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群英争促销 据传,太平洋某一岛屿上的居民一年到头都赤脚。英国和美国两家皮鞋公司为开拓这一市场,同时各派去一位推销员。数日后,这二位同时向公司发回一份电报。英国的是:该岛无人穿鞋,在此销路不通;美国的是:该岛无人穿鞋,销售潜力极大。之后,两家公司各按各的情报办事,结果,美国公司当年销售量增长17%,而英国的则当年倒闭了。事之真伪,无暇考证;但选用推销员,一定要找那些富有心计的人。 一、金姆耍猴促销 美国雷顿公司总裁金姆早  相似文献   

2.
高锟,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生于上海,求学于香港,深造于英国. 1960年,当高锟加入英国标准电话与电报公司旗下标准电讯研究实验所时,各研究机构已注意到公众对改善通讯设施的强烈需求.此时,高锟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和发展一套利用毫米波长的微波传送通讯系统,将通讯设备的资讯传送能力提高50%.  相似文献   

3.
电视的发明     
电视的发明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其中涉及到的发明家有大学的教授,有企业界的贤达人士,有大公司中的研究小组,值得重点提及的还有一位14岁的少年。最早对电视的研制发生兴趣的人是意大利血统的神父,叫卡塞利。他由于创造了用电报线路传输图像的方法而在法国出了名。但他对电视的发明只开了个头。他只能用电报线路传输手写的书信和图画,电报线路上的其他信息干扰了他的图像,常常会使被传输的图像变成散乱的小点和短线。1908年,一个叫比德韦尔的英国人给《自然》科学杂志写信时谈到了他自己设计的电视装置。这封信使苏格兰血统的电气工程师坎…  相似文献   

4.
奇妙的传真     
在电信家族中,“传真”是继电报之后的另一颗“寿星”。早在1842年,英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贝恩就提出了用电流自动传输和记录图像的设想,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传真机。在谱写家史过程中,“传真”曾一度被人们划归为电报族系。其实,它和电报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普通电报只能传送信息的内容,而不能传送信息的形式,收报人收到的电报,只是电报员的手抄件,或者是电报机的打印件,而不是收报人的亲笔手迹。传真通信则大不一样,它既能传送信息的内容,又能传送信息的形式。凡是普通电报所不能直接传送的,用传真通信都可将其原样“照传不误”。 用普通电报机传送指示、命令、会出现发错、抄错和译错的情况。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四码电报”,每个汉字由四个阿拉伯数宇代替。在传递过程中,假若将一些关键字搞错了,就会带来严重影  相似文献   

5.
旧闻·世界     
1891年9月13日《纽约时报》澳门与台湾来自伦敦的电报和报道已是第三次说"葡萄牙人正和英国谈澳门的出售事宜",还称,"如英国买下澳门,就会把它拿来和中国交换台湾岛"。很难理解这些谣言背后是何  相似文献   

6.
《学习之友》2014,(1):60-60
1881年,也就是光绪七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公共租界埋电杆,装设电话二十五家。第二年,大北电报公司又在外滩创设第一家电话局。  相似文献   

7.
罗伯茨电报是研究战后初期英国工党政府对苏政策的重要文献,它对研究冷战起源的意义,可以跟乔治·凯南的长电报相提并论。罗伯茨认为,应抓住时机,直面英苏关系现实,反思苏联思维方式和俄罗斯外交传统,以便对苏联外交政策形成正确认识。罗伯茨的分析和建议,显著推动了外交部大幅度调整对苏联政策的步骤,从而加快了英国同苏联冷战对抗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英国钢铁集团公司(British Steel Plc,简称BS)在20世纪90年代前是英国一家国有企业,于1995年实行私有化,现为上市公司。该公司为欧洲第一大钢铁企业,1997年钢年产量达1700万吨,相当于我国宝钢(860万吨)和鞍钢(830万吨)产量之和。BS是英国最大的综合性钢铁联合企业,拥有铁矿石、焦碳、炼铁、炼钢、轧钢、运输(港口、码头、专用铁道等)一条龙  相似文献   

9.
大东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不同,就意味着其走过的路也不同。”今年32岁的大东是杭州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从1998年大学毕业到2003年,四年多的时间里大东历经了四次考研与工作的轮回——11月份辞职准备考研,次年1月份考完研找工作。2003年,他终于达成了自己的读研心愿。轮回,始于理想大东的本科是杭州丝稠工学院的服装材料与营销专业,但是他的理想是做一名高校教师。“我想考取研究生以后去大学当一名教师,我很喜欢教师的职业,或许只有考研成功才有机会。”这成了大东后来考研一个…  相似文献   

