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硒对不同训练状态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建军 《体育科学》1999,19(3):74-77
研究结果表明:安静状态下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最小,显示不出硒营养的必要性。随着运动激烈程度的增加,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增加,硒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长期训练状态显现出“适宜”硒水平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显著性作用和缺硒损害机体抗氧化功能的不良作用,但未表现出补硒的明显作用。在脂质过氧化反应最激烈的急性运动后恢复期只有补硒水平的硒才显著抑制了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
芦丁和维生素C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了芦丁和维生素 C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脂质过氧化水平 (L PO)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芦丁和维生素 C可降低大鼠力竭运动后脂质过氧化水平 ,提高大鼠力竭运动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此结果说明 :芦丁和维生素 C可减少力竭运动后因脂质过氧化而产生的自由基 ,提高机体抵抗运动性疲劳的能力 ,并对防止运动损伤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剧烈运动对人体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15名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前、后的血浆过氧化脂质(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维生素E,发现运动后5分钟LPO、RBC-OD含量显著增高,提示剧烈运动不仅引起机体自由基产生增加,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而且也动员了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但以更能体现机体抗氧化防御功能的SOD/LPO和GSH-PX/LPO为指标进行观察,发现运动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实际上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4.
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游离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游泳运动方式,观察了大鼠90分钟运动后,耗竭运动后即刻和耗竭运动24小时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能力和游离钙含量的变化。发现:90分钟运动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能力和游离钙含量未见明显变化。而耗竭性游泳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游离钙含量显著下降,24小时皆基本恢复。结果揭示耗竭运动时,机体内源性自由基产生,抗氧化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和心肌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G804.7 9700072维生素 E 和硒对运动大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刊,中]/陈彩珍,卢健,许豪文∥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6,16(4).-17-21表7(DW)鼠∥线粒体∥维生素 E∥硒∥抗氧化∥影响给大鼠腹腔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复活注射液0.4ml/kg,W.D,45天,测定疲劳性游泳前后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有关指标。发现,亚硒酸钠维生素 E 使大鼠游泳耐力提高了75.28%,并抑制大鼠疲劳性游泳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程度,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  相似文献   

6.
运动增加了氧耗量,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下降以及脂质过氧化机率的提高,同时还降低了红细胞膜的流动性。但经过专业训练后的运动员,其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及红细胞膜流动性却有增强的趋势。由此认为规律性的专业运动训练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以及增强红细胞膜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游泳对老年人血清中自由基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常年参加游泳运动的老年人与不常运动的老年人血清中自由基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比较 ,探讨游泳运动对老年人血清中自由基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常年参加游泳运动的老年人血清中脂质过氧化水平低于不常运动的老年人 (P<0 .0 1) ,而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不常运动的老年人 (P<0 .0 5 ) ,表明游泳运动能够降低老年人机体内自由基水平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将小白鼠24只随机分为安静组、训练组,观察训练40天后小白鼠心肌、肝脏及股四头肌各组织中脂质过氧化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运动能起到清除自由基和提高体内抗氧化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冬泳对老年人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经常参加冬泳运动的老年人与不参加运动的老年人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物的比较,探讨冬泳运动对老年人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冬泳运动能够降低老年人的TC、TG、VLDL和MDA水平,提高HDL和SOD水平,表明冬泳运动对改善老年人脂类代谢、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长期有氧运动对小鼠骨骼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C57BI。/6J雄性小鼠跑转笼为运动方式。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抗氧化酶MnSOD,GSH-Px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脂褐素和MDA含量。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脂质过氧化程度加重,MnSOD活性在衰老初期有升高但后期显降低,而有氧运动训练可明显降低衰老初期骨髂肌线粒体内脂褐素含量,提高GSH-Px活性。这提示长期有规律的适量运动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骨骼肌的氧化应激,诱导增强抗氧化能力,对延缓衰老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广泛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在氧化脂蛋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有氧运动引起的内源性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有可能通过抑制脂蛋白的过氧化这一机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假设,阐述了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探讨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延缓作用及抗氧化作用途径、脂代谢途径,以ApoE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有氧运动对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血脂、血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肝MDA、肝SOD的影响。结果:ApoE-/-小鼠形成明显斑块,存在氧化水平的升高和血脂紊乱,运动可使斑块面积减少,使ApoE-/-小鼠血oxldl、肝MDA降低,肝SOD升高,但运动没有影响ApoE-/-小鼠的血脂水平,且运动均不影响正常状态,即C57小鼠的脂代谢和氧化水平。结论:运动可通过调节机体的氧化抗氧化水平,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独立于降血脂途径。  相似文献   

13.
