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湿地”一词源自英文wetland,狭义定义一般认为湿地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则认为“湿地是包括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运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的水域,包  相似文献   

2.
一、湿地定义与中国湿地分类1.湿地定义《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中的湿地定义为:为本公约之目的,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为本公约之目的,水禽系指从生态学角度看以湿地为生存条件的鸟类.湿地的基本要素是多水(积水或过湿)、独特的土壤(水成土)和适水的生物活动.水的存在是湿地存在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湿地是水陆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独特资源和生态系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与功能,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自然之肾”。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湿地?     
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作出的,即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以及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相似文献   

5.
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具有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因此.对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1971年,一部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诞生。目前已有96个国家和地区正式加入《湿地公约》。中国是1992年正式成为该公约缔约国的。《湿地公约》中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系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  相似文献   

6.
<正> 1 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1971年2月3日各缔约国在伊朗拉姆萨尔首次签订了《关于特别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湿地公约》对湿地下的定义是:"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或半咸水水体,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浅海水域。"这一概念,将湿地的下限延伸到潮下带与大  相似文献   

7.
肖亮 《生物学教学》2002,27(11):42-43
根据《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 ,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临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米的水域。因此 ,所有季节性或常年集水地带 ,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洪泛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 6米的海岸线等 ,均属于湿地范畴。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 ,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 ,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  相似文献   

8.
世界日 (国际日 )是经过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或者其他国际组织的建议 ,并由联合国大会讨论确定的 ,或者由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 ,根据自己的任务而确定的 ,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的单项活动日。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进一步重视一些社会问题 ,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 ,切实有效地为社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就世界范围内与环境有关的世界日 (国际日 )作一简要介绍 :1 世界湿地日——— 2月 2日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 ,包括低潮时不超过 6米的水域”。湿…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 ,在有关简易逻辑教学的讨论中屡见文章举例说明 :有些命题尽管含有联结词却仍然是简单命题 .这些文章的论点也并非完全一致 ,有的声言其所谓“联结词”是指普通联结词 ,不是指逻辑联结词 ,因此所举各例与新教材中的定义“不合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称为简单命题”并无抵触 :有的则确认其所谓“联结词”就是逻辑联结词 ,直言上述定义“不妥” .以下将两种论点分别称为“普通联词说”与“逻辑联词说”并试陈拙见请指正 .普通联词说的核心思想是 :自然语言中的“非”、“且”、“或”等语词 ① 并不一定要理解作逻辑联结词 ,因而也就不必须…  相似文献   

10.
点化 ,原指古代方士的点金术 ,引申为指点感化 ,谓佛家或道家用言语方术启发人学道。后来指将前人的有关文句或文章适当变化之后 ,恰当而又自然地运用到自己诗文中来的艺术手段。如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即从李白《清平词》“一笑皆生百媚”点化而来 ,而李白的诗句又是从江淹“回身转佩百媚生 ,插花照镜千娇出”点化而成的。经过点化能产生新的意境 ,所以这类诗句往往十分传神。正确认识和理解这种技艺 ,对于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都将会产生有益的作用。一、用事类点化用事即引言用事 ,古人还称为“事类”“使…  相似文献   

11.
词的全名应该是“曲子词”。“曲子”是指曲调,即唱谱;“词”则是与这些曲调相谐和的唱辞。唐宋时,无一定定称,或称“曲子”,或称“曲子词”,或简称作“词”。由于这些“曲子词”的曲谱已失传,现在我们所能欣赏到的就只剩下词了,故“曲子词”今通行省称为“词”。  相似文献   

12.
郑士良 《小读者》2012,(10):47-47
华夏 “华”是指礼仪之盛,“夏”指国家很大。“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武成》篇。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摇篮,所以古人把我国称为“华夏”,其中深藏着为灿烂文化而自豪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同学少年》2011,(3):52-52
人们常把功业卓著、德高望重而为众人所景仰的人称为“泰斗”。“泰斗”一词是怎么来的呢?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简称。泰山为五岳之首,自古被视为高山的代表,不少帝王都在泰山举行封禅或祭天大典。汉武帝曾赞泰山“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北斗,是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因七颗星排列成斗形(斗,古人舀酒用的—种长柄的勺),故称为“北斗”。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中,有一种修辞现象,被称为“合叙”。所谓合叙,即前面提出两个或更多的词或短语(本  相似文献   

15.
《高丽史》一书中,“中国”一词共出现129次,在考察“中国”一词含义的基础上.得出高丽人“中国观”的两个特点,即以汉族建立的政权为正统,称为“中国”;同时称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为“中国”。并分析形成高丽人这一“中国观”的原因及高丽人使用“中国”一词的依据。同时,高丽人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称为“中国”,反映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6.
凤毛麟角     
<正>凤凰的毛,麒麟的角,都属于难得的宝物,“凤毛麟角”这个成语因此用来比喻那些稀有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不过,“凤毛”和“麟角”组合在一起的时间很晚,最初的时候是单独使用的。先说“麟角”。古人把麟、凤、龟、龙合称为“四灵”,麒麟更被称作仁兽。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极言》中说:“若夫睹财色而心不战,闻俗言而志不沮者,万夫之中,有一人为多矣。  相似文献   

17.
叶海良 《考试周刊》2009,(11):21-21
“互文”(即“互文见义”)是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文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通常是由两个句子或两个短语对举,两者互相渗透、互相说明,联系紧密,意义上合指、兼顾,即上句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下旬又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下两句意义互相交错、互相补充,所以又称为“互文见义”。  相似文献   

18.
《红领巾》2010,(11):26-27
在海拔3400米到3600米的青藏高原东缘,保存着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原始、没有受到人为破坏的最好的高原湿地——若尔盖”。它地跨四川、甘肃两省,总面积达100万公顷,是维系西藏-喜马拉雅动植物区系及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地带以及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9.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或使诗句形象生动,或增强诗句感染力,这些词,往往被称为“诗眼”。诗歌形象的鉴赏,意境的把握,思想内容的评价以及表达技巧的分析,都离不开对关键词的把握和理解,把握“诗眼”,常常成为解读诗歌的钥匙。“诗眼”的位置,没有一定之规,要视诗歌创作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的来源 中文的“异化”一词是德文entfremdung或ent(?)ussen、英文estranged或alienated、法文alienation(或aliener)、俄文或等词的意译。这些外文词都源于拉丁文alienation,有出卖、转让、丧失、疏远等义,通译为“异化”。一般所说的异化概念,即指主体所产生出来的客体反过来同主体相对抗,并统治主体,这种主体和客体关系的颠倒就称为异化,或外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