10.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在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时遇上了因信号微弱而使电报无法接收的难题。汤姆生为此闷闷不乐。于是,他的几个好朋友陪他乘游艇去外海散心。  相似文献   

11.
1720年的南海泡沫是历史上第一次证券泡沫事件,"泡沫经济"一词即来源于此次事件。南海泡沫事件给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英国伦敦的整个金融业带来了巨大打击。1711年,英国政府为了向南美洲进行贸易扩张,专门成立了南海公司,公司因拥有1170万英镑的英国国家债务而成为英国最大的债权人。1720年1月,南海公司向英国政府  相似文献   

12.
徐维敏  王巍 《音乐世界》2008,(15):84-87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养儿当养汪大东。"的确如此,作为儿子,大东的孝顺,让我们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作为偶像,大东的执着,让大家都感到了他的努力;这样一位优质偶像,真是让人不得不爱。  相似文献   

13.
自1949年以来,我国有37座建筑物首次被载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它们是:七楼:北京电报大楼,北京民航大楼、北京三里河办公楼、北京国家建工部大楼、上海文远楼、杭州航站楼、乌鲁木齐航站楼。三堂:  相似文献   

14.
发电报     
队员们都知道电报吧?电报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有了电报,文字就可以通过电流(有线)或电磁波(无线)进行远距离传递。虽然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电报已经很少被人提及了,但电报在世界通信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雅彬 《小读者》2010,(11):46-46
16岁时你在干什么?忙着做功课还是玩?英国少年欧文斯16岁时通过经营公司.赚得他人生的第一个100万英镑(约合150万美元,1000万人民币)。  相似文献   

16.
<正> 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为了侵略的需要,多次提出在中国的大陆和领海内架线的要求。清政府颟顸愚昧,对于外国侵略者的架线之请、始则回避,继则退让。海上通信权和海线登陆权率先被夺,仅保存下陆地通信权。这为中国以后自主兴办电报保留了基本条件。当然,此时的清政府还没有认识到电报的重大作用。到了70年代,电报在军事外交方面的巨大价值为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有识之士所了解,兼之1874年发生日本侵略台湾事件,为了巩固大清帝国的统治,清政府才允许修建电报线路。 1874年春,日本借口“台湾番民杀日侨”,出兵进攻台湾。钦差大臣沈葆桢奉命视台,深感台湾孤悬海外,与福建交通阻隔,消息极不灵通,从军事角度出发,奏请清廷在福建台湾之间(由福建陆路到厦门而后改由水路到台湾)架设电线,以利“消息常通”,得到允许。此举首开电报禁例,对中国近代兴办电报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久,福建境内便出现了雇佣丹麦大北公司承办架线工程。但由于日本攻台计划取消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稍有缓和,这时福建的督抚、将军对继续架线意见分歧,加上大北公司乘机起哄,讹诈勒索,致使闽台之间的电报工程中途抛锚。那么,首次架线有无结果呢?  相似文献   

17.
笑话五则     
乘电报妈妈手里拿着电报,高兴地对儿子说:“小强,你爸爸来电报说,他明天就要乘(chéng)飞机回家啦。”小强问:‘妈妈,电报快还是飞机快?”“当然是电报快。"“那爸爸咋不乘电报?”  相似文献   

18.
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是Arthelr Bollcmcp Sφsrensen(1880—1932)于1915年捐赠的。Sφrensen先生是大北方电报公司的主要电报学者,他曾三次去中亚探险。1951年在哥本哈根发表了他的遗作“An Asiens ukendte veje”,其中介绍了他第三次探险的情况。1915年初开始的第三次探险,获得了很多遗书写卷。他企图尽可能抵达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水情电报翻译技术分析,介绍了基于语法分析和基于语料库技术的水情电报翻译技术。基于语法分析的水情电报翻译模型是在水情电报语言规则库中添加语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的,首先对报文进行语义和语法分析,结合尽可能多的语义信息来识别水情信息组,最后修正报文,重新翻译。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美的两家皮鞋厂都试图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开辟市场,于是各派了一名推销员抵达该国。经过一番考察之后,两名推销员都给本厂发回一份加急电报。英国人的电报是:“本岛无人穿鞋,打赤脚已成习惯,没生意可做,我明日乘飞机返回。”美国人的电报是:“本岛无人穿鞋,预测鞋子在这里将大有销路,建议厂家依据该国人的脚形特点生产适用的鞋子向该国出口,我将长驻本岛。”结果,美国皮鞋厂的销售量当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七,而英国皮鞋厂却失去了这块市场,眼睁睁地看着美国人赚足了钱。美国推销员的精明之处,就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