堆生素E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一些研究认为.急性运动或长期运动训练可能造成血液VE水平的低下,但也有不同结果的报导。VE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关系密切。但运动后和训练期如何正确补充VE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有氧运动在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对主动脉一氧化碳(CO)的影响,子高脂膳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过程中,施以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8周后检测主动脉CO含量。结果显示,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每天60分钟和120分钟的游泳训练,大鼠主动脉CO含量显著升高,分别增加了37 37%和51 60%(P<0 01)。提示有氧运动刺激主动脉产生CO增加,可能是其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从事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血脂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太极拳对老年人健身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经过长时间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整体血脂状况均有所改善,且效果明显。通过锻炼,老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升高,达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效果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肥胖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肥胖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肥胖引起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如C反应蛋白、脂联素、瘦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异常,可加速血管内皮炎性反应,与肥胖密切相关的脂代谢紊乱、血液流变性异常、胰岛素抵抗,亦可诱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从多个环节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对肥胖症患者早期进行运动干预,有望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的进一步发展,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长期运动训练对老年小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小鼠跑转笼运动方式,研究了从5月龄开始为期8个月的运动训练对小鼠心肌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心肌线粒体MnSOD和GSH-px活性有升高趋势,而运动训练组小鼠心肌线粒体MnSOD和GSH-px活性又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衰老过程中心肌线粒体自由基的产生增加,从而诱导抗氧化酶产生增加。而长期有规律的适量运动训练能适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4周有氧运动对肥胖儿童少年运动减肥后体脂率、胰岛素、血脂、血管慢性炎症因子等动脉粥样硬化致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11年上海巅峰运动减肥夏令营的30名肥胖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4周中小强度有氧运动为主结合适当饮食控制的减肥运动训练。分别于运动减肥的前一天和最后一天测试受试对象身高、体重、体脂率等身体形态指标及血液指标。结果:运动后肥胖儿童少年体脂率显著下降,空腹血清胰岛素、血脂水平与运动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血清脂蛋白酯酶水平明显升高,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降低。结论:4周有氧运动可以明显降低肥胖儿童少年的肥胖程度、胰岛素水平,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脂代谢,一定程度上抑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炎性病变,对预防肥胖青少年成年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动与脂蛋白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脂蛋白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运动对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有关运动与脂质、脂蛋白代谢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负荷有氧运动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及心肌AngII含量的影响,为动脉粥样硬化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动脉粥样硬化组(AS);动脉粥样硬化 60min有氧运动组(ASAT1);动脉粥样硬化 120min有氧运动组(ASAT2)。放免法测定血浆及心肌组织AngII。结果:AS组与NC组相比,血浆AngII显著升高(P<0.05);心肌AngII显著升高(P<0.05)。ASAT1、ASAT2两组与AS组相比,血浆AngII显著下降(P<0.05);ASAT1组心肌AngII显著低于AS组(P<0.05)。ASAT2与ASAT1相比心肌AngII显著升高。结论:60min有氧训练可以使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和心肌组织AngII降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120min有氧训练与60min有氧训练相比,使该过程中大鼠血浆和心肌AngII升高。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并不能进一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