争已由过去的产品竞争演变成品牌的竞争.在日益产业化的传媒市场上,品牌竞争力已成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从媒体的“双重销售”来看,一方面媒体通过出售自己采集、制作、购置的传播资源获取受众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出售自己的受众资源获取广告资源.如果套用“注意力经济”这个概念,媒体出售给广告主的正是“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0.
蜀舒 《新闻记者》2007,(7):41-41
张立伟著《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着重提出传媒竞争十大法则:即三个关于媒体的法则——策划竞争超常规发展.核心竞争力与非核心竞争力合成现实竞争力,信息灵通的机遇主义;四个关于受众的法则——兼顾受众、对手、自身的三维竞争,满足是有用和愉快的混合物,受众追求价值最大化.要么更经济、要么更出色创造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