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一项专利(发明、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申请经过审查后.如果符合法定条件,就授予专利权并予以公告。公告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如果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有关规定,可以启动无效程序,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专利复审委员会将对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进行审查并作出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以下简称审查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称的专利行政诉讼专指不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下称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下称无效决定)及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下称复审决定)、以专利复审委员会为被告提起的行政诉讼,而不包括以国家或地方知识产权局为被告提起的行政诉讼。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全国唯一受理专利行政诉讼案件的一审法院,  相似文献   

3.
我国专利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这一规定是专利审查程序中复审程序的法源基础,专利法实施细则及审查指南对复审程序也作了相应的细化规定。但专利复审程序的法律性质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立专利复审程序,业内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显缺失,导致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前后说法不一。本文从现实案例出发,对专利复审程序作出较为细致的分析。本文认为,专利复审程序的法律性质应符合其设立的初衷,即专利复审程序的法律性质属于法律救济,目的是规范审查程序正常进行,纠正审查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由此为申请人提供救济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与专利侵权诉讼程序并行存在的立法背景下,对于专利确权行为的效力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之处。无效宣告请求审查行为属于行政裁决类具体行政行为,其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针对以无效宣告请求人为代表的社会公众提出的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以专利权的有效性作为标的,进行行政裁决的行为。对于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公定力界限而言,应当遵从完全公定力说。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确定力的理论基础在于公共利益本位原则。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执行力,是对专利无效宣告审查程序结论的自行执行或者强制实现的法律效力。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执行力具有时间性,自生效之日起具有持续的法律效力,但是在专利行政诉讼期间,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执行力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5.
正专利复审的案件逐年增加,复审程序中的一些特殊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下面就实践中几个较为常见的问题予以简要讨论。一、专利复审中的客体问题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复审请求的客体仅限于对专利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具体包括两大类:一是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初步审查时,发现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44条的规定,经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表明,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可以主动改变具体行政行为。但是,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不存在诉讼中改变行政行为的机制和程序,对于在行政诉讼中发现明显错误的审查决定和人民法院建议专利复审委员会主动改变的审查决定,专利复审委员会都无法启动主动变更程序。这一现象与目前"有效解决纠纷"的司法审判政策不符,也与专利复审委员会缩短审查周期的发展目标不符。本文论证了主动改变行政行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对其性质、作出时机、启动和制约、流程设置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1985—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共计做出2035项发明专利无效审查决定。对这2035项无效审查决定所涉及的国内外发明专利被维持有效的情况及专利特征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发明专利稳定性整体上高于国外发明专利,但国外专利权人运用撰写策略保持专利稳定性的能力更高。国内外发明专利的专利年龄、权利要求数、同族专利数、IPC分类数这几项专利特征的分布,在稳定及不稳定两种状态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专利行政诉讼案件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其一定法院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有关专利申请的审查决定和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有关复审和无效审查决定的司法审查案件;其二是法院对各地方知识产权局关于专利/专利申请权属纠纷和专利侵权纠纷调处决定的司法审查案件。本文旨在对前者有关专利性司法审查的专利行政诉讼作一疏理:通过回顾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在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中,专利权人可以提交其在行政程序中未提交的证据用于证明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行政决定违法,但不能用于证明该行政决定合法。专利无效请求人提交其在行政程序中未提交的证据的,不予采纳,但用于证明专利复审委员会程序违法的证据除外。法院对于在行政程序中未提交的证据,应当根据上述规则进行判斷是否予以采纳,不予采纳的无需进行认定,予以采纳的应当作出认定;不应在末对证据进行认定的情形下,仅以当事人提交了在行政程序中未提交的新证据为由,判令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新证据重新作出决定。对于当事人超出举证期限提交的证据应当参照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0.
<正>案情简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11030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涉及名称为"平行钢丝束股圈收放束方法"的00127808.8号发明专利,该专利授权公告的权利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日内瓦发布的《2020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中的专利数据展开分析。《2020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我国专利申请总数和授权总数均位列世界第一。但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海外专利申请量还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我国海外专利布局区域不平衡,我国申请人有效专利流失严重,平均使用年限偏低。为此,我国应加快推进顶层设计,助推企业创新主体全球范围专利布局,构筑技术竞争优势;引导培育高价值专利,规范知识产权过程化管理;着力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推动专利成果转化实施;深化改革知识产权基础设施建设,全领域支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张米尔  国伟  曲宁 《科研管理》2018,39(1):135-142
近年来,专利陷阱及后续的专利诉讼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日益凸显,应对这一态势的重要手段是专利预警。专利申请书是最早公开的专利文献,以此为突破口,对申请书的特征字段进行分析,构建申请特征与专利诉讼的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权利要求数、引用专利数和技术宽度与专利诉讼发生概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是与专利诉讼密切相关的关键特征。因此,针对目标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利,可以此回归模型为定量分析工具,筛选出易引发诉讼的高风险专利,从而利用最早公开的申请信息开展专利预警。  相似文献   

