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所指”、“信息所指对象”、“信息能指”以及“信息能度”等概念不仅可深化对信息的理论认识,甚至可解决哲学认识论中的重大问题。信息所指即信息自身并不是信息所指对象。生命体的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能度不同,面对同一信息所指对象会形成不同的信息或不形成信息。“信息能指”即“信息能度”的现实表现,它是“可知”与“不可知”之间的理论边界。而且不同生命体的这一边界并不相同。“可知论者”和“不可知论者”的共同错误是漠视了这一边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本态”和“物态”是信息的两个基本形态。“本态”即信息在生命体(信息主体)中的存在形态;“物态”即信息在生命体(信息主体)外的存在形态。“本态信息”有“潜态”和“显态”两种类型(层次、部分);“物态信息”的具体形式很多,但可分为“物理态”和“物质态”两类。“物质态”又可分为“恒定态”和“非恒定态”。同一信息虽可同时具有多种具体形态,但信息的价值、功能只能通过“本态”尤其是其“显态”才能在生命体(信息主体)的心理与行为中实现。“物态”的意义主要在于信息行为即信息的传播、处理、储存以及信息行为的速度、效率和保障信息内容的确定性与可靠性上:“物理态”和“非恒定态”的优势主要在于信息传播、处理、储存的速度和效率;“恒定态”的优势主要在于保障信息内容的确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试析"信息资源评估"与"信息资源质量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信息资源评估”与“信息资源质量评估”的概念、主体、目的和方法加以明确区分,认为“信息资源评估”是客观地反映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状况,评估的主体是图书馆;“信息资源质量评估”反映了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满意程度,评估的主体是图书馆用户。从“信息资源评估”到“信息资源质量评估”反映的是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着眼于信息代表性和覆盖面的"成组信息检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家梁 《情报学报》2005,24(2):210-213
社会上广泛存在的着眼于信息代表性和覆盖面的信息需求 ,向现有的检索“查全率”、“查准率”、信息“相关性”排序等概念 ,向建立在这些概念之上的以单条信息作为检索结果基本提交单位的检索方法及其排序方法提出了挑战。为满足这一类信息需求 ,本文提出了“成组信息检索”概念及其模型 ,并提出了用于多维向量在多目标综合要求下进行成组动态优选的“变动式字典排序”规则。该模型可用于开发“战略形势分析信息精选系统”、“发展动态分析信息精选系统”、“综述背景信息精选系统”等从网络海量信息中精选信息的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5.
“工业社会”演进为“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羽化成“后信息社会”。现代人挂在嘴边的,已不再是“信息爆炸”一类的词语,而是“数字化生存”和“网络空间”。那种“驾车遇险,本能去找‘后退’键”的故事不再是一个冷笑话。  相似文献   

6.
剪报,是一门信息采撷的艺术,一门信息价值判断的艺术,也是一门信息重组的艺术。 大家都知道,新闻信息的流程一般呈现如下特点,即新闻信息处理工作最先是由“首轮媒体”(即刊发当日新闻的报纸类、广播电视类)完成的。“首轮媒体”通过“感知、选择、表象、物化”四个思维过程,把综合性“社会信息”转变为分类的“新闻信息”,如“事态信息”、“事理信息”(含深度信息、预测信息等)和“容情信息”等,并以此为广大受众服务。“首轮媒体”提供的分类新闻信息如果量大质高,那么作为”二轮媒体”的文摘类报纸才会有理想的原材料。可…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信息需求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需求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获取途径、信息购买能力、生理卫生信息需求五个方面调查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需求现状;从信息歧视、信息障碍引发的“鱼贯效应”、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服务效率三个方面调查其信息获取障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实行信息正义;以“平等”的视角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建立以政府为导向的“新生代”农民工信息援助体制;实现信息均衡,避免“新生代”农民工逆向信息选择等合理化建议.表10.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信息管理科学”的核心概念“信息管理”的模糊性,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探讨这种模糊性有益于明确“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范围;提出了“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二者外延相等同属于“信息管理科学”范围的论点.作者认为对于应用性很强的“信息管理科学”在理论建设问题上应尽量减少其模糊性.  相似文献   

9.
王奕繁  杨丽英 《今传媒》2023,(5):144-147
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碎片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信息传播内容碎片化、信息传播主体碎片化以及信息传播媒介碎片化三个方面。为有效适应信息碎片化传播,本文结合“微观叙事”与“宏观指导”,提出了要强调个性化“分众”施教,以“感”“理”思维提升学生媒介素养,旨在为信息碎片化传播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开始兴起“信息热”。人们需要信息,追逐信息。一个信息救活一家工厂,开创一项事业的事例,常有所闻。以传播经济、科技信息为主的报刊有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许多报刊开辟了“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专栏,并以“信息量大”“信息灵通”来吸引读者。地区的、行业的信息网络相继建立。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信息墙、信息旅馆、信息专业户;信息交流会、信息发布会等  相似文献   