13.
毛昊  刘澄  林瀚 《科研管理》2014,35(1):73-80
在我国迅速增长的专利申请数量中,企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企业出于哪些目的而进行专利申请,其主要影响因素何在,引起了理论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国际经验表明,企业申请专利的动机正不断超出通过垄断保护获取市场收益的传统目的,大量专利申请出于非实施专利因素考量。本文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年度开展的中国专利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企业近年专利申请中非实施动机的具体情况,并采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开始呈现多样化的非实施申请特征,"进入专利池与标准"、"塑造企业形象"、"用于交叉许可"等特点与国际发展趋同。而现阶段在中国,企业规模、知识产权组合利用能力、知识产权工作成熟度、外部政策等因素对企业非实施申请动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典型专利联盟为研究对象,从组建动因、组织机构、联盟运营等方面开展调研,分析不同行业背景、不同发展阶段的专利联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研究表明:(1)现阶段中国专利联盟的组建以防御外来风险、降低行业内耗、响应政府政策和推动行业标准发展为主要动因;(2)中国新兴的专利联盟以社会团体型和合作组织型联盟为主,少量专利联盟为实体公司型;(3)现阶段专利联盟的主要工作包括为联盟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相关服务,推进行业标准发展,追踪竞争对手动态,增强知识产权侵权谈判能力等。最后,对典型专利联盟的性质和运行机制进行总结,并对中国专利联盟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珍愚  纵刚  汪正虎  夏楠楠 《科学学研究》2012,30(10):1488-1493,1508
从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数据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政策建议,包括:调整我国的专利资助和管理政策;设置独立的商业化运作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建立专利申报评估制度;制定具体的知识产权管理政策;提升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加紧引进和培养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的关键部分是指标体系,专利指标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各种绩效评估过于注重大量使用专利数量指标,已经产生了不良导向作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必须充分重视专利质量指标.构建了一些专利质量指标,并利用W市专利产出数据,运用"纵向"拉开档次评价法,验证了专利质量指标对绩效评估结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关联及其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之间的异同,技术标准与各类知识产权的关联,尤其是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的关系。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的关联包括有权利影响的关联和无权利影响的关联两种,有权利影响的关联是实质性关联。与知识产权产生关联的技术标准制定主要有 “知识产权推动型”、“技术标准拉动型”、“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互动结合型”三种模式。检验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是否结合进技术标准应采用专利侵权判定原则,只有对技术标准产品造成侵权的专利才算与技术标准产生了实质性关联。  相似文献   

18.
公司并购应注意的几个专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并购活动日益广泛。以专利为主包括具有所有权的技术信息的知识产权在公司中的价值不断攀升。有关生物医药公司的并购和投资活动日益增多。为了减少风险 ,提高投资效益 ,并购和投资前应该对有关的知识产权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本文以生物医药技术专利为例 ,阐述并购调查中应该考虑的几个重点事项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制度类似于本国优先权制度,已经实施了二十余年,它的存在是否有助于促进发明创造,提高专利质量?若是,则对我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研究方法]使用美国USPTO专利数据库,首先考察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特性,然后使用6个与专利质量相关的指标比较了主张临时专利申请案优先权的专利(PA)和未主张临时专利申请案优先权的专利(NPA)的质量差异,并运用Logistics模型分析哪一专利指标与PA的关联性最强。[研究结论]研究表明,2004-2018年间,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不但存在国别(地区)差异,而且技术领域也存在显著差异。PA和NPA在平均前引和后引次数、专利权利要求数量、专利家族规模以及审查持续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张临时专利申请案优先权的专利确实具有更高的专利质量,且专利请求项数与PA的关联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分析科创板企业专利诉讼风险,为相关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防控专利诉讼风险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案例分析法,从诉讼案件、趋势、主体、专利、策略五个方面对科创板企业专利诉讼风险和应对策略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科创板企业专利诉讼以企业之间的侵权和权属纠纷为主,被诉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