11.
��“��Ϣʱ��”——�Ӻ�۵Ľ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全球性“信息时空”的特征、“信息时空”与“社会时空”的关系、图书馆在“信息时空”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提出“信息生态”、“信息晕”等新概念  相似文献   

12.
信息的意义兑演 南唐诗人李中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佳句,这是汉语中“信息”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其古义指消息、音讯,侧重于口头或书面传递的内容。随着近代报刊的兴起,本土“信息”概念勃兴,如1872年《申报》直接列出栏目,标明“丝市信息”、“陕西军情信息”等,此时,信息的近代含义仍指向消息、音讯、情报。  相似文献   

13.
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大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泥沙俱下。网民们有的在信息海洋中冲浪、淘金,有的却沉溺其间“呛水”甚至被“洗脑”。正确认识、合理利用、及时甄别“大数据”,既是当好信息社会合格公民的一道门槛,也是部队建设发展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14.
经济信息报纸的大量涌现,与“信息”二字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起,也许可并称为近年来我国的一场“信息热”之后,留下的两大硕果。眼下,整个社会对“信息”的态度,有一种“热”过之后反思总结的“沉寂”。而作为这场“信息热”的前沿实践者——经济信息报纸,则不免有一枪刺个空的惊愕和困惑。把屁股坐到自己板凳上来  相似文献   

15.
对秦皇岛市两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素养等有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得知现行“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模式及其弊端,提出有必要把“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教学中,并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文献检索课”中的实践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产品的新特点导致信息不对称性的“柠檬”问题恶化。本文简要介绍了“柠檬”问题的形成,并对网络信息产品定价中的“柠檬”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网络信息产品定价中“柠檬”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数字人文为历史人物年谱信息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及方法。“编年”与“系地”是历史人物年谱中的重要信息,然而由于年谱的编年体性质,“编年”信息更容易获取和利用,“系地”信息则分布零散杂乱。这种特性导致人文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重“编年”而轻“系地”,经常以时间演变为单一主线,而忽视了对人、时、地等多因素的系统化分析研究。本文以《朱熹年谱长编》为例,通过设计知识重构体系,将“编年”和“系地”信息重组成一维信息,然后基于GIS技术开发年谱可视化平台,实现历史人物年谱中“编年”和“系地”信息的可视化共现。年谱可视化平台克服了年谱编撰重“编年”而轻“系地”的问题,便于人文学者从“编年”和“系地”两个维度分析年谱事件信息。本文提出的知识重构体系为构建年谱通用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群体传记学提供了一种知识重构的方法。图7。表3。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18.
行踪轨迹信息是十分重要的敏感个人信息,科学界定其范围能为其司法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考察我国现行制度,《个人信息保护法》未界定“行踪轨迹信息”,《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网络数据分类分级指引》《汽车采集数据处理安全指南》虽分别对“行踪轨迹”“位置轨迹”进行界定,但适用范围和对象受限,使得司法机关在行踪轨迹信息保护范围认定、义务主体进行合规时面临困境。考察欧盟、英国、美国和韩国立法例发现,“定义+列举+排除”的界定方式,以及“时间”“物理位置”“技术手段”“直接识别”四要素对我国界定行踪轨迹信息具有可鉴性。建议我国尽快出台有关“行踪轨迹信息”的司法解释,以“四要素”为核心界定行踪轨迹信息,以技术手段为分类依据进行列举,排除需结合其他信息才能识别个人位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一、载体论与本体论《新闻大学》第17期发表的王洪祥同志的《有关信息和新闻的几点断想》,观点新颖,发人深思。但在这篇论文中,有两个提法,有点自相矛盾。一是“新闻是信息的载体”,指的是载体与载波的关系,新闻是“载体”,信息是“载波”;另一是“新闻是社会上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指的是种属关系,新闻是“种”,信息是“属”。王文前一句说新闻是“信息的载体”,后一句话又说新闻是“……的信息”,那么,新闻究竟是信息还是  相似文献   

20.
试论信息产业中的图书馆员与信息经纪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信息经纪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实质是文献信息的中介传递;作为文献信息加工、传递主体的图书馆员,在信息社会,应该向“信息导航员”、“信息咨询顾问”乃至“信息经纪人”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